祝希娟:哪怕有再多人说样板戏不好,可《红色娘子军》成就了我!
1962年的春天,礼堂灯火通明。当郭沫若挥毫写下"一朵琼花分外红"的题词时,台下24岁的祝希娟眼眶微湿。这位上海戏剧学院刚毕业的新人,凭借《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一角,成为中国首位"百花奖"最佳女演员。银幕上那个赤脚奔跑、怒目圆睁的琼崖女兵,与现实中文静腼腆的祝
1962年的春天,礼堂灯火通明。当郭沫若挥毫写下"一朵琼花分外红"的题词时,台下24岁的祝希娟眼眶微湿。这位上海戏剧学院刚毕业的新人,凭借《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一角,成为中国首位"百花奖"最佳女演员。银幕上那个赤脚奔跑、怒目圆睁的琼崖女兵,与现实中文静腼腆的祝
可来到美国后,她并没有过上退休生活,反而是选择开办了一家影视公司,并且推出了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
1961年,当银幕上那个扎着粗辫子、眼神倔强的女战士吴琼花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整个中国都记住了这张充满生命力的面孔。这个在椰林寨里反抗压迫的丫头,用她火炭般炽热的眼神和利落的身手,诠释了什么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而赋予这个角色灵魂的,竟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三年级
祝希娟,生于江西赣州,祖籍江西南昌。电影表演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吴琼花、《燎原》秋英、《青山恋》山雀、《啊!摇篮》李楠、《模范丈夫》刘莉、《无影灯下颂银针》李志华、《最后的贵族》张母、《寻找成龙》张一山奶奶、《浴血广昌》赖婆婆、《大雪冬至》魏大雪、《井冈恋
祝希娟:那次考察之旅让我意识到一些变化,包括费里尼导演的电影在内,很多外国电影都已经没人看了。他们告诉我,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兴起,对电影冲击太大造成的。当时我就想,我们国家迟早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后来果然有一段时间,电影被电视冲击得很厉害;再后来电影又慢慢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