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考资料:1.樊娟.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3,11(26):36-38+35.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3.26.012.2.肖生香.不同他汀类药物联
参考资料:
1.樊娟.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3,11(26):36-38+35.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3.26.012.
2.肖生香.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32):126-130.
3.马瑞.美托洛尔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J].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2025,34(01):98-102.DOI: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1.020.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一样,都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能够通过选择性的抑制血小板表面的 ADP受体,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与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相比,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因此对胃肠道疾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说更安全。
来自江苏的李绍雄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工人,一生都在钢铁厂的轰鸣声中度过,双手布满老茧,脸色也满是皱纹。不过好在退休后他终于迎来了逍遥快活的日子,每天不是在打牌就是在打牌的路上,吃香的和辣的,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几乎是换着来。李绍雄也不负众望的把自己吃成了个富态的小胖老头,肚子圆滚滚跟个球一样。
2014年4月,李绍雄打牌忘了孙子放学时间,等反应过来时孙子已经放学五分钟了。他吓了一跳,踩着自行车一路狂奔,好在孙子的老师爱拖堂,在即将达到学校的时候孙子刚从校门口走出来。然而刹车从自行车下来的那一瞬间,李绍雄只感觉双腿一阵发软,差点跪了下去,还头晕眼花的厉害,耳朵里跟进了一只蜜蜂似的嗡嗡作响,全身都在冒冷汗。
李绍雄的心脏也跳的极快,胸口又闷又堵,走向孙子的时候身子左摇右晃,脚步全然不似以往那么稳健。李绍雄觉得肯定是自己骑车太快导致的,便先休息了一会,然后才载着孙子回家。这次速度虽然没那么快了,可由于后座多了个人,需要使更大的力气来蹬车,因此他还是呼吸急促的厉害,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心脏在胸腔内砰砰乱跳,撞的他胸口钝痛不已。
李绍雄强忍着不适骑回了家,他有高血压的毛病,不由怀疑是不是血压又高了,连忙拿出家里的血压计测量了一下,结果显示高压竟然达到了172mmHg,低压也达到100mmHg。李绍雄这才想起他这两天都忘记吃降压药了,连忙盲羊补牢的补服了降压药,胸痛的感觉终于有所缓解。而在事后,李绍雄也依然没吸取教训,降压药想起来就就吃,没想起来就不吃。
这种不规律的服药方式很快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教训,2014年8月,李绍雄像往常一样在棋牌室打牌,棋牌室烟雾缭绕,他坐下后不一会就感觉胸口发闷。但他浑不在意,继续洗牌打牌,连输五六局后,他终于摸到了一手好牌,可就在他准备大展身手时,胸口却忽然传来了一阵剧烈的疼痛,仿佛有一道电流直击心脏般,痛得他说不出话来。
李绍雄感觉自己连呼吸都痛,每一次吸气都像是拉扯着胸口似的,传来更尖锐的刺痛,并且还清晰的感觉到这股疼痛从胸口逐渐蔓延至了左臂。牌友正要催促李绍雄快点出牌,却发现李绍雄正一脸苍白的用手捂着胸口,指关节甚至因为太过用力而泛白,身体也止不住的不断抽搐着。牌友们见状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连忙拨打了120。
来到医院后经过一系列紧急检查,医生发现李绍雄的血压高达185/113mmHg,血清总胆固醇也升高达到了10.6mmol/L,低密度脂蛋白5.92mmol/L;心电图示V1-V3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3mm,T波高耸,伴病理性Q波;结合心肌酶化验中肌钙蛋白升高达到0.78ug/L的检查结果(正常参考范围:0.02~0.13 ug/L),考虑急性心梗发作。
紧接着行冠状造影检查,发现左前降支完全闭塞(100%狭窄),可见血栓影,左回旋支也有30%的狭窄,存在冠心病。完全闭塞意味着这一处的血管管腔处于完全堵塞闭塞状态,血流无法正常运输至心脏,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不过好在送医及时,经过紧急的支架植入治疗,李绍雄转危为安,逐渐苏醒了过来。
而为了预防心梗复发,除了基础的降压药和降脂药外,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来预防血栓生成。得知他有慢性胃炎病史后,医生最终给他开具的是氯吡格雷。医生严肃的告诫李绍雄,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规律的服用药物,否则血压、血脂失控,再次诱发心梗,王母娘娘来了都救不回来了。
