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家园呀!看到严木华的山水画,我的基因动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1:31 1

摘要:宗炳所言"山水以形媚道",道出了中国山水画以形载道的终极追求。在严木华的创作中,这一传统并非凝固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江河——既深扎于千年文脉的河床,又激荡着时代浪潮的活水。其作品以中国画学本体为根基,在笔墨、章法、意境三重维度中,完成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展现出"

宗炳所言"山水以形媚道",道出了中国山水画以形载道的终极追求。在严木华的创作中,这一传统并非凝固的标本,而是流动的江河——既深扎于千年文脉的河床,又激荡着时代浪潮的活水。其作品以中国画学本体为根基,在笔墨、章法、意境三重维度中,完成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展现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审美品格。

▲《秋高翠岭起烟岚》

一、笔墨系统的基因重组

严木华对传统皴法的解构,本质是对笔墨基因的现代转译。《云山积翠》和《幽壑泉鸣》中,披麻皴的绵长肌理与斧劈皴的峭拔骨力,暗合《周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哲学观。画家以"墨分五色"为色谱,焦墨立骨如商周青铜铭文般浑穆,淡墨渲晕似宋瓷开片般微妙,将水墨的物理特性升华为文化隐喻。这种转化并非背离传统,恰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幽谷泉声》《秋高翠岭起烟岚》中树木屋宇勾勒的书写性线条,既承八大山人"简逸"遗风,又融入现代平面构成的节奏韵律,使"骨法用笔"的传统训诫获得当代视觉语法。

▲《云山积翠》

180×96㎝

▲《雨后翠岭白云飞》

二、空间图式的气韵流转

在构图上,严木华对"三远法"的演绎堪称气韵生动的当代注脚。《晓日春山》《古郡新韵》的长条屏接分割,实为"以大观小"传统观照法的空间变奏。各单元间的虚实呼应,恰似《文心雕龙》"隐秀"之道的视觉呈现——"隐"在断处生发想象,"秀"在连处彰显生机。这种处理与敦煌壁画"异时同图"的叙事智慧遥相呼应,使图象全景在时空折叠中焕发新机。《古郡新韵》中的"S"形构图,既保留"龙脉"走势的风水意象,又暗含太极图式的哲学内核。山水湖泊蜿蜒如文化血脉,楼阁错落似文明星火,在开合聚散间演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古郡新韵》

180×98㎝

▲《晓日春山》

180×145㎝

三、意境生成的诗性智慧

严木华的意境营造深得"诗画一体"传统精髓。《岭上山居》题诗"鸟音悦耳林深处",非止于文学点缀,实为"六法"中"气韵生动"的听觉转译。画面中渴笔皴擦的沙沙声与湿墨渲染的润泽感,构成"大音希声"的审美场域,令观者在"澄怀味象"中体悟"天人合一"之境。《幽壑泉鸣》中的积墨之法,既见龚贤"墨气浑沦"的遗韵,又通过墨色层叠的呼吸节奏,将"仁者乐山"的儒家传统转化为对生态文明的当代沉思。这种意境生成机制,恰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在物象与心象间开辟出诗性通道。

▲《岭上山居》

100×55㎝

▲《幽壑泉鸣》

200×125㎝

四、传统基因的当代表达

在文化传承层面,严木华的创作可唯推陈出新。《雨后翠岭白云飞》中的云气留白,既承续南宋马远"一角"构图的美学胆识,又以"计白当黑"的哲学智慧对话现代极简主义。梯田的几何秩序与屋舍的错落形态,暗合《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的营造理念,在农耕文明与数字时代间架设审美桥梁。《古郡新韵》中现代设色与水墨基调的碰撞,既见敦煌壁画的色彩记忆,又融入现代视觉经验的灰度控制,使"随类赋彩"的古训获得光谱学意义上的新生。

▲《荔林新绿》

46×69㎝

▲《苍岭秋色》

46×69㎝

在传统水墨的现代转型方面,严木华的彩墨探索展现出突破性。《故园新景》以朱砂、石青等矿物颜料与水墨交融,既延续“青绿山水”的色彩传统,又通过色域分割与纯度控制,形成类似蒙克《呐喊》的情感张力。画面中老宅与新楼的色彩对峙,是对文化记忆的视觉解构。这种将传统颜料与现代色域理论的结合,使作品在保持东方审美基调的同时,获得了国际当代艺术的对话可能。

▲《故园新景》

69x34㎝

《多彩家园》的创作更具实验性,画家以黄纸为基底,叠加彩墨颜料,颇有几分敦煌壁画的设色传统,画面中色块的排列与墨线的穿插,暗合《周易》“刚柔交错” 的美学原理,在混沌与秩序的辩证中,构建出数字时代的精神家园图景。这种对水墨媒材可能性的拓展,与赵无极“抒情抽象” 的创作路径形成跨文化呼应,证明传统水墨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

▲《多彩家园》

站在文明传承的维度观之,严木华的山水探索犹如一场静默的文化复兴。其笔下山川非止于物理空间的再现,实为文化基因的显影——斧劈皴中可见青铜纹饰的基因片段,积墨法里藏着宋代瓷釉的审美密码,留白处回荡着魏晋玄学的思辨余韵。这种创作既非泥古不化的传统卫道,亦非削足适履的西化实验,而是以中国画学本体为母体,在时代精神孕育下诞生的审美新生命。当全球化浪潮冲击文化认同时,严木华的作品恰似一剂文化疫苗,证明传统的现代化转化,终须以自身文化基因为遗传密码,方能生长出具有生命力的当代艺术形态。随着艺术市场对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精神作品的关注,严木华的山水创作,必将以其独特艺术价值,在当代画坛占据一席之地,持续绽放光彩。

▲《幽谷泉声》

180×96㎝

艺术家简介 Profile

严木华,广东德庆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艺术高研班(导师莫肇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高剑父纪念馆特聘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同古美术馆执行馆长。

书法行书条幅《东风夜放》、楷书条幅《菜根谭五则》分别入选第一届、第二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第二届获优秀奖);

2008年8月,国画《山村新绿》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国画《金秋时节》、《盘龙峡印象》、《春山流云》、《和谐金秋》、《盘龙峡纪遊》、《溪山一片秋》分别入选广东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

2014年12月,国画《春日和风》入选广州艺博院、广州美协等主办“水墨家园·岭南名家邀请展;

2015年1月,国画《幽谷泉声》入选广东省美协等主办“西江灵胜”广东省山水画展;

2020年12月,国画《雄才故里》入选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110周年广东省中国画作品展;

2022年12月,国画《古郡新韵》入选广东省“中国砚都雄才故里”中国画双年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

2023 年11月,国画《岁月无声》入选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展并获银奖。

— END —

来源:广州艺博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