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雯的心跳加快了。父亲的书桌确实有一个常年上锁的抽屉,小时候她好奇问过,父亲只说放些重要文件。母亲去世后,她再没注意过那个抽屉。
父亲的门面(六)
天亮后,父亲短暂地醒了过来。他的目光在三人脸上逡巡,最后落在周雯身上,嘴唇动了动。
周雯立刻凑上前,"爸,我在。"
"家..."父亲微弱地说,"书房...抽屉..."
林美娟似乎明白了什么,"你想让雯雯回家拿东西?"
父亲轻轻点头,然后又陷入昏睡。
周雯和刘明对视一眼。"我去吧。"刘明说,"你留在这里。"
但周雯摇头,"不,爸是让我去。"她转向林美娟,"你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吗?"
林美娟思索片刻,"可能是书桌最下面那个上锁的抽屉。老周最近常翻看里面的东西。"
周雯的心跳加快了。父亲的书桌确实有一个常年上锁的抽屉,小时候她好奇问过,父亲只说放些重要文件。母亲去世后,她再没注意过那个抽屉。
"钥匙呢?"
"他随身带着。"林美娟指了指病床头柜上的个人物品袋,"应该在那里面。"
周雯找出钥匙串——上面除了家门钥匙,还有一把小巧的铜钥匙,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我很快回来。"她对父亲轻声说,尽管不确定他能否听见。
父亲的家静得出奇。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客厅,灰尘在光柱中缓缓浮动。周雯站在门口,突然有些恍惚——这里充满了父亲的气息,却再也不是母亲在世时的那个家了。
她径直走向书房。父亲的书桌整洁如常,各种教育类期刊整齐地码放在一角。最下面的抽屉上挂着一把小锁,正是那把铜钥匙的尺寸。
钥匙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抽屉里放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和几本装订好的笔记本。周雯拿起档案袋,上面用父亲工整的字迹写着:"雯雯亲启"。
她的手开始发抖。拆开档案袋,里面是一份公证过的遗嘱和一封信。遗嘱内容与林美娟说的一致——两套房子归周雯,门面房归林美娟但周雯享有50%收益权。但引起她注意的是遗嘱附录中的一条:若林美娟先于周雯离世或再婚,门面房产权自动转归周雯所有。
"这是..."周雯喃喃自语。父亲考虑得如此周全,既保障了林美娟的生活,又确保了房产最终会回到周家。
她颤抖着打开那封信。父亲的字迹因为病痛而有些歪斜,但依然清晰可辨:
"雯雯: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爸爸可能已经不在你身边了。请不要难过,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爸爸活了大半辈子,没什么遗憾。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和刘明都是好孩子,但太过老实单纯。门面房价值不菲,我怕你们守不住,所以做了这样的安排。林姨为人可靠,又有管理经验,交给她我放心。
但你要记住,无论房产在谁名下,它永远是我们周家的一部分,是你妈妈的心血..."
信纸在周雯手中簌簌作响,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抹了把脸,继续往下读:
"有件事一直没告诉你。门面房的首付里,有一部分是林姨还给我的钱。当年我资助她上学,她工作后坚持连本带利还给我。我用那笔钱凑了首付,你妈妈知道后,坚持要在房产证上加上'感谢小林'的字样,虽然最后因为手续问题没能实现..."
周雯的呼吸停滞了。她从未想过门面房和林美娟竟有这样的渊源。母亲知道这件事?那她为什么从未提起?
她的目光落在抽屉里那几本笔记本上。随手拿起一本翻开,扉页上是母亲娟秀的字迹:"家庭日记,1998-2000"。
这是母亲的日记!周雯的心跳加速。母亲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去世后她一直没找到这些本子,原来被父亲收在这里。
她快速翻阅着,直到看到一页标注着"今日小林来访"的条目:
"1999年3月12日
今天小林来家里了,带了一篮子自己种的蔬菜。这姑娘真不容易,工作后省吃俭用,硬是把老周当年资助她的钱连本带利还了回来。老周本不想收,但拗不过她的坚持。
晚上和老周商量,决定用这笔钱做首付,买下商业街那间小门面。老周说要在房产证上注明'感谢小林资助',我觉得这主意很好。虽然钱不多,但代表了我们的心意..."
