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暖风起,上海也迎来了一年两度的时尚界盛事——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3月25日,这场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的时尚盛宴正式启幕,吸引了全球时尚界的目光。这里,不仅是设计师们的竞技场,更是时尚行业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契机。本季T台,科技元素的大量融入
春日暖风起,上海也迎来了一年两度的时尚界盛事——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3月25日,这场以“质塑新境·建所未见”为主题的时尚盛宴正式启幕,吸引了全球时尚界的目光。这里,不仅是设计师们的竞技场,更是时尚行业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契机。本季T台,科技元素的大量融入,成为本届时装周最亮眼的标签;另一方面,在文化自信与 “新中式” 潮流的主导下,深挖与再造传统文化也成为本届时装周的主要趋势。在新天地的秀场,设计师们继续探索东方语境下的时装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与工艺依旧是众多本土品牌的灵感宝库。那么,本届上海时装周上有哪些新亮点,能为全球时尚产业带来新的灵感?跟随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AI浪潮下,时尚产业的蝶变与新生
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并对各行业产生深刻变革的当下,时尚创意设计领域亦不例外。科技元素在本届时装周上大放异彩,为时尚产业注入了全新活力。在蛇年春晚上,身着大红棉袄、扭秧歌转手绢的宇树人形机器人H1,凭借流畅的舞姿和精准的AI互动,一夜之间成为“科技顶流”。而这位因春晚走红的人形机器人近日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智慧超模”,在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优雅地走起了“猫步”。
图片来源:上海时装周微信公众号
在NMTG 2025秋冬系列“失序与重构”大秀秀场上,来自宇树的高科技、身高1.27米的人形机器人G1也在潮流的节拍中“走秀”。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走秀”,团队在服装定制、关节灵活度等方面克服了诸多困难,实现了冰冷机械与艺术的巧妙融合。此外,宇树人形机器人G1 还与艺术家 YIMING 联合呈现赛博马艺术装置,共同探索人机互动的前卫表达。
NMTG 2025秋冬系列
NMTG 2025秋冬系列灵感溯源鄂温克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九眼绳非遗手工艺为经纬,融合库存面料零废弃编织技术,构建物质与精神的生态闭环。设计师Christine将极简廓形与传统编织进行戏剧化对撞,百衲布肌理与功能性剪裁融合,探索人类与机器的界限,重构可持续的共生关系。NMTG 作为探索文明存续的先锋实验场,持续解构「民族性」的当代表达。通过生物基皮革、Renew 再生纤维与库存材料的创新重组,构筑高级时装的三维可持续体系。
然而,宇树人形机器人不是此次时装周上唯一的机器人“模特”,在衍庆里的“蝶恋花”时装秀现场,身高1.6米的人形机器人“小蝶”压轴现身,与模特共同“走”上T台。作为超拟人具身人形机器人,“小蝶”在走秀前会由化妆师上妆、打理头发,走秀时脸部还会有微表情。
AI与时尚的深度融合,让时尚的边界不断拓展,为时尚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正如上海时装周组委会主任童继生所说,AI将全面融入时尚产业的各个环节,为创作、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全新变革。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会长楼巍也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渗透,整个时尚设计业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市场已经从满足需求转向创造需求,从迎接未来转向创造未来,而人工智能就是一种创造力。
在这个全新时代,每个人都要寻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要将AI视作同行的伙伴,将AI的优势与人类的优势互相结合,一起创造未来。“怎么样更主动的拥抱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是我们走在时代前列的大问题和大核心”。他表示,通过构建生态型平台,各方能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为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在与AI的创意融合道路上不断前行,向世界展示更具活力和创新的时尚风貌。
本土设计师热情回归
