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教授、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霍马尹·卡泽罗尼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对医疗健康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外骨骼技术也正在从其他科学技术中受益,诸如无人机和3D打印机等。
霍马尹·卡泽罗尼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25年3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教授、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霍马尹·卡泽罗尼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对医疗健康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外骨骼技术也正在从其他科学技术中受益,诸如无人机和3D打印机等。
他指出,现在可以为外骨骼制造部件,这些部件可以隐藏在人体周围,更舒适、更轻便。因此,这些技术逐渐帮助外骨骼产品变得成本更低,更普及。“行动障碍患者通常没有大量资金购买这些设备。所以降低成本很重要。”
霍马尹·卡泽罗尼认为,人工智能的整个发展过程和智能系统将使外骨骼产品与人们的互动变得更加聪明。例如一个人穿着外骨骼行走,在他意识到有车过来时,就会向后移动,机器就会知道他试图后退,不想过马路了。“这些外骨骼产品会越来越好,它们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数年时间且一代一代的发展。”
“我的工作是让它们开始一点点,现在我们拥有了一些实验机器。在中国,我看到了一些非常漂亮的外骨骼图片,令人印象非常深刻。”霍马尹·卡泽罗尼如是说。
他相信,未来人们会在更多的康复中心看到很多这样的设备。中国和欧洲很多进步的公司,将会把这项技术带给人们。
康复训练可以居家完成
2025年3月29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北京举办。该论坛是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为残障人士设立的平行论坛,主题为“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
霍马尹·卡泽罗尼作为机器人、外骨骼和人机系统专家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他开创了Ekso和Phoenix等下肢外骨骼技术,帮助残疾人行走。
“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外骨骼,并与这项技术紧密相连。我对残疾人有特殊的感情,研究外骨骼不仅是因为工作,它现在已经是我的一部分。”霍马尹·卡泽罗尼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们希望,患者可以通过居家训练的方式学习再次行走。”霍马尹·卡泽罗尼指出,希望他们在居家的环境中,而并不是在医院或者是康复中心,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这些患者的隐私。未来,也许康复中心并没有那么必要了,很多的康复工作都可以以居家的形式来完成。
“美国实际上只有大城市才有康复中心,分布并不是那么平均。康复中心一般只能待两三个星期,所以康复中心的时间和地理分布都是有局限性的。”霍马尹·卡泽罗尼直言,希望能够开发出居家就可以使用的产品,居家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在护工方面,这种产品不需花很大的力气扶着患者。家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康复,康复起来恢复得更快。
“这是我们新的理念,应该有这样一个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从康复中心向居家康复进行转变。”霍马尹·卡泽罗尼如是说。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霍马尹·卡泽罗尼开发出了外骨骼结构。据他介绍,这些都是非常便于携带、穿戴的产品。大家可以使用这些产品,给有需要的残疾人,或者需要恢复的人士。
家用便携式趋势
霍马尹·卡泽罗尼指出,现在有无人机、电脑,以及很多的传感器,都是非常普及,这是非常好的工具和组件。
他介绍称,家用的外骨骼产品的结构,有一个微型电脑,还有电池,这种设计的理念,就是希望这样一个产品带到家里面去,而不是在康复中心专用的非常笨重的产品。
对于任何的非专业人士,不管是小孩、朋友,还是家人,都可以帮你穿戴上这样一个产品,它是非常小的,只需要很小的帮助,就可以穿上这样的外骨骼产品。
“最好的学习走路的方式,就是去走路,去实践,患者通过这样一个辅助器具,可以在家里,在任何地方实现自主走路,能更好地恢复行走的能力。”霍马尹·卡泽罗尼如是说。
他表示,外骨骼产品必须要能够让那些非专业人士去参与和使用,这是因为最终的目标是把产品放在家里去用,而不是在康复中心去用。
“之前做的外骨骼结构是非常大和笨拙的,之后会做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便。”霍马尹·卡泽罗尼表示,目前的一个瓶颈,是怎么让人居家恢复,包括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上学。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稳定性,还有它能够独立地出行。
“我们希望人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康复训练,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年轻人,比如在校大学生,在这个领域把它往前做得更进一步。”霍马尹·卡泽罗尼如是说。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