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4日,伟大的时装设计师、时尚缔造者乔治·阿玛尼先生(Giorgio Armani)在米兰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1岁。
2025年9月4日,伟大的时装设计师、时尚缔造者乔治·阿玛尼先生(Giorgio Armani)在米兰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1岁。
阿玛尼集团在讣告中写道:“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勾勒出这位传奇设计师的一生: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谨、执着与坚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始终以近乎苛刻的态度,守护着他所创造的世界——一个代表着优雅、简洁与恒久的时装帝国。
“Harper's BAZAAR”美国版、意大利版、中国版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致敬报道。在此,GCC芭莎文化艺术部根据BAZAAR全球版本,推出这篇综合报道,致敬乔治·阿玛尼先生90余载的时尚人生。
“坚持自我,并用一生的努力将其打磨,直至风格化为永恒。”这就是乔治·阿玛尼!
1934年7月11日,乔治·阿玛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米兰附近的小城皮亚琴察(Piacenza)。这座艺术之城的历史开始于古罗马时期,至今还云集了许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
阿玛尼出生于早上7:20,太阳巨蟹,月亮天秤,上升狮子座。从小就喜欢艺术,特别是戏剧和电影。
1942年,儿时的Giorgio Armani身着正装
在乔治·阿玛尼9岁那年,朋友发现了一枚二战遗留的炮弹,随后发生爆炸。他的朋友当场死亡,而乔治·阿玛尼从头到脚都被严重烧伤。他在医院度过了40天,捡回一条命,父母因此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
他的童年记忆大多围绕着母亲展开:在并不宽裕的物质条件下,她仍坚持为孩子们缝制衣裳。
或许,年幼的阿玛尼就是在那一针一线之间意识到,优雅并非奢华的象征,而是一种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保持体面与尊严的生活态度。
在那个年代,对于乔治·阿玛尼这样的小镇青年来说,“做衣服”并不是他的人生可选项之一。20世纪40年代,乔治·阿玛尼先进入米兰大学医学院学习,他晕血,也不感兴趣医学,未能坚持到毕业就中途辍学,随后毅然投身军队。
多年后,当乔治·阿玛尼重返米兰时,La Rinascente百货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从橱窗布置员做起,阿玛尼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对面料、工艺的理解,逐渐形成了“简约、优雅、实用”的审美。
阿玛尼先生早年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以“简约、优雅、实用”为先的审美观。
1964年,他加入有“意大利男装之父”之称的纺织品商人兼设计师Nino Cerruti麾下,为Hitman系列设计男装。与此同时,他也以自由设计师身份为多家品牌供稿,在意大利时尚界崭露头角。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1975年。那年他已41岁。
乔治·阿玛尼在比他小十岁的塞尔吉奥·加莱奥蒂(Sergio Galeotti)鼓励下,一起创立了Giorgio Armani品牌。他们既是生意伙伴,也是生活伴侣。从此,Giorgio Armani不再是他人的幕后执笔,而是以自己的名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美学道路。
这位设计师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此前他曾在男装品牌Cerruti任职。图中,阿玛尼正为他最早期的秀场之一——1978年春夏系列——做准备
米兰时装周(Milano Fashion Week)也是在那一年拉开帷幕,米兰从佛罗伦萨手中接过意大利时尚的火炬,正面抗衡巴黎。阿玛尼与米兰这座城市的崛起几乎同步,彼此成就,相互见证。
与许多少时成名的设计师不同,阿玛尼的成功来得不算早。他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才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正因如此,在他的作品里不常见炫技的张扬,反而多了沉稳与坚定,跨越着时代与文化周期。
在时装史中,只有极少数设计师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方式,乔治·阿玛尼无疑是其中之一。
正如《纽约时报》所言,他曾“不止一次改写了时尚的规则”。
20世纪70年代,阿玛尼以两件套西装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权力着装”:低调而简洁,坚韧的男装面料与去繁就简的内部结构之间形成微妙的张力,彻底颠覆了过去沉闷僵硬的男装形象。很快,这种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的设计被国际市场接受——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麦迪逊大道的广告公司、好莱坞经纪公司的高层套间里,阿玛尼西装一度成为权力的符号之一。
这种形象不只存在于现实,也通过文化符号迅速传播:Richard Gere在《美国舞男》中所穿的西装,出现在街头艺术之王Jean-Michel Basquiat(巴斯奎特)的绘画现场并陪他登上《时代周刊》的阿玛尼套装,以及Grace Jones的《Nightclubbing》专辑封面造型,都让阿玛尼成为那个年代的风格代名词。
Giorgio Armani 2025秋冬男装系列后台照
不仅如此,乔治·阿玛尼对时尚文化的突出贡献是——他很早就洞察到性别角色的转变。
早在性别成为公众议题之前,他就通过服装模糊了性别界限。阿玛尼的设计不仅为男性提供了全新的制服,也吸引了当时正快速崛起的女性群体。它游走于传统权力西装的威严和职业套裙的保守之间,为职场女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我们这一代的女性,包括Hillary Clinton在内,在上世纪60年代都穿牛仔裤。”服装设计师兼服装史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服装设计中心创始主任/主席Deborah Nadoolman Landis说:“但是,从伍德斯托克(嬉皮年代)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呢?当这些女性开始进入职场时,怎样才能让这种装扮变得职业化?”
