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的末路:拒执罪如何让他们人财两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22:36 1

摘要:“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曾让无数债权人咬牙切齿。但如今,法律已为失信者划清红线——拒执罪的利剑高悬,再狡猾的“装穷”套路也难逃法网。今天,我们用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揭开“老赖”逃避执行的伪装,告诉你:有能力不还钱,可能要付出自由的代价。

引言:当“老赖”遇上法律铁拳

“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曾让无数债权人咬牙切齿。但如今,法律已为失信者划清红线——拒执罪的利剑高悬,再狡猾的“装穷”套路也难逃法网。今天,我们用真实案例和法律条文,揭开“老赖”逃避执行的伪装,告诉你:有能力不还钱,可能要付出自由的代价

根据《刑法》第313条,拒执罪的核心在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这里的“能力”并非指“有点钱”,而是客观存在的财产或收入,例如房产、车辆、银行流水、高消费记录等。

情节严重的认定包括:

转移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伪造债务或虚假诉讼;暴力抗拒执行(如殴打法警、破坏查封现场)。后果: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即使服刑结束,债务仍需继续偿还。

“老赖”们为逃避债务,往往使出浑身解数:

“乾坤大挪移”式转移财产

将房产过户给亲友,或通过“假离婚”分割财产;

案例:王某在判决前将股权转至妻子名下,最终因“持续转移财产”被判刑。

“拆东墙补西墙”式伪造债务

虚构借条、制造虚假交易,稀释债权;

案例:邱某等人伪造15年租赁合同,企图“带租拍卖”低价转移房产。

“低调奢华有内涵”式高消费

一边哭穷,一边旅游、打赏主播、购买奢侈品;

案例:侯某某微信流水超百万,却谎称无力还款,最终获刑8个月。

取证关键:锁定“能力”与“恶意”

收集房产交易记录、银行流水、高消费凭证;

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拒执证据”。

法律途径:公诉与自诉双管齐下

向法院申请移送拒执罪线索,由公安侦查;

若公安不立案,可向法院提起自诉(需先报案未果)。

财产追踪:深挖“隐身资产”

申请调查亲友账户、异地协查,堵住转移通道;

案例:法院通过调取高铁记录,发现被执行人频繁乘机消费。

舆论施压:合法曝光促履行

通过媒体曝光“教科书式老赖”,利用舆论倒逼还款;

案例:某老赖被曝光后24小时内主动履行债务。

借助新规:2025年拒执罪打击升级

最高法明确:执行前转移财产且持续至执行阶段的,仍可追责。

拒执罪不是“纸老虎”,而是悬在“老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债权人需善用法律武器,及时固定证据、推动司法程序;而“老赖”更应明白:逃避债务的“小聪明”,终将换来“大代价”

记住:

失信名单让你寸步难行,拒执罪让你失去自由;唯有敬畏法律,才能守住人生的底线。

来源:吴律师说法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