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字掀起宣发风暴,陈飞宇和热巴大战背后还有哪些隐秘角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04:51 1

摘要:五个字,能有多大杀伤力?等到一位男主在粉丝云集的评论区里回了句“不如先看《献鱼》”,你就知道这把火不是添柴,而是浇油。有人说是正常引流,有人骂是“蹭热度”“不尊重”,戏外比戏里还热闹。:艺人的每次挥手,究竟是职业本能,还是流量焦虑的下意识抽搐?

五个字,能有多大杀伤力?等到一位男主在粉丝云集的评论区里回了句“不如先看《献鱼》”,你就知道这把火不是添柴,而是浇油。有人说是正常引流,有人骂是“蹭热度”“不尊重”,戏外比戏里还热闹。:艺人的每次挥手,究竟是职业本能,还是流量焦虑的下意识抽搐?

时间拨回到2025年9月初。两部古装、仙侠赛道的剧同时上桌,局面微妙。《慕胥辞》本来被传寒假档上线,忽然风声变了:或许要提档到11月。官方没正式拍板,但外界已经嗅到导演秦榛抢跑的味道。数据也给了面子,百度指数瞬间窜到6394万,直接把同期开的待播剧甩出一条马路;海外六语种预告更拿下了60万播放,典型的“未播先红”。陈飞宇主演的《献鱼》到了关键节点——9月1日开了大结局超前点播,偏偏撞上开学季,观众心思三心二意,没堆起预期的热度高峰,收官悄无声息,后劲不足。就在这个当口,一个名叫“罗伯特”的机器人账号在社交平台留言“期待《慕胥辞》”。男主出手,回复成惯常操作,结果就回了那“被为五个字”的话——不如先看自家正在播的《献鱼》。机器人一句“好的,我这就去看”配个笑脸,前后一对比,陈飞宇这边显得拧巴生硬,氛围一瞬夹生。粉丝很快扒出他此前跟“罗伯特”互动十几次,话术都差不多——引导去看自己在播的作品,套路既定。这一回,轮到《慕胥辞》相关话题正热,火星撞地球。有人怒其不恭,有人笑其“反向安利”,还有人说“要不是这茬,我都不知道《献鱼》”。站队迅速分化,吵是一定的,当然没有。

要读懂这次“手快惹祸”,得把这位男主的履历从头捋顺。2010年,他10岁,在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里露脸,星二代的起点,本就比同龄人更高。2017年刚进北电,就拿到《将夜》男主宁缺,少年成长线吃香,戏路打开,但青涩难免。随后接连在陈凯歌的《我和我的祖国》单元《白昼流星》、现实题材《尘埃里开花》里露脸,资源不差,平台不小,期待值一路拉满。2019年青春片大热,他挑了影版《最好的我们》男主余淮,IP流量护航,按理说应该稳。可上映后口碑滑坡,豆瓣5.8分,改编被吐槽、表演不贴脸,没踩中点,错过了一个好风口。2020年前后,耽改剧成“流量密码”,他与罗云熙的《皓衣行》风声水起,拍完等上线,却赶上监管升级,最终无疾而终。好不容易到了2022年,《点燃我,温暖你》火力点着,李峋金发、打火机梗轮番出圈,豆瓣7.6分,算出道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小爆”。偏偏2023年年初突发“床照”风波,形象受损,舆论回撤,之后不论大小制作,都没起浪。到了2025年,他手里能打的牌,就是《献鱼》这根“救命稻草”。

这根稻草,抓得有多紧?看宣发就明白了。8月11日,他和王影璐出席活动,黑大衣配灰金发,一身“高冷男主”装;她粉紫纱裙长卷发,甜度拉满。两人手捧大红花,牵红绳、共打一把伞抛亮片,胸前红色胸花,喜气腾腾——“婚礼既视感”安排到位。合影时抱着巨大的“喜”字,气氛烘到顶。互动环节接着整活儿,“闭脸贴脸猜水果”“不用手吃薯片”“公主抱”轮番上阵,连“掐腰量腰围”这种高能桥段都端出来了。网友一边起哄“民政局安排上”,一边又酸“工业糖精”过量。效果呢?曝光有了,热搜也有了,目标达成。站在这个时间轴上,再回看9月初他在“罗伯特”评论下引导看《献鱼》,就像是走惯了的宣发位移,既熟门熟路,也透着一点憋不住的急。

