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智造”——悦享科创乐趣。开设人工智能初探-动力机械(E2)、人工智能-创意智造、无人机等课程,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科技制作、飞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无人机组装和编程基本技能,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乐趣。
第四批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
↓↓↓
部分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分享:
泉州市实验小学
“五智”赋能,助力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一是“智造”——悦享科创乐趣。开设人工智能初探-动力机械(E2)、人工智能-创意智造、无人机等课程,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科技制作、飞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无人机组装和编程基本技能,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乐趣。
二是“智探”——探求实验原理。开设科学(实验)组、科艺制作(纸电路)组、科技创新(小制作)组等课后服务课程,学生在实验探索、制作中探求科学原理。
三是“智编”——编织智慧蓝图。开设实物编程、图形化编程进阶(L4)、Python代码编程进阶、AI数据模型(GPT)等课程,围绕“模仿、思考、动手”三要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是“智拼”——拓宽科创思路。开设电子百拼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兴趣,从质疑中寻找真理,在验证中收获快乐,提升科学素养。
五是“智绘”——绘就科创未来。开设3D打印组和科幻画社团,用“智慧之笔”描绘科创未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点亮学生的科技梦想。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减”中巧“加”,打造“课后服务+科学教育”的“通政样本”
一是强化供给,让科学与学生相“遇”。因地因校制宜,构建“课后服务+科学”课程体系,加强精致化、系列化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形成分层分类的科学课程群,让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需要和特长自主选择。
二是创新方式,让科学与生活相“融”。采取跨班教学、混龄小队学习、跨学科学习、阶段性课时等方式,创设多元化科学教育场景,发展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如构建生态课程,低年级寻访校园植物,给植物做“身份证”;中年级设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发现各种植物对阳光、水、土壤等环境的不同要求;高年级通过3D打印、编程、计算机科学等科技课程,进行“植物共生”设计。
三是评价改革,让科学与成长相“适”。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核心素养维度,开展学生科学素养综合性评价,探索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让评价与“未来儿童”发展需要相“适”,做到过程评价从“分离”走向“融合”,结果评价从“甄别”转向“赋能”,增值评价从“静态”走向“动态”。
泉州虹山中学
立足鼠曲粿传统民俗文化,创新劳动教育课堂模式
一是学习传承鼠曲粿传统美食民俗文化。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制作印发鼠曲粿传统美食宣传材料,做好专题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文化溯源,感悟美食背后蕴含的风土人情以及先辈们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是实地开展鼠曲粿制作研学活动。创建虹山鼠曲粿研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学习鼠曲粿制作过程,把劳动教育课堂搬到研学基地,聘请民俗文化传承人开展现场教学,学习传承当代工匠的坚守、敬业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三是开展跨学科融合特色实践活动。开展“我与鼠曲粿”跨学科融合特色实践活动,以采摘鼠曲草、制作糯米粉为载体,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和面、做馅、制作、蒸煮等鼠曲粿制作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亲身实践、观察、收获、体验和感悟,挖掘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相互融合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和综合素养。
晋江市陈埭镇坊脚小学
开心农场“有点田”,学科融合“接地气”
一是规划“责任田”区域。开辟300㎡的开心农场种植实践基地,分成24块小方地,由三至六年级“承包”,为各班配备成套农具,学生植种瓜果蔬菜,在种植中体验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应用,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品种丰富的真实版“开心农场”。
二是营造“真情境”氛围。在楼层各角落设立二十四节气标识牌,介绍节气的特点、习俗及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节气知识,通过设计春分播种、清明踏青、夏至丰收、秋风感恩等有趣的节气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节气知识,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合作力。
三是构建“家校社”联盟。整合家长、社区资源,邀请农业工作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形成“家校社联盟”,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农场实践活动。
四是设立“悦耕章”奖章。设立“悦耕章”特色章,借助开心农场举行趣味盎然的活动,如稻草人制作比赛、蔬菜爱心义卖活动、“小农夫”进课堂、“我的种植日记”写作比赛,让学科融合更接地气。
实习编辑:方舒婷
编辑:潘泽彦
来源:海峡都市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