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业界知名的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专家正在修订一本专著。但他已经怀疑,是否有人能够用AI编写出一本更好的计算机网络专著?既然如此,何必现在还要费劲修订?目前这位专家依然坚持自己写作,同时请AI评论,提点修改建议。不幸的是,他发现AI经常会出错。比如,请AI把一个压
《李星:从DeepSeek看AI赋能教育和科研》一文发布后收到许多反馈,我们整理了部分,供大家参考思考。
一位业界知名的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专家正在修订一本专著。但他已经怀疑,是否有人能够用AI编写出一本更好的计算机网络专著?既然如此,何必现在还要费劲修订?目前这位专家依然坚持自己写作,同时请AI评论,提点修改建议。不幸的是,他发现AI经常会出错。比如,请AI把一个压缩后的IPv6地址转换成二进制代码,AI就会多次出错,提示之后才能更正;问AI某种网络技术的RFC编号是多少?AI也答不对。
另一个问题是:学生都用AI做题,还留什么作业呢?以前这位专家最反对出习题解答,因为学习的过程并不是靠看题解,而是自己慢慢通过做题才学会的。现在,每章后的习题还要不要留?以后如何处理习题的问题?有了AI之后,学生怎么学习?
回答
目前AI还只是工具,只是像那些脑子转得飞快,但学术功力不扎实的研究生,还需要老师把关,所以教材的修订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现在的学生都用AI做题,还要不要给他们留习题呢?习题肯定还要留,但可以逐步改成扫二维码的方式:通过扫码与AI联网,在与AI的对话过程中发现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最好的办法是AI给学生提出建设、运行网络的实际问题,与AI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解决实际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未来,人肯定要做AI做不了的事,例如与人相关的决策。
反馈2DeepSeek用户过亿只用了7天,而ChatGPT则花了两个月,对比之下,DeepSeek的增长速度是ChatGPT的数倍。DeepSeek增长得这么迅速,这是不是因为中国人多?
回答
DeepSeek的用户增长之所以如此之快,并不完全是以上原因,而是因其确实不错,而且是令人振奋的千亿级开放权重模型。相比之下,文心一言、豆包、Kimi虽都是中国的产品,也没能达到DeepSeek的火爆程度。特别提一下,QWen系列开放权重模型也很不错。
对于课题组,推荐在本地部署量化后的满血版DeepSeek。这样既可以满足内部信息不外泄,又可以毫无顾虑地自己做RAG,微调等等。目前各种用低成本硬件部署DeepSeek-v3或DeepSeek-R1的方法层出不穷,很有创意。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纯CPU,512G或以上RAM的计算机系统部署ollama(2万多人民币),可以做到5 token/sec。
反馈3正如阿西莫夫的《基地》所说,未来,我们现在的很多技能将来都不再需要,会失传,这是否好比时代进步、物质丰富了,很多民间技艺比如补锅锔碗就不需要,也不存在了?
回答
虽然这些技能在生活中不再必须,但只要上心,还可以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未来的图景可能是,人类生活所需的供给靠AI,而人类专门做手工,纯粹是爱好和保护文化遗产。
反馈4家里的初中生昨天用AI来写阅读托尔斯泰、鲁迅的文章的读后感,随后自己在AI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
回答
现在的学生就是AI时代的原住民,而其八〇后、九〇后的父母,是AI时代的移民。
反馈5AI时代,大学课程和课时是不是至少可以缩短四分之三?
回答
我认为,大学的教育不用缩短,因为在大学中,学生需要接受通识教育和建立社会圈子——大学是各阶层的人互相了解的唯一场所,因此,大学教育的时间千万不能减少。
反馈6如果AI带来如此巨变,很多技能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不再必须学了,那么人类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么?
回答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要掌握四大核心技能。首先是数学,数学能够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语文,学好了语文,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力就有了扎实的根基。第三是体育,拥有健康的体魄就具备了良好的生存能力。最后是要会娱乐,Have Fun的能力也很重要!
整理:陈茜
来源: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