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文英(字梦窗),位于吴地的西园一定是你的伤心地。你曾与红粉佳人在此风月相伴,鱼水承欢,过了一段风光月霁的好日子。但是,好花难长开,好景总不长相随。你也一样,与她在此上演了难分难舍的别离曲。
【宋韵绵长】112||放浪江湖吴文英①【伤怀苔生】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风入松》
1
吴文英(字梦窗),位于吴地的西园一定是你的伤心地。你曾与红粉佳人在此风月相伴,鱼水承欢,过了一段风光月霁的好日子。但是,好花难长开,好景总不长相随。你也一样,与她在此上演了难分难舍的别离曲。
西园因此令你梦萦魂绕,因此在你的词中频频“现身”。
“听风听雨过清明”,貌似一句不经意的简单陈述,实则是你这个伤心人生存状态的生动呈现。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极深——在绵密不断的风雨声中,一个伤心人是如何走过繁华富丽的春天,又是如何挨到豪雨滂沱的夏天?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也是你的现实处境。
2
这一场凄风苦雨送走了花团锦簇、百媚生妍的春天。
此刻,风狂雨斜,你独自听着窗外那一片无边无际的声响,独自寂寞,喃喃自语:清明来了,清明又来了。满地落花堆积,满怀红粉泪痕。你掩埋好心底里那一片凄艳艳的落花,满怀忧愁地想为她们写一篇《葬花铭》。
楼前,你与她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早已是浓密绿荫一片。在你眼里,每一缕柳丝都记录着你们的欢娱,你们的情意,你们的缠绵。春寒料峭,你独自喝着闷酒,想借一夜幽梦与佳人重逢。不料,却被啼莺唤醒,梦里好事未成。
西园的亭台,西园的树木,你每天都派人去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往日一样,你每天都要来这里欣赏美景。蜜蜂嗡嗡,频频扑向她荡过的秋千。你想,那坚韧的绳索上也许还残留着她纤手握过的芳香。往日景,往日情,历历在目,刻刻在心。你是多么惆怅,多么伤心,她在哪里,总没信音。
你看见,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满了苔藓,触目惊心的青青一片。
3
唐代的诗僧皎然写过一首同题乐府诗,我们从你的诗中看到了皎然的影子。皎然说:“何人此时不得意,意苦弦悲闻客堂。”吴文英,此刻,你的处境也大抵如此。
寒食连着清明,外面又刮着风下着雨,其境凄清,其情堪悲。
白天,风雨吹折,落花满地,不忍见。晚上,风声雨声,一夜不断,一夜无眠。你愁肠百结,于是,你想效仿庾信,为那些被风雨摧折的花草们写一篇悼念文章。伤花伤草伤春,为她们垂泪,为她们愁绪横生。实则是因她而起,因而有“一丝柳,一寸柔情”,因而祈求梦里相会,不料“晓梦啼莺”,有情人却被无情鸟唤醒。让我们不禁想起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你在梦里相会的愿望总也做不成。无奈,啼莺不给你机会,在你梦做到最紧要的时刻被它紧急叫停。
风雨急,年华去,佳人远离,你“日日扫林亭”,以待佳人归。睹物思人,伤别梦不成,感人至深。睹物伤怀,伊人不再来,以至于“幽阶一夜苔生”!如果她在,这步步阶梯又怎会生出这萋萋苍苔?
此词伤时忆旧,哀婉悱恻,难怪有人说你是“词中李商隐”。读此词,凄切满目,怨愁满怀,叫人惘然而难以自持。再看下面这阙《高阳台》: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从词题看是写“落梅”,其实还是睹物怀人。
吴文英,你在苏州时曾纳一妾,遣去后,在杭州又纳一妾,不幸故去。联系你的这些经历看这阕词,从那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脉络贯通的感情潜流,从不同的时空层面,渲染了隐秘的情事、深藏的词旨。“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言在花,意在人。“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往日情事已远,此情难以了断。最后一韵说,最让人惆怅不已的是,那长满青圆绿叶的梅树上,小鸟在不住地啼叫,仿佛在对你说,世事变迁,岁月沧桑,情难断,恨难释,思难了。
“孤山无限春寒。”即使行走在繁花满眼、天气和暖的春光里,你感受到的依然是刺骨透心的寒。
来源:品李白读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