“答案就是穿上来自阿玛尼的女士套装。”
阿玛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秀场。凭借电影这一强大的媒介,他的设计走进了全球观众的视野。“每个想穿裤装的时髦女性都想要它,每个银行家都想要它,每个帅气的演员也都想要它。”Elizabeth Saltzman回忆说。她在1984年进入纽约阿玛尼公关部,后来成为好莱坞最早的明星造型师之一,客户包括格Gwyneth Paltrow、Uma Thurman和Sandra Oh。
如果说“权力套装”奠定了阿玛尼在时装史上的地位,那么“红毯着装”的概念则将他的影响力推向更高。
1988年,当品牌在罗迪欧大道开店时,他开始为明星定制礼服,从此彻底改变了红毯的视觉规则。阿玛尼套装一度被视作获奖者的“幸运制服”。到今天为止,仅奥斯卡的红毯上就已出现过500多次阿玛尼造型。Cate Blanchett回忆道:“我拿到第一份演员薪水时买的就是一套阿玛尼西装。”
Giorgio Armani 2025秋冬女装系列后台照
Giorgio Armani 2025秋冬女装系列
自学成才的乔治·阿玛尼没有受过系统的设计教育,而是靠敏锐的直觉和不懈的坚守,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尚帝国。
在阿玛尼看来,时尚从不是短暂的喧嚣,而是一种可以延续的秩序与态度。他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职业生涯时曾说:“时尚是周期性的,能抓住时代精神的理念最容易回归。”
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始终是“永恒”——在万变的潮流中,唯有内核不改。他也坦言:“年轻一代重新发现了我的作品,我不能否认,这让我很自豪。”
在社会动荡与消费极端并存的当下,他所代表的“去繁复化”美学,反而成为了现代人心中的一种慰藉。
2024年戛纳电影节,当Hunter Schafer穿着改造自2011春夏高级定制系列的水蓝色丝绸礼服亮相,裙摆如液态水银般流动——她成为各大“最佳着装榜”的常客——也让人重新想起Lady Gaga在2010年格莱美的阿玛尼造型。
那段充满幻想与永恒未来感的阿玛尼时代,正被新一代重新唤醒。
从上至下 由左至右:
演员Hunter Schafer出席戛纳电影节《Kinds of Kindness》首映礼,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定制礼服。
歌手Lady Gaga在2010年1月凭借最佳舞曲录制和最佳舞曲专辑赢得两座格莱美奖,当晚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定制礼服出席颁奖典礼。
演员Cate Blanchett出席Giorgio Armani Privé 2024秋冬高级定制系列发布会。
演员杨紫琼身着饰有黑色玫瑰细节胸花的无肩带Giorgio Armani Privé定制礼服。
事实上,阿玛尼的设计从未真正远离过舞台。尽管在某些时期,时尚界的目光转向,他也曾被批评“设计语言重复”“与潮流脱节”,但他本人从不为此所扰。或许是因为家族控股公司强大的实力,更多的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笃定:时间会证明一切。
如今,当20世纪80年代风格再度回潮,阿玛尼再次被誉为风格的先知。当然,这并不是他创作的目的。
在时装之外, 阿玛尼所笃信的空间美学同样优雅隽永:他在米兰的住所由Peter Marino设计,配有日式古董、手绘中国屏风以及私人影院。他将这种“优雅的不复杂”定义为哲学——带有东方的纯粹感,而非符号化的极简主义,融合了意大利的随性洒脱。
Giorgio Armani在度假途中,1988年
阿玛尼先生常被称作“最懂东方情调的西方设计师”。
也因此,他与东方的对话从未显得刻意。
许多西方设计师在诠释东方时,往往停留在符号层面:旗袍的开衩与盘扣、和服的宽袖,或是龙凤牡丹的图案。但阿玛尼的表达不同,他对东方的热爱并非猎奇,而是一种真正的心领神会。
上:Giorgio Armani在北京故宫
中:Giorgio Armani在北京举办“北京之夜”,2012年
下:这位69岁的意大利设计师坦言自己此前从未到过中国,并形容这次旅行是“一次姗姗来迟的造访”
他的作品里那份优雅隽永,与东方文化中克制、内敛的美学天然相合。正因如此,他常被称作“最懂东方情调的西方设计师”。在他手中,东方不只是装饰性的元素,而是气质的渗透——它让品牌内涵更加丰厚,也模糊了中西之间的界限,从而让东方的观众在其中感受到难得的亲近与共鸣。
