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眼就被个大事儿扎着了 —— 阿玛尼那创始人,就是那个把简约衣服做出高级感的意大利老爷子,两天前走了。说真的,这老爷子太牛了,搞出来的品牌火了快五十年,不管是好莱坞明星去奥斯卡,还是咱们熟悉的艺人走戛纳红毯,都以穿他家高定为荣,感觉穿上就自带 “我很专业” 的
最近刷时尚圈的消息,一眼就被个大事儿扎着了 —— 阿玛尼那创始人,就是那个把简约衣服做出高级感的意大利老爷子,两天前走了。说真的,这老爷子太牛了,搞出来的品牌火了快五十年,不管是好莱坞明星去奥斯卡,还是咱们熟悉的艺人走戛纳红毯,都以穿他家高定为荣,感觉穿上就自带 “我很专业” 的气场。这么一位能定义时尚的大人物没了,按说不管是圈里人还是喜欢时尚的,都该打心眼儿里觉得可惜,好好缅怀才对。
有懂技术的人把这些明星的悼词放 AI 里比了比,结果吓一跳 —— 好多句子就换了个名字和合作年份,剩下的几乎一模一样,跟抄作业似的。还有圈内人偷偷说,有公关公司早给艺人发了 “标准答案”,连逗号句号该咋用都写得明明白白。原来看着挺走心的悼念,背地里全是按流程走的商业操作,瞬间就觉得没那么真诚了。
粉丝们急着护自家偶像,说 “我家爱豆是真心尊重前辈”;但更多人不买账,直截了当地说 “这明显是提前安排好的营销吧”。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内容,发在国外平台上全是 “好温情”“太走心” 的夸,在国内就被骂 “蹭热度”“假惺惺”,大家都在说 “这双标也太明显了,难道国外的月亮就更圆?”
之前有奢侈品牌老板去世,或者某部火了好多年的剧完结,都有明星集体发文的情况,套路都差不多 —— 文案套模板,发的时间卡得准。表面上是艺人跟品牌感情深,实际上就是互相利用:艺人靠品牌抬身价,品牌靠艺人赚流量,只不过这次把 “合作” 包装成 “怀念”,就显得有点膈应人了。
咱普通人也不是不让明星表达哀思,就是烦这种拿模板凑数、跟风蹭热度的做法,感觉是在消费逝者的感情。真要尊重那位设计师,不是在社交平台发几句话就完事儿了,平时设计衣服、穿衣服的时候,多想想他那种简约又高级的理念,把这份审美传下去才是真的。不管干啥行业,真心实意永远比耍小聪明、走套路管用,毕竟谁也不傻,是不是真心,看几眼就明白了。
来源:沉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