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展示了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也见证了独立设计师再度回归推出新品。自2015年9月首个系列问世以来,XU ZHI已走过20个系列,见证时装行业、中国社会乃至全球格局的翻天覆地。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交媒体如涟漪般扩散,新消费平台不断崛起,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随之流转。时装商业的生态在这浪潮中被重塑,穿搭场景的传播愈发聚焦成为潮流主导。然而,XU ZHI对时装的热爱从未改变。XU ZHI曾致敬过1920年代那个艺术蓬勃、奢华好莱坞风采的时代,捕捉那份繁华与浪漫;也曾以70年代的Jane Birkin、 80年代的Patti Smith和Robert Mapplethorpe作为muse,他们对艺术的致敬、颠覆传统、追求自然与自由的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突破界限。
XU ZHI 2025秋冬系列
XU ZHI 2025秋冬系列以自然与人文交织为灵感, 汲取现代主义大师Eileen Gray的几何理念与哥伦比亚纺织艺术家Olga de Amaral的色彩美学,在极简与奢华之间寻求平衡。系列通过建筑般的几何线条和柔美的文化意蕴,诠释了内敛与外放并存的优雅;延续标志性的编绳流苏、精致刺绣与钉珠工艺,捕捉人类情感的多重层次;以大地色系为基调,巧妙跳出金色点缀与明亮的粉、红、蓝等色彩,营造出既沉稳又富有活力的视觉冲击。此外,与1664跨界合作的手绘印花精心记录了新艺术运动与法国的文化符号,双方以Art Deco的对称美学为灵感,以经典蓝白配色碰撞出活力与优雅双重质感,通过绳索般的连结,赋予夹克、上衣与丝巾独特的飘逸韵味。
Short Sentence 2025秋冬系列
作为上海时装周的老朋友,Short Sentence带来“A Chill Corner”主题发布,设计团队将目光聚焦于艺术家Sally Avery的生活美学,通过精细的设计语言,将日常服饰转化为艺术表达。设计师将晒日光浴、阅读、与猫嬉戏的温馨场景转化为服装语言,传递艺术化生活的松弛态度。2025秋冬系列设计的核心在于将服装设计精简到最本质状态,本季色彩精准提取自画作:贝壳灰、晒伤粉、藏蓝与墨绿,通过灰度调和呈现舒缓视觉。针织单品成为系列亮点,设计师巧妙运用混合彩色纱线和段染工艺,精准还原Avery画作中的色彩细微变化,而拉毛技术为毛衣增添了如画笔般细腻的色彩渐变。
在日常单品上,设计团队通过大胆的设计手法带来惊喜。牛仔裤、夹克和棉服不再单调,而是通过彩色纽扣点缀和精致手绣,赋予单品新的生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系列中的二维结构设计理念:如可双面穿的拼色套头衫、内里别有洞天的牛仔夹克、可翻转的双色羽绒服,这些设计打破了传统服装的单一边界。
今年是Short Sentence创立十周年,品牌不仅在国内稳扎稳打,也聚焦海外布局、积极拓展品牌在服装之外的可能性。2023年,品牌推出新生活方式品牌Society of Home,并在上海洛克·外滩源开设了第一家线下店。2024 年是 Short Sentence 飞速发展的一年。2 月,与新加坡品牌 Charles & Keith 推出联名系列“riding on a breezy day 自在穿行”;4 月,以 2024 春夏系列的主视觉为灵感在上海新天地打造限时概念店;6 月,焕新品牌的首家线下门店上海安福店,呈现“Home”2.0的概念;8 月,将品牌成都店由太古里迁址升级至成都 IFS。目前,该品牌不仅入驻成都 IFS、上海锦沧文华广场、深圳万象天地等商场开设门店,更进入了 The Balancing、LOOKNOW、SND等百余家买手店。
J RUREMINDS 2025秋冬系列
J RUREMINDS在上海时装周的时空褶皱里,J RUREMINDS 2025秋冬系列用一场名为"Covering and Revealing"的时装实验,将数字时代的认知困境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时尚密码。本季灵感源自于对当代社会信息传递的观察,设计旨在揭示那些被遮蔽的真相和被隐藏的视角,强调勇敢直面与坚强反抗的精神内核。其中,围裹式结构与缠绕设计如无形的枷锁,隐喻着信息洪流对个体的禁锢;尖刺廓形与不对称剪裁则似刺破迷雾的利剑,传递着突破与反抗的勇气;艺术化的手部图案游走于服装内外,暗示着无形的操控与干预。在这个被信息洪流淹没的时代,品牌用其独特的设计语言,让我们对时尚有了新的定义。正如秀场所展现的,服装成为了我们的媒介,它可以成为无声的表达,这或许就是时尚所带来的力量。
在J RUREMINDS的设计中,可以窥见设计师对于解构主义的个人诠释,大胆解构并重组、不对称的个性轮廓,再配上深邃而富有质感的色调,大面积使用带有肌理感、线条感以及光面与哑光的质感对比面料,精准裁剪糅合高级质地,以崭新的创意,带来令人青睐不已的时装系列。J RUREMINDS在服装中倾注新的元素与活力,将艺术生活化,致力于为女性打造兼具实穿性和设计感的衣橱。
以非遗为名,探索东方文化仍是主流
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不仅是时尚的展示平台,也坚持将文化自信与创新传递给全球观众。国风国潮背后不仅仅是时尚,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回归,唤醒了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情结,是一种浪漫的时代表达。荷木HEMU的设计灵感来自楼兰。楼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小国,千余年来被掩埋在戈壁荒漠中。这一季的主色系是大地色系,在面料和色彩选择上偏向楼兰的气息。
