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叔,您知道每天顺手帮邻居带个菜、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其实也都是慈善的一部分吗?”在县慈善文化广场上,年轻的志愿者小刘笑着递过一本宣传册,热情地对前来咨询的大叔说道。
“大叔,您知道每天顺手帮邻居带个菜、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其实也都是慈善的一部分吗?”在县慈善文化广场上,年轻的志愿者小刘笑着递过一本宣传册,热情地对前来咨询的大叔说道。
今年9月5日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县民政局在慈善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以“汇聚慈善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慈善文化宣传活动,将慈善的法治理念与文化温度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社区楼宇。
慈善文化广场上,没有单调的政策宣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互动十足的“慈善小课堂”。“大爷,您看,这部法律就是保障咱们好心人捐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实处。”“阿姨,您知道吗?分享你的旧衣物给需要的人,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慈善!”志愿者们通过一本本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一句句生动形象的解读,将抽象的《慈善法》条款化为了居民们看得懂、听得明、记得住的家常话。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慈善知识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欢声笑语中,慈善的种子悄然播撒。
与此同时,由社区干部、志愿者组成的“慈善文化宣传小分队”带着宣传资料和暖心问候,走进了四街社区。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聊聊家常,一边讲解慈善政策,收集大家对社区慈善的建议,让政策的传达变成了双向的、有温度的交流。
“听你们这么一说才知道,慈善不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嘛!我一直以为那得是捐好多钱才算呢!”居民刘奶奶恍然大悟地笑了。这种“拉家常”式的交流,让慈善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日常生活方式。
此次活动,是对我县慈善文化“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要求的生动实践,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打破了慈善的“距离感”,在一次次亲切的握手、一句句温暖的对谈中,汇聚了更多的善意与力量,让“人人可慈善、处处有爱心”的理念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让慈善从“远方的高尚”变成“身边的日常”,让点滴爱心汇聚起冠县温暖的善意长河。
来源:冠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