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方法”是不值钱的,要知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4 20:41 2

摘要:首先,不管你靠教人做自媒体是攒下了多少粉丝,赚了多少钱,这都是不可持续的,前面的路越来越窄,从整体看并不值得。

本来不想说这个事,但看到别人走弯路又忍不住劝两句。

首先,不管你靠教人做自媒体是攒下了多少粉丝,赚了多少钱,这都是不可持续的,前面的路越来越窄,从整体看并不值得。

但我也理解当下的“繁荣”有迷惑性,很多人都很迷恋当老师还能赚钱的感觉,为人指点迷津带来了虚荣心的满足。

特别是一些人原来在职场上非常渺小,存在感很低,现在突然获得别人的尊重、推崇后就容易自我膨胀。

人归根结底是只想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所以我不是劝他们,而是劝那些准备做这件事的人。

做自媒体:“方法”是不值钱的,要知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道理很简单,什么事都有个本末的关系。大家都是理性的成年人,就应该知道本末倒置的错误不能犯。

时间是最值钱的,明知错误还去做,何必呢?有的人因为投入了很多时间就不舍得放弃,他就没听明白段永平的那句话:

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

在意识到错误的时候,停止才是进步。做自媒体如果一开始有正确的方向,那后面的前景就很可观。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到了三四十岁能够功成名就,关键之一就是方向对了,而且节奏感很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在年轻时候的回报率比较高,或者说投入产出比很划算。

而人到中年还混得不好的人,要么是方向、节奏问题,要么是努力问题。这点可以找身边的人对照去看。

方法有用,但没有什么大用。

跟各个平台的朋友聊过,也见过一些自媒体人的起伏,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就没有谁敢说自己是真正精通成功的方法的。

谁敢说保量?只要你交多少钱,保证你按照他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有多少粉丝量和播放量?如果有,你们可以签合同,看行不行得通。

当然前提数据是真实的,不是作弊行为,作弊对个人来说没有意义。谁也无法保证给你保量,所有的方法只是参考。

我做这么多年就愈来愈体会到一个真理,那就是成功者是被筛选出来的,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比如李子柒一开始自己做视频,不给自己留后路,就是认准这件事做到底,这样的人成功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其他方法、帮忙之类都是辅助。

所以老方说人是根本,人对了方法才管用,人不对的话内容就不行,内容不行终究还是不行。

但一开始谁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呢?

90天是一个验证期,关键还是自知之明的问题。

实际上教方法意义不大,因为平台的规则是迭代的,没有人清楚里面到底什么规则。哪怕是资深的程序员,也承认谁的内容火不火,有时候是“玄学”,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具备才行。

但如果你是帮着别人认识自己,那就很有意义,也是好的方向。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利他的,这个方向就比教方法大得多。

在这个世界上,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少,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可以给人提出客观的意见,从表现和数据来分析适合他(她)的内容赛道,以及如何发挥其特色。

只有让这个人做他自己,他才有戏,才能有持续做下去的动力。否则不过是浪费他的时间和金钱。

总的来说,这就是个顺其自然的道理。在我看来,90天差不多可以验证出来了,然后就是这个人能不能听劝、配合度的问题。

自己和内容,才是做自媒体的根基。

大机会时代不要机会主义。AI带来巨大的机会窗口,本来有偌大的机会,你偏要在鸡毛蒜皮上浪费时间,这就犯了抓小放大的错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做自媒体的核心是你自己,老方说你的主观思想和态度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方法论”的赛道是红海,它最多算是一层泡沫最浅薄的部分吧。

想一想,方法做到最后是什么?就是AI机器嘛,何况你还达不到AI的高度。所以我经常给一些内容创作者说内容是根本,艺术就在于主观。你最真诚最真实的自我才是这个世界所欣赏的,其他都是浮云。

何况大家在一起交流,方法自然就出来了,这比市面上正在卖的“方法”更管用。后者就算有点用,但因为用得人多了,也就没用了。

在这个喜新厌旧的世界上,我们必须要构建一个不变的东西,以确定性来对付不确定性,以不变应万变,然后才能随机应变。

最后,如果觉得本文有所启发,请点赞、评论、收藏和分享。

来源:私家视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