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我市就业部门强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立足“3+5+N”重点产业布局,抢抓就业用工关键节点,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优服务方面靶向发力,早谋划、早起步,牢牢稳住民生基本盘,全力做好春季用工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今年以来,我市就业部门强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立足“3+5+N”重点产业布局,抢抓就业用工关键节点,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优服务方面靶向发力,早谋划、早起步,牢牢稳住民生基本盘,全力做好春季用工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汇聚人才,既要重视外地人才,也要注重本地人才;既要扩大招引力度,也要加强留用保障。为抢抓引才黄金期,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人才储备,连日来,市人社局就业部门深入推进“就业促进行动”,推出以“就在包头,留在家乡”为主题的百场春风行动招聘活动。
在苏宁、万达商圈等商业街区,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了大型线下招聘会,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火热场面让供需双方“双向奔赴”。在企业进行的点对点专场招聘会上,企业向求职者细致讲解,真诚推介岗位职责、福利待遇、培养提升等信息,众多求职者在现场了解后与企业直接签约。
截至目前,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8场,服务招聘单位803个,提供就业岗位1.89万个,服务人数2.2万人次,线上直播带岗和微信公众号招聘信息浏览量104.8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4万人次。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今年以来,市就业部门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减负担、稳岗位、促就业功能,快速推进失业保险各项利好政策落地见效。一季度已为739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009.29万元,为4669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695.85万元。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便是这项利好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今年2月,该公司获得了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资金。公司组织人事部业务主办程彩龙表示,这笔444人共计66.6万元的补助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直接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还为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供了专项资金支持,助力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3月26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共同围绕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企业招工用工需求等议题开展就业促进行动助企纾困座谈会,校方与企业就深化校企融合、建立“订单班”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并达成共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搭建了精准对接的桥梁。
当前,经济结构加速转型,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我市积极组织开展补贴性培训机构培训质量分级评估,将无人机测绘操控、健康照护师等8个新业态培训职业(工种)纳入补贴性培训工种目录,确定66家补贴性培训机构和99个补贴性职业(工种),推动新业态工种向品牌化发展。
2月15日,在昆区苏宁广场举行的2025年“春风行动·春暖农牧民工、就业援助”暨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就业创业成果展专项行动上,求职者马淑芳在宣传栏上得知,像她这样的“待岗青年”可以免费学习无人机技术。于是,她来到市人社局委托的培训学校——包头市华智职业培训学校报名。在这里,和马淑芳一样喜欢无人机技术的青年人有25位,他们正兴致满满地学习着无人机操控。
包头市华智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赵永军告诉记者,从2020年和市就业服务部门开展合作后,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现在无人机飞手已成就业“香饽饽”,包头一些航拍测绘等企业有大量的就业需求,许多年轻人还通过学习无人机技术实现了创业。
面对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的问题,我市扎实开展岗位清单和人员清单征集工作。市区两级就业服务专员借助“千人助万企”“访企探岗”等活动,依托调查二维码和企业工作群,全面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
2月,市就业服务中心先后走进贝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宝颂轻量化技术(内蒙古)有限公司、杭萧钢构(内蒙古)有限公司点对点输送人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为杭萧钢构等多家企业输送230余人,实现了重点企业用工和重点群体就业双向共赢。
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科科长郝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装备制造、康养托育等重点领域,开展实效性强的技能培训,扎实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让创业者更有信心、让技能培训更有成效、让青年求职者更有能力、让就业服务更加便捷,切实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包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