朱珠身着Giorgio Armani,呈现“时尚芭莎Green BAZAAR”2025年9月主题刊封面故事《从北京壮游》
Giorgio Armani Privé 2025秋冬高级定制系列
在乔治·阿玛尼的后半生,空间、服装与生活方式已经融为一体。
每天清晨,他在家中的健身房锻炼,晚上则在简朴的椅子上看Netflix,他依然严格自律,参与品牌的日常运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阿玛尼的一生中,创纪录的销量、最大程度的媒体曝光几乎从未缺席,但与此并存的,是他对隐私的极致守护。他是时尚舞台上最受追捧的名字之一,却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安静与距离。
在他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品牌宣布位于米兰Via Bergognone 59号Armani/Teatro的葬仪室于9月6日至7日向公众开放。但根据阿玛尼先生的明确意愿,他的葬礼将以私人形式举行。
正如他生前所坚持的那样:他希望人们记住的不是某一件衣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能被记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如果能被认为是一个‘毫不费力、永恒风格的缔造者’,那将是我毕生的加冕。”
阿玛尼先生,一路走好。
模特Valentina Sampaio与意大利时装设计大师Giorgio Armani共同登上西班牙版《Harper's BAZAAR》2020年11月刊封面。
演员章子怡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礼服登上中国版《Harper's BAZAAR》2016年12月刊封面。
模特Gisele Bündchen身着Giorgio Armani礼服登上美国版《Harper's BAZAAR》2002年2月刊封面。
模特Lulu Tenney身着Giorgio Armani礼服登上意大利版《Harper's BAZAAR》2024年9月刊封面。
演员Awkwafina身着Giorgio Armani连衣裙登上美国版《Harper's BAZAAR》2021年2月刊封面。
演员Kate Hudson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礼服登上美国版《Harper's BAZAAR》2012年10月刊封面。
演员Cate Blanchett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礼服登上英国版《Harper's BAZAAR》2013年12月封面。
演员Kate Winslet身着Giorgio Armani Privé礼服登上英国版《Harper's BAZAAR》2017年12月刊封面。
模特Karolina Spakowski身着Giorgio Armani套装登上法国版《Harper's BAZAAR》2024年2月刊封面。
演员Jane Fonda身着Giorgio Armani套装登上西班牙版《Harper's BAZAAR》2017年4月刊封面。
图片来源
品牌提供、来自网络
Ahmed,Osman. "Mr. Armani’s Legacy." Harpers Bazaar US, September 4, 2025.
Scarlini, Luca. "Addio a Giorgio Armani, lo stilista che ci ha insegnato l'eleganza senza tempo." Harpers Bazaar It, September 4, 2025.
Trebay, Guy. "Giorgio Armani, Fashion’s Master of the Power Suit, Dies at 91."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4, 2025.
总策划:徐宁
编译:Ariana
设计:张晓晨
编辑助理:三岛
图片整理:张欣竹
greenbazaar@trends.com.cn
来源:芭莎艺术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