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华语剧已经起飞了,绝不只有大尺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0:43 1

摘要:那些没有社会保障的外籍劳工生了病,又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该怎么办?

夜晚的医院走廊,寂静无人。

清洁工已经打扫完毕,正准备下班之时。

远处的太平间却被打开,有一个女人似乎正在对死者做些什么。

口中还念念有词:“小宝,医生阿姨来了。”

她打开了死者的头盖骨,又快速地缝合起来。

另一旁的清洁工甚至走了过来,帮医生扶着需要缝合的头盖骨。

如此恐怖的画面,全程让人根本无法呼吸。

但更令人惊悚的是,这不是鬼片,是现实主义——

在医院里,生死都是常态。

但不管是生或死,只要在医院里,就得有名正言顺的身份。

那些没有社会保障的外籍劳工生了病,又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该怎么办?

只能找黑市医生。

开头那个波澜不惊的清洁工,便是黑市里的华佗再世。

不管是手断了、被狗咬了,还是感冒发烧人快不行了,他都能妙手回春。

而且根本不限制手术场合,房间里、酒吧里、广场上,甚至是厕所里,都可以极速地完成一台手术。

只不过要小心的,是警察的搜寻与追捕。

恰逢有一位越南籍劳工不小心被机器切了手,正在紧张地偷偷做手术时。

一个小男孩误闯手术现场,目睹了一切的发生。

而焦急寻找小男孩的妈妈,恰好便是开头给死者做手术的女医生

向来为工作鞠躬尽瘁的女医生,为了救助患者,顶撞上司更是家常便饭。

但有的时候,不管再怎么努力,总会出现遗憾之事。

为了弥补遗憾,女医生便去太平间想要最后送小宝一程。

但在缝合过程中,那个清洁工非但没有大惊小怪,还提醒建议她,对于已经冻僵的尸体,要换另一种型号的缝合针。

如此专业的建议,女医生也感到了困惑,但由于对方是外籍临时工,自己的做法也不符合规定,便下意识地给了对方两千元做封口费。

她没想到的是,这个清洁工并不是普通的外劳,而是有着执照的越南医生。

只不过这里不是越南,是中国台湾。

而片名的化外之医,指向的正是为了在这里赚钱来救治重病母亲的,这位越南医生。

在医院里,每天都有无数的病患被送进来。

一边是遭遇重大火灾,被烧伤的、极度痛苦的急诊病人们。

另一边则是突然中风,动弹不得的检察官父亲。

严重人手不足、忙得不可开交的医生们,只好见缝插针,救完一个接着就是下一个。

恰巧越南医生正好在场,着急救人的女医生就喊他一块帮忙。

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出了问题——

正在ICU急救的神经外科医生来不及赶到,主任擅作主张,给检察官父亲注射了溶栓剂。

这一针,直接导致了检察官父亲的死亡。

在此之前,越南医生看见了患者出现了排斥反应,为此实施了急救措施。

但医疗事故已然造成,再怎么急救也于事无补。

事故发生后,两个主任互相推脱,以“收拾烂摊子”准备敷衍了事。

却被检察官逼问,最后把责任推到了给患者打针的女医生,以及实施急救的越南医生身上。

本是医者仁心,却由于身份问题从此陷入了新的危机之中。

在外籍身份之余,隐藏的不仅仅是紧缺的医疗资源,还有更多深埋于社会内部的冲突与黑暗……

豆瓣评分8.0,近期热播的华语剧中尺度最大的一部。

毫无打码的手术镜头,直达感官冲击的血腥场面,和前段时间热播的网飞韩剧《重症外科中心》有得一拼。

但不同的是,即便是大尺度加持,《化外之医》不仅没有一丝爽感,从头到尾更是被一股浓厚的压抑感所笼罩。

上次华语剧讨论“外劳”人权,还是在《八尺门的辩护人》里。

作为常常被忽略、轻视的群体,大多数的我们对于他们的态度,就如同刚开头张钧甯所饰演的女医生一样:

因为你是外劳,所以用钱就能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因为你是外劳,就算再专业也必须绝对服从当地的指令;

因为家里的佣人是外劳,便理所应当地认为给了钱就要她做到尽善尽美,任劳任怨,一旦有什么意外发生,只会是外劳的错。

但大众所忽略的是,在被用“外劳”所代称之前,他们也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连秉发饰演的越南医生,之所以要到台湾来赚钱的理由,正是因为发生在母亲身上的意外。

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妈妈独自在外给人当保姆赚钱,一直培养到他长大成人,在越南当上了有名的整容科医生。

好不容易熬到儿子有了出息,自己却出了意外,遭遇了火灾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

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和医药费,连秉发只好放弃在越南有头有脸的身份和地位,来到这里赚的比在越南要高三、四倍的黑钱。

一生再怎么勤勤恳恳、矜矜业业,只要你是“外劳”,就一生无法摆脱歧视与抹黑。

截止到2024年,台湾外劳总人数达到80.5万人,其中有9万是签证过期的“黑工”。

他们能够做的工种非常有限,不是又脏又累的家政、工地相关,要么就是偷鸡摸狗的灰色产业。

剧中所发生的故事,更是取材于发生在台湾的真实案例。

例如开头被弃尸的外籍黑工,还有越南医生的原型,更是有新闻报道。

他们不仅没有钱,更没有人权。

剧中一位越南的小女孩因为脊椎受伤而被送入医院,却因为没有医保、没有身份,而被要求转院。

一旦错过黄金手术时间,则面临着截肢的风险。

即便是人命关天,但医院也依旧不把外劳当人看。

这样的事例,几乎渗透在剧集的每一分钟里。

虽然从故事结构上看,《化外之医》要素过多,也依然有很多逻辑上的bug和“金手指”嫌疑。

但抛开这些细节不谈,敢于把少数群体与社会歧视的黑暗面拿出来讨论,已然是一种进步。

外劳问题不过是引入冲突的主线,还有社会各个部门机构,包括“看病难”的矛盾,或许才是更希望引发我们思考的重点。

人之所以为人,便有生而为人的权利。

但当权利被无视、被剥夺,我们能够做到的又有什么?

是重要坚信,无声的呐喊,也是一次充满力量的现实之击。

来源:豆瓣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