周雯的眼泪滴在泛黄的纸页上。原来父母早就知道林美娟的存在,甚至将她视为恩人。而她,却用最恶意的揣测去怀疑这个女人的动机。
她继续翻阅,又发现一条相关记录:
"2000年6月8日
今天和老周去办了门面房过户手续。回来的路上聊起小林,老周说她被文工团录取了,真为她高兴。我说等雯雯长大了,要告诉她这间门面房有小林阿姨的一份功劳。老周笑着说,等雯雯结婚时,就把门面房给她做嫁妆,但永远记得感恩..."
周雯合上日记本,抱在胸前无声哭泣。母亲温柔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在她耳边响起,讲述着她从未知晓的家庭往事。那间她视为己有的门面房,原来从一开始就凝结着三个人的善意——父亲的资助、林美娟的感恩、母亲的包容。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刘明的短信:"爸醒了,问你找到东西没有。"
周雯擦了擦眼泪,将遗嘱、信和母亲的日记小心收好。临走前,她环顾书房,目光落在墙上那张全家福上——年轻的父母站在中间,她穿着高中校服站在一旁,三人笑得灿烂。那是母亲确诊前最后一张全家福。
"妈,我错了..."她轻声说,然后匆匆离开。
回到医院时,父亲已经转到了肿瘤科病房。他的脸色比早上好了一些,正半靠在床头听林美娟读报纸。看到周雯进来,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找到了?"他的声音虚弱但清晰。
周雯点点头,从包里取出那个档案袋。她犹豫了一下,然后也将母亲的日记本拿了出来。
"我还找到了这个。"她轻声说,将日记本递给父亲。
父亲的眼神瞬间柔软下来,手指轻轻抚过封面,"你妈妈的日记...她写得最多的就是你。"
周雯在床边坐下,握住父亲的手,"爸,我看了那封信...还有妈妈的日记。关于门面房的事...我都知道了。"
父亲叹了口气,"本来想亲口告诉你,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他看向林美娟,"你林姨一直不让我说,怕你有负担。"
林美娟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我应该早点告诉你的。"父亲继续说,"门面房的事,我和你妈妈早有安排。林姨只是帮我们执行这个计划而已。"
周雯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对不起,爸...我太混账了,只顾着那破房子,却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父亲轻轻摇头,"不怪你。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房子、工作、孩子...哪样都不容易。"他顿了顿,"爸爸只希望你知道,无论门面房在谁名下,它永远是你的后盾。"
周雯将脸贴在父亲的手上,感受着那粗糙的皮肤和微弱的温度。监护仪的"滴滴"声提醒着她,时间对于父亲来说是多么宝贵。而她,却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去猜忌、去算计、去争夺那些冰冷的砖瓦。
"我不要门面房了。"她抬起头,泪眼婆娑,"我只要您好好的..."
父亲微笑着抚摸她的头发,就像她小时候那样。"傻丫头,爸爸不可能永远陪着你。但门面房可以,它会一直守护你,就像我和你妈妈一样。"
林美娟悄悄起身离开,将空间留给这对父女。周雯伏在父亲床边,任由泪水浸湿被单。所有的委屈、愧疚和悔恨在这一刻决堤而出。
"爸,我害怕..."她终于说出了心底最深的恐惧。
父亲的手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儿时哄她入睡时那样。"不怕,雯雯。爸爸在这里。"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周雯想起母亲日记中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房产金钱,而是爱与被爱的记忆。"她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门面房再值钱,也比不上父亲的一个微笑;租金再丰厚,也换不回与父母共度的时光。这个简单的道理,她花了三十四年,才真正懂得。
来源:荷叶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