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警艺丨2025年3月29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1:35 1

摘要: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当大雁衔着落叶南归时,又一个斑驳的秋如期而至。秋风挥毫笔墨,仿佛在弹指一挥间,将大自然点染成流光溢彩、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山河画卷。在这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万千色彩中,我更倾向于白色。犹如芦花的白,这白皎洁无瑕、静谧幽深。它白得豪放洒脱、白得深沉自信、白得从容淡定。这种白稍一靠近就能把人的思绪和情感推到极致,使人不由自主地从它的纯洁和幽静中去凝思、去遐想、去寻觅、去顿悟。

和往年的深秋一样,我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迈着轻盈的步伐,漫步在故乡的河岸。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缓缓流淌;河岸蓊蓊郁郁的芦花伴着清风,身姿摇曳,轻纱漫舞,宛如涌起的雪白浪花,一波一波滚向天际。此情此景瞬间和我的灵魂共鸣,让我漂泊的心柔和了许多,万千思绪伴随着缱绻的情怀,开始在千年的时光隧道里来回穿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似乎已经聆听到对岸河边上心上人婉转动听的歌声。顺着歌声,我迫不及待地跌跌撞撞走进芦花丛中。芦花蚕丝般的醇香沁入我的心脾,柳絮般柔软的白绒抚摸着我的肌肤,我已经清晰地看见我魂牵梦绕的梦中人,仅仅朝我浅浅一笑,我整颗心便融化了。我想疾步向前,可惜脚下的河水越来越深,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行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心上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忽而在河对岸又忽而在河中央,飘忽不定,若隐若现。这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感觉朦胧着我的视线,凌乱着我的思绪。正当我在惋惜中踌躇不前时,忽听芦花丛中呜的一声飞起一群水鸟,让那些在渠边散步,在水中游弋的野鸭等水禽们被惊得嘎嘎直叫,扑哧扑哧乱飞。我也从遐想中被惊醒,思绪瞬间回到原点。

河水悠悠无穷,芦花青青依旧,而时光却一去无返。在清清的河水里我看见了自己斑白的鬓角,也看清了自己佝偻的背影,难免有一丝隐痛和伤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来年的秋季,芦花依然会如期盛开,可看花人却不再是少年。“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从早晨一直找到傍晚,我在芦花丛中寻觅的仅仅是心上人吗?不!不!不!尽管早晨的露珠依然未干,但我已看到夕阳西下,而我所追求的理想和满怀壮志却似乎是一场虚幻。明明在河那头,而我却从清晨找到黄昏,从少年找到白头,依然双手空空。“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仿佛在那水中的沙洲上。这是“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的绝望喟叹,是胸怀大志却无路可走的孤独和悲伤。天地大道,时光匆匆,人生沧桑,仕途坎坷。空有鸿鹄之志,实现之路何等艰难!行路难,难如上青天!古今自如此。

雁子南归春又回,芦花飞雪报来年。雁子归来依然是雁子,芦花谢了又会开。心上人也好,理想也罢,关键河的对岸又是对岸,水的中央又是水, 而生命之美就在于我们寻觅的过程,《诗经》在两千年就已经告诉我们了人生的真谛与意义。人生之路就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途,我们刚越过一座山峰,新的山峰又一座座接连不断地横亘在眼前,它的意义贵在追求理想的过程,而不是最终是否实现理想。人生漫漫,时光匆匆,让我们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我抖落满身风尘,吟诵着《诗经》,伴随着大雁南飞的脚印,迈着轻盈的步伐,返回家的方向。

▲文学: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作者: 张小梅(甘谷公安文联)
2025年3月27日
“甘肃公安文联”微信公众号选登

清明祭公安英烈

清明细雨湿苔纹,忍向青山觅旧痕。
铁骨曾擎千仞壁,丹心犹铸万家魂。
云涛暗涌藏蓝色,松月长悬碧血根。
莫道春深花易落,东风起处是昆仑。

▲文学:清明祭公安英烈
作者:蒋少辉(甘谷公安文联)

