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脑吹捧大宪章,会忽视了大宪章本身只是贵族阶层的一份内部约法,只是一份封建特许状。英国人自己吹嘘大宪章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老祖宗贴金,但外国人也跟着替大宪章吹牛,那就是过分高估了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无脑吹捧大宪章,会忽视了大宪章本身只是贵族阶层的一份内部约法,只是一份封建特许状。英国人自己吹嘘大宪章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老祖宗贴金,但外国人也跟着替大宪章吹牛,那就是过分高估了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大宪章并不少见,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在英国签订大宪章7年之后,匈牙利国王安德鲁二世在贵族的逼迫之下,签署了《金玺诏书》,内容跟英国大宪章差别不大,都是限制王权、召开议会、贵族有权反抗王权等琐事。
但结果怎么样呢?国王的权力是被限制出了,但国家的安全也没有了保障,贵族们都是优先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先示蒙古人来洗劫了一遍,然后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开了过来,把匈牙利给吞并了。
后面奥地利崛起之后又把匈牙利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真不知道这份“大宪章”给匈牙利带来了什么。
此外,波兰在1370年签署了《克斯西协定》,接着又先后签订了《克雷科怀斯宪章》和《拉多姆宪章》,内容都是限制国王权力,强化议会权力。结果是一样的,波兰变得软弱无比,被别人瓜分干净。
塞尔维亚王国在1356年搞了一份《杜尚法典》,内容同样是规定了国王和贵族以及教会之间的权力,不出意外,塞尔维亚王国最后也被奥斯曼帝国吞并。
但是历史只记住了成功者,而遗忘了失败者。
即使是这样,英国的大宪章本身也不算成功。英国是一个海岛型国家,不用像东欧大宪章国家那样需要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但大宪章本身在公布两三百年后,并未让英国走向强大,百年战争以英国失败而告终。
大宪章也没能避免英国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后,英国大量贵族死亡,新出现的都铎王朝是一个典型的王朝政治,君主权力高于之前任何一个王朝,已经没有任何贵族的力量可以抗衡王权。
都铎王朝的建立,本身就意味着大宪章的失败,当时已经没有人还记得大宪章,议会基本是橡皮图章。只是因为偶然的因素,都铎王朝绝嗣了。新来的斯特亚特王朝在英格兰的根基不稳,英国民众这才从历史堆里翻出大宪章,作为革命的理由。
真正推动英国崛起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新教改革。16世纪的新教改革运动一开始就在英法德进行,其中英国的圣公会基本上就是天主教的改头换面,天主教英国分教,除了效忠对象去英国国王以外,没有大的变化。
真正对历史起比较大的作用是路德宗和开尔文宗,其最大意义是不再向天主教背后的教皇制效忠,并且不再向天主教缴纳会费,而是由个人直接替上帝保管。这开创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为个人的私有财产神圣性赋予了合法性。
开尔文宗进一步提出命定论,认为人类努力世俗劳动是一种荣耀上帝的行为,更加注重世俗社会的研究。这摆脱了旧教喜欢在神学辩论中浪费精力的现象,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本法国有相当多的新教徒,国家实力也非常大,然后后面新旧教之间爆发了内战,以天主教胜出确立了国教地位,之后进一步驱逐了新教徒,大量新教徒逃往瑞士和英国等地,这一事件导致了法国今后在竞争中,落后于英国的命运。
那些逃往瑞士的新教徒给瑞士带去了制表业和金融业,至今仍然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
其后在德国又爆发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三十年战争,德国腹地遭受严重破坏,进一步导致新教徒逃往英国。
英国选择收纳这些新教移民,也是为了对抗罗马教皇的需要。但本身英国圣公会并不欢迎这些新教徒,对他们进行了排挤,这些新教徒在英国又发展出了清教徒和长老会。
这些新教徒不仅成为克伦威尔模范军的主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他们还主导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历史学家早就发现了工业革命的很多名人,都是不信国教者主导的。对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两所大学是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而不是专门培养贵族的牛津剑桥。如亚当·斯密和瓦特,都在格拉斯哥大学工作过。
传统的英国政治是贵族政治,等级森严,是不利于创新的。是那些不信国教者放弃了虚伪的神学研究,转而投身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让英国走向了强大。
但国教会对新教徒的排挤,让这些新教徒飘洋过海去了北美,最终在北美建立了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当英国内部的新教徒不断往美国移民的时候,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开始衰退,圣公会主导下的英国不再具有创新性。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国是美国和德国,美国有大量来自欧洲大陆的新教徒,早期是英国,然后又是德国和北欧的新教徒,以至于德裔成为美国最大的族裔。
德意志帝国是有一个新教强国,路德宗一直在德国内部居于主导地位。俾斯麦拒绝统一奥地利,就是担心国内天主教徒太多了。
说到民主宪政,法国绝对有资格说自己比德国更民主,但是天主教法国的发展就一直比德国慢,德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阻碍本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近代主导工业革命的三个国家,英美德都是新教国家,新教伦理显然更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民主宪政本身是很平庸的。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就有了民主共和制度,中间的威尼斯、佛罗伦萨这些城市国家也采用民主共和制度,更不用说广泛存在的中世纪各种大宪章。
但这些民主共和国家都失败了,这证明民主共和本身并不能促进历史的进步。今天英美历史学家吹嘘大宪章,只不过是不愿意承认,诞生于欧洲大陆的新教伦理推动了他们国家的发展。否则很容易注意到,德意志帝国这个皇权专制国家,取得了比英国更大的工业成就。
当然这并不是说民主宪政不好,而是社会是由人去推动的,新教伦理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的发展。
来源:竹林之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