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深藏的十件中华至宝:每件都是离家多年的孩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4:00 1

摘要:圣彼得堡冬宫远东馆的玻璃柜里,一尊西夏双头佛低垂眉眼。它的彩衣剥落处露出黄土底色,像极了西北老汉皴裂的脸。1908年科兹洛夫的铁锹挖开黑水城佛塔时,裹着经卷的麻布还带着西夏人的体温。如今十万件中华遗珍散落在俄罗斯各大博物馆,敦煌壁画残片在恒温箱里发着低烧,明代

圣彼得堡冬宫远东馆的玻璃柜里,一尊西夏双头佛低垂眉眼。它的彩衣剥落处露出黄土底色,像极了西北老汉皴裂的脸。1908年科兹洛夫的铁锹挖开黑水城佛塔时,裹着经卷的麻布还带着西夏人的体温。如今十万件中华遗珍散落在俄罗斯各大博物馆,敦煌壁画残片在恒温箱里发着低烧,明代针灸铜人的穴位图比莫斯科地铁线路还复杂。

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沙暴还在呜咽。1909年科兹洛夫用骆驼队驮走的不止是佛像,还有西夏王朝最后一口活气。这尊四臂舒展的彩塑双头佛,左脸悲悯右脸含笑,倒像极了中华文物的宿命——在异国他乡强颜欢笑。冬宫给它套上防弹玻璃,可佛脚下那道裂痕,分明是当年被俄国人用撬棍硬生生别开的伤口。

伏尔加河畔挖出的元代青花瓷蒙古包,穹顶上缠枝莲纹缠着大元皇帝给钦察汗国的密语。当年草原商队带着它走了三年,如今它在冬宫展台转个身就要触发十道红外警报。苏富比专家说这物件值十亿,要我说,上面每一笔钴蓝都是工匠用睫毛笔描的——现在哪个师傅还肯花十年烧一件瓷器?

敦煌莫高窟321窟的泥塑狻猊,爪子被俄国人锯下来那会儿,敦煌的夜风嚎了整宿。这对唐代看门神原本龇着金牙镇妖邪,现在倒成了冬宫33号厅的“温顺展品”。有个留学生说,去年除夕夜听见展柜里有呜咽声,怕是神兽想家想疯了。

明英宗造的这尊青铜人,经络穴位比地铁图还准。八国联军那会儿,俄国兵把它当哑巴俘虏捆上火车。现在冬宫给它穿西装打领带办特展,可铜人涌泉穴上那道俄文编号,看着比三伏天扎错针还让人心口发堵。

西夏学者骨勒茂才绝对想不到,他编的双语词典会在九百年后成了俄国人的摇钱树。这书在黑水城佛塔里躺成干尸,被科兹洛夫当柴火差点烧了。现在冬宫靠它拿捏着西夏学研究命脉,中国学者想看一页得拿三篇论文来换。

科兹洛夫打包这幅唐代千手观音像时,粗暴得像是卷煎饼。金线勾的宝瓶碎了,朱砂染的莲花蔫了。如今它在冬宫展柜里端着架子,可但凡凑近细看,褶皱里还夹着鄂尔多斯的沙粒。有个老修复师嘀咕:“这观音的手,怎么越数越少?”

乾隆爷当年盘的和田玉佛手,现在被冬宫供在定制展柜里。63厘米长的玉雕,指甲盖纹路比指纹还细。莫斯科新贵们围着它赞叹“东方美学”,却没人注意断茬处那道裂——那是1920年琉璃厂伙计和俄商抢箱子时磕的。

河北易县山洞里蹲着的十六尊辽代罗汉,被洋人当白菜论斤称。冬宫抢到两尊最俊的,眼珠子用琉璃烧的,夜里保安都说不敢跟它们对视。大都会博物馆那尊前年拍了2.3亿,可再贵的价钱也补不上罗汉脚底被凿断的莲花座。

黑水城出土的金冠上,狼头图腾的绿松石眼睛会随光线变色。科兹洛夫当年把它塞进行李箱时,狼牙磕掉半颗。现在冬宫给它打上追光灯,游客哪知道这顶冠冕本该戴在贺兰山下的某位党项王头上。

冬宫图书馆藏着十二册《永乐大典》,纸页脆得不敢喘大气。1900年翰林院的火光照亮俄国兵油乎乎的脸,他们专挑冷门章节抢——地理志能画行军图,兵器谱能造火铳炮。有个研究员说,每次翻页都听见纸里传来老祖宗的叹气声。

莫斯科河结冰时
冬宫每年正月会擦亮所有中国文物的展柜。玻璃映着圣彼得堡的雪,恍惚间让人想起敦煌鸣沙山的月光。有个看守二十年的老保安说,每到中国农历年,展馆暖气总出毛病——怕是这些老物件集体闹脾气要回家。

来源:阿斗不想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