春野藏蓝

春分刚过
风把麦苗揉成指纹的形状

警徽掠过每道田埂

藏蓝的铧犁深深扎进泥土的褶皱里

巡逻车辙叠着老牛的蹄印

碾碎草叶上的霜

手电筒光束切开黎明

惊醒布谷鸟喉咙里的节气

调解笔录在阡陌间生长

纷争的根须被月光熨平

安全宣传单飘成蒲公英

落进老农皴裂的掌心

指纹采集仪扫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

户籍窗口涌进裹着稻壳的风

农机具的钢齿啃食夜色时

总有警灯在垄边站成稻草人

假种子在审讯室发芽之前

已被铐住贪婪的根系

老茧摩挲着反光背心上潮湿的星辰

保温杯里的大枣沉了又浮

田埂尽头递来的搪瓷缸

晃动着黄土高原的倒影

当无人机掠过返青的麦苗

那些藏蓝的标点正在重新断句

把盗窃柴油的逗号改成句号

将焚烧秸秆的叹号熨成顿号

电信诈骗的破折号永悬在未完成时

孩子们数着警徽上的五角星

一颗是谷雨 一颗是惊蛰

最后一颗总在子夜时分

坠入抽穗的星空

而大地深处

铁铸的根正在编织金色的年轮

▲文学:春野藏蓝

作者: 蒋少辉(甘谷公安文联)

碑前的誓言

伫立在墓碑前

清风拂面

每一块石碑

刻满了故事

先烈们的身影

在硝烟中挺拔如松

枪林弹雨中

你们从未退缩一步

你们用热血

浇灌着希望的种子

用生命

照亮了未来的路

那片

曾经被战火洗礼的土地

如今

已盛开烂漫的花朵

我们站在时代的岸边

聆听着历史的长河

以青春之名 许下庄重的誓言

让信仰的光芒永远照亮

▲文学:碑前的誓言

作者:刘凯波(甘谷公安文联)

▲书法:警魂永镌

作者:曹小学(麦积公安文联)

▲书法:观沧海

作者:张新生(麦积公安文联)

释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书法:陋室铭

作者:张新生(麦积公安文联)

释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书法:春耕

作者:马腾腾(麦积公安文联)

▲美术:桃源雅居

作者:胡小勇(麦积公安文联)

▲摄影:“小蜂队”筑巢果园结出“平安果”

作者:王正乾(麦积公安文联)

清明

桃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驱车半出城。

节至春风当气令,

一路光景气象新。

春风已解南山雪,

农事春忙田园行。

曠野燕鸣纸钱飞,

后辈不忘先烈魂。

▲文学:清明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菩萨蛮·祭清明

春深柳翠千枝舞,

东风送暖知其语。

红杏欲登台,

故檐归燕来。

碧波书水晕,

含露新禾润。

献字祭清明,

相忆无限情。

▲文学:菩萨蛮·祭清明

作者:邓刚虎(武山公安文联)

闪光的金盾

纪念碑的荣光里

无数金盾正在发芽

我们蹲下身子去抚摸

那些被地上苔藓覆盖的姓名

钟摆依然在来回走动

时针仿佛忘记了使命

定格在了四月

汗水与血液在杏花里结晶

蒲公英举起信件飞向远方

那些无法忘记的面孔

在雨水浸泡的下彰显本色

刹那间

金盾与钢笔

同时卡在历史的喉咙

微风撬动了角落里沉睡的金盾

给黑色的夜空画出一道闪光的轨迹

荣光牵引着前行的脚步

在地上发出战时有我的呐喊

用春天的色彩

去编织难以忘却的记忆

▲文学:闪光的金盾

作者:王敏佳(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浩气长存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清明

作者:魏迓民(武山公安文联)

释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书法: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

作者:安彦龙(武山公安文联)

▲书法:七绝咏蛙

作者:史京荣(秦州公安文联)

释文: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书法:钱塘湖春行

作者:徐东泽(秦州公安文联)

释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美术:春耕葡萄图

作者:汪洁(秦州公安文联)

▲ 摄影:春林间歌者

作者:赵亚平(秦州公安文联)

▲ 摄影:园耕春晓

作者:赵亚平(秦州公安文联)

警魂长歌,英模永彰

在繁华的城镇,在寂静的山谷,警徽陪伴着日出日落,那是公安英烈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信仰灯塔。他们的故事,是一部部激昂的史诗,向我们诉说着忠诚、担当与奉献的不朽传奇。

