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5千亿营收仅赚1.3亿:老总薪资=130%净利润?这公司怎么赚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05:18 1

摘要:当看到联想集团2024财年财报上赫然写着"营业收入5128亿元,净利润1.3亿元"时,相信所有关注中国科技产业的人都会一脸懵。5000多亿的营收规模,最终利润竟不及某些网红主播的单场带货收入,这哪里像是科技企业的成绩单?分明是贴着"世界500强"标签的财务行为

当看到联想集团2024财年财报上赫然写着"营业收入5128亿元,净利润1.3亿元"时,相信所有关注中国科技产业的人都会一脸懵。5000多亿的营收规模,最终利润竟不及某些网红主播的单场带货收入,这哪里像是科技企业的成绩单?分明是贴着"世界500强"标签的财务行为艺术。

细看这份财报会发现更令人不安的细节:联想集团行政开支高达135亿元,其中高管薪酬占据相当比重。杨元庆连续多年稳坐"中国最贵CEO"宝座,2023年薪酬就达1.7亿元,这相当于整个集团全年净利润的130%。

当我们在谈论"科技公司"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研发投入、专利储备、技术壁垒这些硬指标,但联想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始终徘徊在3%左右,这个数字在华为是25%,在苹果是6.8%。更不必说其核心业务PC和服务器领域,主板、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全部依赖外部供应商。

资产负债表更值得玩味。高达85%的负债率在科技企业中堪称另类,对比华为65%、小米50%的负债水平,联想的财务结构更像是传统制造业。这种高杠杆运作模式带来的资金成本,正在不断吞噬本就不丰厚的利润。在如此微利状态下,联想近五年累计分红竟超过200亿元,这种"掏空式"分红与科技企业应有的发展逻辑背道而驰。

专利数据或许最能说明问题。截至2024年,联想全球有效专利约3.2万件,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外观设计专利占比超过60%,真正涉及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不足30%。对比华为21万件专利中90%为发明专利的成色,联想的"科技含量"不言自明。

当我们看到联想引以为傲的"机壳专利"时,很难不联想到这个企业的创新困境——在金属冲压和塑料注塑工艺上的精进,终究撑不起科技巨头的雄心。

税收贡献倒是值得肯定的亮点。作为年营收超5000亿的跨国企业,联想每年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确实可观。但若因此就将之定义为"科技企业",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富士康每年在中国大陆纳税超百亿,难道我们也要将其视为科技标杆?说到底,组装业务带来的税收贡献,与科技创新的价值创造终究是两码事。

值得深思的是,这种"大而不强"的商业模式为何能持续至今?全球PC市场近7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联想引以为傲的供应链管理,本质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版。

当"贸工技"路线走到极致,必然会遭遇增长天花板——2024年PC市场整体出货量增长12%,而联想净利润率反而下降至0.025%,这个残酷的数字已经敲响警钟。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浪潮中,联想模式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它证明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和成本控制可以做到世界第一,但也同时暴露缺乏核心技术的致命短板。当我们在为华为海思芯片突破欢呼时,在为比亚迪刀片电池惊艳世界鼓掌时,这个曾经的民族品牌标杆,是否也该认真思考如何摘掉"高级组装厂"的帽子了?

来源:新的时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