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本书,自问世以来便在官场类小说中独占鳌头,十多年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66次。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人情冷暖与官场百态,直击职场生存的真谛,许多打工者将其视为职场生存指南,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本书,就是阎真创作的《沧浪之水》。
有一本书,自问世以来便在官场类小说中独占鳌头,十多年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66次。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人情冷暖与官场百态,直击职场生存的真谛,许多打工者将其视为职场生存指南,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本书,就是阎真创作的《沧浪之水》。
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池大为在职场中的起伏与挣扎。起初,他将自己困于理想的束缚中,结果却遭遇边缘化。经过一系列挫折后,他逐渐融入社会的规则,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一个高傲的学子到官场的弄潮儿,池大为的逆袭不仅是“职场爽文”,更揭示了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道理: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低头与妥协,最终只会被无情的现实所击倒。如果你正处于职场的边缘,心怀理想却无法施展,内心挣扎却难以屈服,不妨看看书中提到的七条潜规则,虽不堪,但却是现实。
01关于人性:人情的冷暖,比天气变化得还快。《沧浪之水》的主人公池大为,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医药学研究生。在那个学历稀缺的年代,池大为这样的优秀人才,毕业后便被分配到省卫生厅。然而,刚上班的第一天,他就遭遇了职场的冷遇。当池大为满怀信心地前来报到时,接待他的同事连眼皮都没抬,依旧埋头于工作。池大为特意指了指报道单上“医学硕士”四个字,结果对方冷冷回应:“你没看到我在为马厅长写材料吗?马厅长的事情更重要。”一个上午白白浪费,池大为无功而返。没想到,等他下午再去时,对方却态度大变,热情招呼他喝水,关心他的情况,迅速帮他办好了手续。原来,对方已经得知池大为是马厅长点名要留的人。行政科科长亲自带着池大为去宿舍,甚至还为他提行李,这让池大为感到惊讶。但当池大为在聊天中无意提到自己与马厅长只是偶然相识,并无深交时,科长的热情立刻消退,借口有事匆匆离去,留下池大为一人愣在原地。书中有句名言:“人人平等的说法,不过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话,真实的社会是实力与他人对话。”对上谄媚、对下傲慢,利益聚集时来者不拒,利益消散时则各自离去,都是人之常情,因此才有“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说法。身处职场,别人对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你的价值。别对人性抱有过高的幻想,想要获得尊重与善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02关于利益:人间的真实从来不是基于原则,而是利益。刚工作时,池大为一直秉持着知识分子的傲骨,坚守道德原则,对职场的许多规则感到不满。例如,他看不惯丁小槐为领导端茶倒水,觉得那是“狗腿子”的行为;他听到同事拍马屁就感到反感,不愿参与他们的应酬;他看到领导大手一挥批了两台进口车,厅里人连起草文件都要住宾馆,觉得太过奢侈。在一次会议上,马厅长让大家畅所欲言,池大为像个愣头青一样,痛斥单位人浮于事、公款私用的现象,甚至当着领导的面逐一细算账目。马厅长表面上肯定了他,称“真理越辩越明”。然而不久后,池大为就从厅里重点培养对象沦为中医学会的档案管理员。从此,他的年终奖总是垫底,分房名单永远排在最后,连孩子进单位幼儿园都得看门卫的脸色。这一幕,多少人似曾相识?初入职场时,许多人如同池大为。开会时,大家都在点头,有人偏要跳出来提意见;讨论问题时,别人都在捧场,有人偏要当场指出问题。看似“敢言直谏”,敢说真话,表达自己想法,不做阿谀奉承之辈,实际上却伤害了他人的面子与利益。正如书中池大为的精神导师晏之鹤所说:“人间的真实从来不是基于原则,而是利益,原则只是一种装饰,一种说法。”你把理想原则当作铠甲,却不知在现实的战场上,这不过是件千疮百孔的孔乙己长衫。一个人的棱角若磨不平,走到哪里都会硌着脚。
03关于自尊:为了赢得自尊,首先必须放弃自尊。“我为了自尊和骄傲而不愿顺势而为,可越是想坚守那点自尊就越没有自尊。”这是池大为初入职场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被“放逐”到中医学会,池大为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六七年。单位里的研究生越来越多,池大为的学历已不再是“香饽饽”。多年过去,他依旧是那个小科员,而当年点头哈腰的丁小槐,早已升为他的领导。经济上的拮据、妻子的唠叨、拥挤的房子,犹如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只能通过写日记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一次,池大为的儿子被开水烫伤,他抱着孩子狂奔去医院,却因没带够钱交押金,被医生拒绝看诊。为了不耽误救治时间,他几乎下跪求医生。直到电话打到丁小槐那里,对方一句话就马上安排了救治。那一刻,池大为终于明白:尊严在现实面前脆弱如纸。他并非真的无欲无求,只是在为了自己的清高逃避现实。这件事让池大为彻底醒悟:“我不愿意这样理解世界,我拒绝了很多年,可是在生与死的边缘,我无法再作出另一种理解。”池大为毅然放下了曾经的骄傲,学会在会议记录中巧妙平衡各方意见,摸索出“三分真话七分沉默”的发言艺术,甚至主动帮退休老领导整理回忆录……而这些,都为他之后的晋升积累了人脉。洛克菲勒曾说:“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而言,保持必要的屈从与忍耐,恰恰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成功策略。”洛克菲勒在创业之初,为了寻求资金支持,甚至接受了投资人将自己公司名字易主的要求。他收起愤怒,依旧不知疲倦地工作。三年后,他成功将投资人请出了公司,并重新竖立起自己的名字!凡是能在事业上叱诧风云的人,都有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生活并非净土,有些事必须学会承担,有些委屈必须学会接受。一事无成时,所谓的自尊,不过是没本事的遮羞布。只有先学会低头做事,才能找到机会,迎来你的出头之日。