记得那是凌晨时分,一位年轻的民警接到警情后,快速赶到现场处置警情,最终化解了危险。这样的事迹天天发生,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他放弃了休息,因为那头顶的警徽、身上的藏蓝警服,让他不能退缩。他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坚守着正义的阵地,哪怕鲜血染红了衣衫,也绝不退缩半步。最终,他累倒在岗位上,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镶嵌在天空。

每一位公安英烈,都是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们在街头巷尾巡逻,守护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案件侦破的一线,抽丝剥茧,与罪犯斗智斗勇;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安全的屏障。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和退缩。

他们的离去,让山河同悲,日月含哀。每一座冰冷的墓碑下,都埋葬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未竟的梦想。他们的家人,在无尽的思念中,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们的战友,在悲痛中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警心中传递。

“丹心不灭山河颂,铁血长存世代传。”公安英烈们的精神,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将忠诚刻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面对诱惑和干扰时,坚守初心,廉洁奉公。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他们的英模精神,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们手捧鲜花,伫立在英烈的墓碑前,默默献上我们的敬意和哀思时,我们仿佛能看到他们坚定的目光和灿烂的笑容。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行,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公安事业更加辉煌的篇章,让警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学:警魂长歌,英模永彰

作者:王亚平(秦安公安文联)

七律·清明祭英烈

寒食萧森松柏哀,故园霭暗掩重台。青山碧血埋忠骨,赤胆丹心焕古苔。金盾无声除魍魉,铁衣凛冽靖尘埃。长街奠醑英魂鉴,遍野鹃花映警盔。

▲文学:七律·清明祭英烈

作者:陈东强(秦安公安文联)

护耕图

雷醒千畴动,犁分五色开。藏蓝融翠垄,稔景上诗台。

▲文学:护耕图

作者:陈东强(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风月无边

作者:孟冬杰(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山高人为峰

作者:孟冬杰(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枫枝天牛

作者:王刚(秦安公安文联)

▲书法:春照陇原

作者:王刚(秦安公安文联)

▲摄影:安全宣传零距离

作者:陈东强(秦安公安文联)

▲摄影:排查隐患 筑牢防线

作者:陈东强(秦安公安文联)

清明的雨

又是一年清明至,细雨如丝,轻柔地洒落人间,仿若天空的泪滴,为大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这雨,似乎也在为那些守护平安而献出生命的公安烈士们哀悼,为他们送上最深的敬意。

在这缅怀先烈、祭奠逝者的时节,我的心中涌出无尽的思念与缅怀,那些为守护平安献出生命的公安烈士们,宛如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间。

公安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身着藏蓝色警服,肩扛金色警徽,用热血和生命守护一方安宁。他们中有许多人,在面对危险时,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或许是父母眼中尚未长大的孩子,或许是妻子心中温柔的依靠,又或许是孩子心中慈祥的父亲,但在危险来临,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名字--人民警察。

犹记得有一位公安交警,他在初冬的风雪中坚守岗位,却遭遇歹徒枪击,鲜血染红了他脚下的土地,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寒冷的冬季。他走了,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却留下了人民警察的英雄无畏,留下了浩然正气。他的身影,如同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还有这样一位公安烈士,他在追捕歹徒时,身中数刀,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可他还是不顾安危,与歹徒殊死搏斗,最终壮烈牺牲。

我们无数的公安干警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用热血谱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忠诚铸就警魂,用责任诠释担当。

今天,我站在烈士墓前,望着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战友,你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你们用生命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堡垒。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的雨,是思念的泪。

它轻轻地洒落在大地,也洒落在我们的心间。我们用一束束的鲜花,表达对烈士们的哀思与敬意;我们用深深的鞠躬,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亲爱的战友,你们虽然走了,但你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继承你们遗志,继续前行,肩负你们未酬的壮志,守护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平安。愿你们在天堂安息,愿你们的灵魂永远与我们同在。

在这清明节,我的内心涌出千言万语,却无法诉说,只能将仅有的文字串联成一座文字丰碑,礼祭战友,愿你们的英雄事迹,永远矗立在华夏大地,牢记人们心中。

▲文学:清明的雨

作者:魏婕(张家川公安文联)

