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艾”色变?艾滋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B站影视 2024-12-02 18:43 3

摘要: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艾滋病,这个曾让世界恐慌的名字,如今依然被误解和恐惧包围。它并非无法控制的命运,而是科学、理解和预防的课题。是什么让它如此特殊?如何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在这个关乎生命的旅程中,破除偏见、获取知识是最好的武器。

本期,让我们走近艾滋病的真相,打破迷思,点燃希望!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这种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逐渐丧失,使得患者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甚至发展成致命感染或癌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 性传播: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2. 血液传播:包括输注被污染的血液、共用针具等。

3. 母婴传播: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感染的母亲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

需要注意的是,HIV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或共用餐具)传播。

常见误区:

1. “感染HIV等于得艾滋病”

感染HIV并不等于艾滋病。如果及时接受治疗,大多数感染者可以长期生活在健康状态。

2. “只有特定人群才会感染HIV”

HIV感染与性别、职业、性取向无关,任何人如果未采取预防措施都有可能感染。

3. “HIV感染者与社会隔离”

HIV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斥只会加重社会问题。

如何预防艾滋病?

1. 安全性行为

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可以显著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高危行为。

2. 避免血液传播

不共用注射器或其他可能接触血液的工具。

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输血,确保血液检测合格。

3. 母婴阻断

HIV阳性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4. 服用预防药物(PrEP 和 PEP)

PrEP(暴露前预防):适用于HIV阴性但有高风险接触的人群。

PEP(暴露后预防):在可能接触HIV的72小时内使用,尽早启动效果更好。

5.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高危行为,了解HIV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早发现、早治疗

1. 定期检测

HIV检测是发现感染的唯一方法。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普通人群也应在婚前或重要时刻主动检测。

2. 抗病毒治疗(ART)

目前,艾滋病尚无彻底治愈方法,但抗病毒治疗(ART)可以将病毒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让感染者长期保持健康生活,还能降低传染他人的风险。

关爱与支持:你我的责任

艾滋病不仅是一种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议题。对HIV感染者的歧视不仅对个人心理造成伤害,也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工作。社会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鼓励感染者勇敢面对,积极接受治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反对歧视和支持感染者,推动社会的理解与包容。

艾滋病防治关乎每一个人。我们需要了解它、预防它,同时关爱那些被感染的群体。请记住:检测早一步,健康多一分!

来源:晓月月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