可这事儿为啥刺激到《慕胥辞》这茬?另一位一番的处境也没法输。《利剑玫瑰》在2025年播出时,迪丽热巴扔掉“花瓶”旧标签,演打拐女警,口碑站住了脚。数据不寒碜:猫眼专业版显示集均有效播放量破3000万,央八黄金档开播36分钟实时收视率就超过2%,第二集峰值3.3481%,收官夜酷云实时峰值2.55%,CVB集均1.714%,在央八年度前五里排得上号,腾讯视频上角色热度冲破7000万。问题是,这题材受众不算广,网播没到“爆”的级别,对商业位次的助推有限。90花们都在赛道换挡:杨紫手握《长相思2》《青簪行》《承欢记》《国色芳华》,还有央视加持;白鹿《北上》《白月梵星》《警察荣誉2》不停机;陈都灵也靠《金庸武侠世界》《孤舟》《大梦归离》稳步上升。这个环境下,热巴要坐稳“女顶流”,就得拿下一部实打实的一番爆款。《慕胥辞》被寄予厚望:改自黎青燃《白日提灯》,秦榛执导,腾讯视频联合万众合星出品;2024年6月官宣主演,9月开机,2025年2月杀青,全程不缺热度;央视、新华社都把它列入“年度最期待古装剧”。剧情讲的是贺思慕与段胥互通五感、命理相连,携手守护人间的故事,配置体面。换句话说,在大考前夕,任何“节外生枝”的信号,都容易被粉丝读成“干扰”。同样一句引流话,落在《慕胥辞》的评论下,就被放大成“宣发踩踏”。

观众咋看?身边不少打工人就:甭管谁家吵,别耽误我追剧。开学季、返工潮,时间都挤在指缝里,点开一个剧最怕两件事——要么剧情拉胯,要么宣发太吵。前者浪费时间,后者浪费心情。有同事狠人一个,9月1日冲着《献鱼》大结局的“超前点播”直接氪金,结果没抢到全网热闹的氛围,踩空了;另一个朋友是原著党,早早把《白日提灯》翻了两遍,算计着36集怎么还原40万字,最担心感情线被砍得“观感断层”。普通观众的心态很朴实:平台日历你们去排,艺人营销你们尽管来,我就掂量一个事——值不值得我的两小时。如果内容真硬,哪怕宣发清静,口碑也能一点点发芽;反之,营业就算卖力,剧情跟不上,热度来得快去得更快。

这场争议为什么发得这么快、这么碎?三个齿轮咬得太紧。第一,艺人对流量的饥渴到临界点。一部《献鱼》,承载的是陈飞宇在2023年风波后的翻身念想,8月11日那一整套“婚礼式营业”已经把姿态摆得很明显,9月初继续“见招拆招”也就顺理成章。但宣发这东西,一旦跨到别的剧的舆论场,边界感就捅破了。第二,粉圈感受力过于敏锐。《慕胥辞》对迪丽热巴的节点意义不言而喻,粉丝自带护城河体质,捕捉到一点“引流嫌疑”,就会迅速发出“尊重不尊重”的灵魂质问。第三,市场竞争白热化。《慕胥辞》尚未官宣提档,风声一出就拿下6394万的指数,预告海外60万播放,架势摆开了;同档还有《赴山海》《莫离》两部S+级古装对垒,年底档期的硝烟早在夏天就弥漫开。各家都输不起,于是每一个看似寻常的动作,都被解读为“战术”。

再拉远一点这事儿也挺“当代”:一个机器人号“罗伯特”成了导火索,人机对话的尴尬感顺手把艺人的“生硬”打了高光。这不是笑话,这是现实——宣发团队早就习惯把评论区当阵地,标准化话术来回跑,遇上“过度友好”的机器回复,反而显出人类这边的板正。人机互动一旦进入流量生态,话术模板的冷冰冰就无处可藏。怪谁呢?怪赛道太快,怪时间太短,怪“抢开口子”的冲动压过了“说人话”的本能。

争议也不是纯负收益。《慕胥辞》的提档传闻,本来还只是圈内的风声,这一闹,吃瓜群众都知道了,关注度又抬一头。对一个待播剧来说,“有话题”至少保证了不冷清。这是时代的悖论:我们嘴上说“回归作品”,身体却诚实地被热搜牵着走。问题是,这种“未播先火”的热度,能不能落在作品质量上?原著40万字、剧版36集,取舍必然会发生,删不删书粉心尖上的那几场戏,都等播了再说。同档对手不弱,年底谁出圈,真得靠成片硬实力。

这场五个字引发的风波,既是陈飞宇的“流量自救”,也是《慕胥辞》粉圈的“节点应激”,更是当下内娱宣发逻辑的缩影:快、猛、抢位,谁先占坑谁说话。可作品这玩意儿,偏偏讲究“慢工出细活”。对艺人而言,宣传要做,但别把弦绷到断;对粉丝而言,护主可以,别把一切都看成挑衅;对平台和片方而言,别指望争议长尾能替代口碑长尾。观众的耐心有限,但不是没底线——用真功夫堵上争议的嘴,永远是最省事的办法。

最后抛给你一个小问题:如果你是艺人,会如何在“对家热度”下稳稳接住自己的宣发,不失礼、不失分;如果你是观众,又是否愿意给“未播先火”的剧一个冷静观察期?留言里见,咱们接着聊。

来源:摩登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