藏蓝渗入三月的土地

铁锹剖开三月的皮肤时

金属与泥土在指纹间

调换了静脉的色谱

藏蓝正沿着年轮的螺旋纹渗入

他们的掌纹里游动着

未阅完的卷宗

树坑张开青铜喉舌

吞下所有来不及归档的噪音

风掠过新栽的树梢

将警旗舒展成新生的叶脉

而脊背的抛物线始终

与幼苗保持同频震颤

当汗水在帽檐结晶

根系在暗处编织生命线

泥土深处传来沙沙声

是胚芽在破译正义的波长

▲文学:藏蓝渗入三月的土地

作者: 马春强(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植”此新绿

作者:马烽(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植”此新绿

作者:马烽(张家川公安文联)

▲摄影:安全“童”行

作者:肖文斌(张家川公安文联)

传承

古人曾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回首每一个成功的人,无不是踩着前人的肩膀,通过技艺、方法等的传承才得以不断进步。这一点,在我们公安队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一个进入公安队伍的人,都会遇到一位领路人,他们像工人行业的“师父”,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们工作,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而且引导我们正确处理问题,不断茁壮成长,成为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塔。

前几日跟同事一起下乡,走访了几年前去过的一处地方。四季轮回,草木更替,万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对于较为偏僻的村庄,尤其是那一处“场所”而言,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所见之人、所触之物几乎被定格。坐西朝东的房屋,连带着一个“特殊”的标志分外惹眼,在春日的光照下孤零零的屹立在村头,除过一副红纸黑字的对联是崭新的外,其余物件上均可看到被岁月长期侵蚀的痕迹。大门上依然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锁,水泥院子被呼啸的寒风吹得很干净,院内寸草不生,在春日无精打采的阳光的照耀下,整个院子显得格外萧条。从院内情况看,虽不像普通人家的院落那样让人温暖,但却像是有人精心打理。进入屋内,桌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尘土,看样子是前不久有人来过,一张黑色的三角柜桌上,中间镶嵌的玻璃掉了一块,透过空隙看见里面摆满了烛火等杂物。给我们做介绍的老者,驼着背,弯着腰,一套深灰色的中山装上沾满了灰尘,一看便知是刚从田间耕作回来。跟他攀谈后才知已是七十五岁高龄,但详细观察他的脸庞,除过几道像喜马拉雅纵横交错的山脉一样的皱纹外,双目炯炯有神,笑容仿佛春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慈爱和温暖,所言之语像春风般入耳,让人无法反驳。

返回的路上,一同事连连感慨,前期工作与今日走访所见指向存在较大偏差,又是毫无所获。看着他喃喃自语的样子,猛然间想起了几年前第一次接触这份工作时的情景。那时来到此地,我也是一头雾水,看不出任何端倪,觉得一切既合情又合理,但工作中的“前辈”告诫说,不能轻易相信眼见之事,因为在我们的这份工作中,许多事情并不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工作的性质决定我们要“未雨绸缪”,要“提前规划”,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才能慢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对此,我们根据屋内陈设及老者所言,不断的假设推理,讨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一切逐渐趋于明朗。而他也连连感叹,说:“我来大队已三四个月了,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学习了不少相关的知识,但这个工作方向及目前现状书上是真没有啊!”我也连忙解释道:“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延续性,要是没有前人的引导,这些东西我也无从得知。”几人谈论着自己在岗位上“前辈”指导工作时的情形及对自身的影响,铜铃般的笑声响彻了山谷,脸上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如同一条深深的河流,汇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流淌在历史的脉络中,滋养着后人的心灵。在信息化快速发展、尤其是AI智能化的今天,公安工作既需要科技赋能,不断守正创新,更需要对“前人”经验教训的无限传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砥砺前行,走的更加长远。

▲文学:传承

作者:白燕燕(清水公安文联)

▲书法:清明

作者:赵建红(清水公安文联)

释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书法:咏山泉

作者:赵建红(清水公安文联)

释文: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书法:卫夫人书

作者:赵全恩(清水公安文联)

释文:卫稽首和南。近奉敕写急就章,遂不得与师书耳。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锺繇,遂历多载。年廿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师可诣晋尚书馆书耳。仰凭至鉴,大不可言。弟子李氏卫和南。黄伯思以为此书必是伪作,王澍亦持此论也。(来源:天水公安文联)

来源:天水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