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圆满收官。这场科技盛会,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I 大模型等 600 余项全球首发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不仅是前沿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成为新职业、新工种推动产业变革的趋势风向标。同期举办的“科技引领 职教新行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北京科博会”)圆满收官。这场科技盛会,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I 大模型等 600 余项全球首发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不仅是前沿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成为新职业、新工种推动产业变革的趋势风向标。同期举办的“科技引领 职教新行”2025年首都职业教育发展对话会,汇聚了来自职业院校、科技企业、海外教育机构等领域的精英翘楚,为新职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指明参考方向。
对话会现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战京涛等现场嘉宾,围绕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主题,分享了科教融汇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AI科技驱动产业创新、助力培养智能制造实用型人才等方面的见解及愿景,为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需求对接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科博会开幕当天,恰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8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与42个新工种,涵盖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等前沿领域,精准映射产业变革趋势。同天与之呼应,58同城宣布未来三年推进本地生活服务全场景 AI 化,
将AI技术深度渗透到搬家、装修、招聘求职、车房交易等200多个真实场景中,化身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分身”和劳动者的“最佳助手”。 58同城国内业务总裁李子健现场表示,要将AI贯穿于服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针对企业招聘难题,以及日益增长的岗位标准化、量化招聘需求,其“神奇面试间”通过数字人面试与智能测评系统结合,缩短传统面试流程。目前,已有日均15 万家企业启用 AI 面试,求职者到岗周期从5-7天缩短至2-3天,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等蓝领岗位的匹配效率显著优化,率先实践“AI平权”理念。
科博会上,多家科技企业展示了基于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成果。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代森指出,具身智能等前沿赛道爆发式增长。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通过对 AI 模型的测试与优化,将助力企业实现“大模型+垂直场景”落地;安永中国区金融咨询主管合伙人张超则强调,“通用模型+行业专用模型”协同架构,AI模型优化师、数据标注员等新职业发挥着关键作用,更好服务于推动智能投研等关键金融场景革新。
在低空经济展区内,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依托北斗导航与 AI 算法,推动智能农机、无人机巡逻车在农业与安防领域的高效应用。十堰国科鸿鹄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鸿鹄智能农机 T70 搭载北斗导航与 AI 算法,能够实现精量播种、施肥、收割全流程自动化。配套的测土机器人可以快速分析土壤成分,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撑。湖北震序车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巡逻车集成无人机起降平台与地面巡逻系统,在突发灾害或治安场景中实现“空地一体化”监控。从业人员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助力低空经济产业的蓬勃发展。图为展馆现场实况
在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活动中,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对于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意义深远。跨境电商企业展示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智能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模式。从业者通过大数据与 AI 技术重构营销和供应链体系,以此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北京科博会作为国际交流平台,新职业、新工种得以充分展示与交流。在现场参展的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看来,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融合深化,这些新职业、新工种在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中绽放独特价值,正重塑各行业格局逐浪前行。(光明网记者王一涵 文/图)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