李绍雄连连点头,虽然没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他却已经被心梗整的心理阴影都出来了。为了晚年的幸福生活,出院后他不仅按时按量的服药,还开始调整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也不在没事往牌局室跑,而是在公园里散散步、打打太极。
经过三个月的坚持和努力,李绍雄复查时血压和血脂终于降到正常水平,血小板计数也一切正常。医生没想到他控制的怎么好,欣慰让他继续保持,李绍雄也连连点头,生怕自己会再次出现什么意外,继续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2016年9月,李绍雄会突然晕倒被送进了医院的急诊室。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李绍雄的身体就出现了异常,早上刷牙时嘴里偶尔会有股铁锈腥味,擤鼻涕时鼻涕里也带着暗红色的血丝。李绍雄素日奇怪,但并没有太在意,想着可能是刷牙太用力或者鼻炎犯了。直到9月17日这天,李绍雄像往常一样在饭后在公园里散步,结果走着走着,就感觉一阵尖锐的头痛像他袭来,仿佛有钢针在刺他的颅骨。
李绍雄还感到眼前一阵阵眩晕,视物模糊重影,下意识地用手扶住了额头,这才发现他的太阳穴突突跳的非常快。此时他也终于感觉不对劲起来,身体不受控制的抽搐摇晃着,想要大声呼救,可喉咙一阵紧缩,根本发不出声音。李绍雄脚步越发的踉跄,想要扶住什么来稳住身子,但左侧肢体却变得僵硬无比,难以动弹。
最终,随着眼前越来越黑,李绍雄无助地倒在了地上,不久他被公园里其他散步的老人发现,得以被送往医院。医生急查头颅CT,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右侧颞顶叶可见不规则出血征,破入脑室系统,中线受压变形,提示急性脑出血。李绍雄妻子听闻噩耗赶来医院时,还以为患有冠心病的丈夫是突发心梗了,得知是脑出血时,她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由于出血量较大,已经压迫到了重要的脑组织,必须要开颅清除血肿,以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和损伤。妻子一听要开颅,顿时泪如雨下,而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虽然挽回了一条生命,但面临着半身瘫痪的风险。
妻子看着虚弱的瘫躺在病床上的丈夫感到无法接受,声泪俱下的质问医生道:“怎么会这样?自从上次确诊冠心病以后,我丈夫的血压血脂就一直都控制的很好,按时按量的吃药,就连烟酒也都戒了,饮食清淡,患有冠心病的他怎么可能会突发这么严重的脑出血呢?”
医生也疑惑不已,如果真如家属所言,李绍雄的发病确实蹊跷,可病因究竟是什么?于是医生仔细询问起李绍雄这一年来的睡眠、饮食习惯和用药情况。一问,原来每天都在服用氯吡格雷这个药物抗血栓。
得知真相的医生脸色大变,摇了摇头道:“氯吡格雷确实可以预防心梗、脑梗,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甚至终身服用来抗血栓。但任何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你妻子和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样,在吃氯吡格雷时都忽略了这两个用药关键点,不仅疗效不佳导致肝肾毒性,甚至诱发脑中风、心梗等生命危险,永久的瘫痪在床上再也醒不来了!”
一、忽略药物副作用检测,未监控凝血功能与肝肾负担。氯吡格雷作为一种选择性抑制血小板ADP受体的药物,其机制是干预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这种机制决定了它有降低身体自然止血能力。对于冠心病、支架术后等需要长期抗栓的人群来说,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再次心梗、脑梗的风险。但问题在于,一旦进入长期用药状态,尤其是半年以上,患者的凝血系统、肝脏代谢系统和肾脏排泄系统都将承受不同程度的负担。
李绍雄服药初期的效果很好,第一次复查时病情也十分稳定,便自认为药物是安全的,后来就再也没去医院做过一次血常规、凝血功能或肝肾功能的复查,也没有进行任何专业随访。这种“吃了就算,图个安心”的心理,是很多慢病老年患者常见的思维误区。
氯吡格雷的潜在副作用通常是隐性的,当血小板功能被长期抑制至某个阈值时,身体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也可能自发性出血;而肝肾功能的损伤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却可能慢慢积累毒性,使药物代谢速度下降,反过来又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形成用药过量的隐形效应。
一旦出现小血管破裂、血压波动、脑动脉硬化等情况时,身体的“过度抗凝”的状态就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哪怕是一个平时不被重视的脑血管小瘤,也可能在高压冲击下突然破裂,酿成致命脑出血。
二、漏服后补吃两片,导致药效峰值叠加。李绍雄每次在忘记吃药后,都会自作聪明地“补上”。殊不知,氯吡格雷不像退烧药、感冒药那样可以随意加量补服。这是一种通过逐步积累来抑制血小板活性的药物,一旦短时间内加量,会让血液的抗凝状态突然增强,短期内出现血小板功能骤降的情况。
这种“峰值叠加”的副作用风险极高,特别是像李绍雄这样有高血压、血管弹性差、脑动脉硬化基础的患者。如果此时患者正好血压波动较大,或者刚刚经历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气温骤变等诱因,脑血管壁一旦破裂,可能连抢救时间都来不及。
(注:《回顾:江苏一老人确诊冠心病,吃氯吡格雷2年后,结果让人意外》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养生宝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