荷木HEMU 2025AW「楼蘭」新系列
荷木HEMU 2025AW「楼蘭」新系列将楼兰的神秘气息,带入现代时尚舞台,让古老文明在新的时空中焕发出熠熠光彩,非遗工艺如灵动的丝线,串联起楼兰的过去与未来,香云纱、宋锦、蜀锦、汉锦、手工褶皱、毛毡非遗草编等手作工艺,在一针一线之间,在匠人手心的温度里复刻出楼兰的神韵,几何纹、卷草纹、菱形格纹、水波纹、汉锦纹等,化作时尚的笔触,通过非遗工艺再现楼兰古国的神秘气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深度融合。
中式审美是一个宽泛而又丰富的概念,它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融合了哲学、艺术、文学、人文等诸多元素,有着独特而完整的价值体系。中式审美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大国崛起,带来中国文化的回归。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一次文化复兴,更是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表达。中式风格是多元化的,有时婉约,有时大气磅礴,也可能兼具多种特质,比如古朴典雅、东方禅意等。“荷木HEMU的实践表明,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不在于复制,而在于通过可感知的创新,让历史基因在当下生活中延续。这种创作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担当,意义重大。设计创新与传统工艺的整合,能为传统工艺赋能。设计改变生活,也改变了传统工艺与当代时尚的边界,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从文化符号转变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迭代的现代生活方式,通过设计师对工艺与时尚的美学思考实现其价值,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EPYAYING雅莹呈现上海时装周开幕首秀
中国民族时尚品牌EPYAYING雅莹在新天地秀场呈现以"雅"为主题的开幕大秀,此次大秀创新构建“雅境”"雅乐""雅行"三大叙事维度,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破圈融合,以黔南图腾为灵感,呈现少数民族技艺中迸发的激情与活力。兼具节奏感与灵动气质的“褶”是这场秀重要的工艺体现,在材质、技法与美感多方位碰撞出具有时代美感的肌理变奏。
通过与中国苗族剪纸传承人杨金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绣)邹英姿跨界合作,将印染、刺绣、手工钉珠等传统工艺手法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让传统美学在现代服饰上焕发出摩登新姿。在材质上,雅莹深入阿坝州、阿拉善等地,发掘牦牛毛绒、桑蚕丝、山羊绒等优质原料,将民族文化故事融入其中,以当代艺术手法解构上海城市肌理与江南文化基因。
除了聚焦本土历史与文化的回望,作为国际化的时尚大舞台,本季上海时装周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品牌。来自意大利的Lorena Antoniazzi、越南的LSOUL、美国设计师品牌Auteur等海外品牌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这些国际品牌的加入,既为这场时尚盛事注入了多元化的视角和创意力量,也让观众在享受本土创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全球时尚的脉动。
而作为全球时尚生态的重要节点,同期举办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通过品牌展示、SHOWROOM联动与买手对接,构建起设计、市场与商业的深度链接。在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设计师品牌寻求突破的背景下,MODE展正以多元视角与创新实践,推动行业迈向更可持续、更具活力的未来。据悉,本届上海时装周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的200多个品牌参展,海外品牌占比57%,成为全球时尚品牌展示实力的重要舞台。
其中,非洲奢侈时尚品牌首次集体亮相MODE展,22个品牌带来了手工编织、天然染色及环保工艺的作品,打破了时尚界对非洲设计的固有想象。非洲展区负责人Hannah Wanjie Ryder透露,这些品牌希望借助上海时装周的平台,与中国时尚产业建立联系,拓展商业合作,部分品牌已计划在中国开实体店,并与中国电商平台合作开启B2C销售。
如今,上海时装周在连接中国与海外时尚行业之间扮演的 “桥梁” 角色正在强化,“带领中国设计走出去,同时将海外创意力量引入”一直是上海时装周这一平台的重要作用。从中国设计全球首秀,到国际品牌首展落位,上海时装周正以“首发力”重构时尚话语权,当全球创意在此汇集,世界潮流风向便在此定调。
来源: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