04关于选择:站队不如建队,棋子也能变棋手。萨特曾说:“人是由选择造就的,然而人生要紧的选择就那么几个。”池大为的人生机遇,也源于一次关键的选择。有一次,有人将一封关于马厅长的联名举报信交给池大为,希望他也签名。那一夜,池大为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意识到举报信上所提及的事情并不严重,没有涉及经济问题,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派系斗争。于是,他选择站队马厅长,连夜到厅长家,将联名信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领导因此保全了自己,池大为也得到了重用。上位后,池大为没有沦为只会表忠心的棋子,而是不断寻找机会证明自身价值。在国家科研课题中,他把马厅长的名字写在前面,拼命工作了几个月,完成了论文报告。在抗洪救灾中,他带队前往受灾最前线,凭借专业知识搭建临时厕所,宣传饮水安全,避免了灾后疫病的爆发。池大为的选择,是因为他早已看清了时代的方向——90年代的官场,需要的不是屈原式的清流,而是能解决问题的实干家。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刻停在人生的岔路口踌躇,有人遵从内心,有人随波逐流;有人直面挑战,有人落荒而逃。选择之难并不在于路的稀少与狭窄,而在于对取舍的反复思考。当我们身处困局,一时选择当棋子不可怕,只要别忘记积蓄当棋手的实力与魄力。当我们身处泥泞,只有选择自己爬出来,才能拯救自己。
05关于沉默:沉默的勋章,比喧哗的奖杯更重。《道德经》说:“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经历了职场沉浮的池大为,始终铭记这一点。在马厅长手下,池大为不贪功、不树敌,工作出色,总是第一时间将领导推到鲜花与掌声的前面。这让他赢得了马厅长的信任与重用,官场之路顺畅无比。马厅长也将他视为“接班人”,在退休前竭力向组织保举,助力池大为升任为省里最年轻的厅长。当上厅长后,池大为下乡调研时不坐专车、不搞接待,仅带一名秘书低调前往;分奖金时,他坚持将自己的标准降到二等,分房时又将自己的顺序调到最后;面对媒体采访,他推说“成绩是集体努力的结果”,绝口不提自己主导的改革……这一切,让他上任后迅速站稳脚跟,赢得了大量口碑,积累了上下级的信任与支持。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毁之。职场如江湖,步步惊心,只有不被眼前的浮华迷惑,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真正的聪明人,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锋芒毕露,为自己招来风头与祸端。只有缺乏内涵的人,才会浮躁狂妄;而越是境界高深的人,越会内敛谦逊。因为不声不响,积累的是无穷的底蕴与力量。当职场人学会与光同尘,才能让事业细水长流。
06关于勇气:真正的勇气,从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清醒后的亮剑。当马厅长退休后,池大为再无掣肘,他想要扎扎实实地做些实事。华源等地真实的血吸虫发病率,一直是池大为心头的痛。当年,为了维护马厅长的政绩,6%的吸虫发病率被硬生生压成3.6%。池大为亲眼目睹生病的老百姓因贫困而无法买药的惨状。为此,池大为重启了血吸虫发病率的调查。这一次,他不再害怕得罪人,将真实的发病率上报到省里和部里,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拨下专款。接着,池大为组织了8个医疗队,还亲自带队在发病率最高的村待了三天,为几十个人看病。书中写道:“勇气源于自信,而非一味的大胆。”真正的勇气,是有智慧的勇气,是有辨别的勇气。能够将勇气付诸实践的人,来自实力的支撑,是在掌握规则后,依然有打破现状的决心。在你没有实力之前,所有的勇气,都是鲁莽冲动的匹夫之勇。当你拥有智慧与能力后,才能为自己的勇气托底,勇敢地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07关于处世:以入世之姿,行出世之志。在《沧浪之水》的结尾,池大为衣锦还乡,拒绝了陪伴,独自去给父亲上坟。他的父亲原是县中医院的医生,曾在特殊时期因替人仗义执言而遭到反咬。那些言论成为别人嘴里的“罪证”,父亲被批斗,最终下放到乡下当赤脚医生,母亲也与父亲离婚。不久后,父亲去世,留下了一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里面全是“宁可枝头抱香死”的文人气节,恰如父亲一生的精神写照。当年的父亲只想着维护自己的傲骨,却忽略了人性的微妙。起初,池大为也是如此,坚守着读书人的清高与自尊。如今的池大为,站在父亲的坟前,回想自己走过的路,突然明白了:真正的成熟不是抛弃理想,而是学会在镣铐中起舞。职场是一个巨大的道场,磨砺着每个人的秉性与格局。无法改变的环境,就试着去适应;无法改变的结局,就试着去接受。当你历经磨难,仍怀赤子之心;尝尽悲喜,仍记得用权力为理想加冕,才能真正走出生命的广阔。因为,真正的成熟,就是以入世之姿,行出世之志。
何为沧浪之水?屈原在《楚辞》中写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阎真通过池大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并非清浊分明的两条河,而是沧浪翻滚的一片海。当一个人没有踏浪的实力,试图对抗水流,其实只是在对抗自己。强者从不在道德高地做梦,将理想强加于不切实际的价值。对成年人来说,有时愿意向现实退让和妥协,反而是一种更勇敢的举动,这种勇敢并非放弃尊严,而是将自己的坚守建立在实力之上。只有那些看清游戏规则,却依然选择认真闯关的人,才是真正的玩家,也最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来源:厚德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