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家》:科学家对巨型古代生命形式感到困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0 09:23 1

摘要:在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新论文中,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被称为“原杉化石”的巨大而神秘的管状化石应该有自己的生命形式分类,因为从根本上说,它们太过怪异,不属于任何其他生命形式。

科学家们提出,可能存在一种全新的生命类型——或者至少在过去存在过一种生命类型。

在一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新论文中,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被称为“原杉化石”的巨大而神秘的管状化石应该有自己的生命形式分类,因为从根本上说,它们太过怪异,不属于任何其他生命形式。

自 19 世纪发现以来,原红豆杉一直是一个让科学家头疼的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他们至今仍无法弄清它们的本质。这种奇异生物生活在大约 4 亿年前,其化石最初被认为是腐烂树木的残骸,其中还有帮助树木内部分解的真菌。然而,1872 年,一位名叫威廉·卡拉瑟斯的加拿大科学家愤怒地否定了这一概念,并违背科学惯例,建议将原红豆杉这个名字(意为“第一棵红豆杉”)改为“nematophycus”,意为“丝状藻类”。

时间快进到 2007 年,斯坦福植物学家Kevin Boyce在分析了原杉藻化石中发现的碳同型物后,宣称这些奇怪的怪物是某种真菌,因为它们似乎像真菌一样从其他生物中获取碳。现在,爱丁堡的 Corentin Loron 和他的团队也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驳斥——并挑衅性地提出,原杉藻不属于任何其他已知的生物谱系,因此应该有自己的谱系。

为了得出这一结论,Loron 和他的同事分析了Prototaxites taiti的化学组成,这是一种在苏格兰发现的原杉属植物,与其近亲不同,它只有几厘米高。在发现p. taiti 的地区,真菌丰富,因此科学家能够将这些真菌化石的成分与原杉属化石的成分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 p. taiti的细胞组成与同时生长的真菌大不相同——事实上,它与所有已知的真菌(无论是灭绝的还是其他的)都截然不同。具体来说,原杉菌样本不含任何几丁质(一种构成真菌细胞壁的聚合物),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它根本不是真菌。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它的解剖结构也“与所有已知的现存或灭绝的真菌有着根本的不同”,这进一步证明了原杉菌应该被赋予自己的谱系。

植物学家博伊斯在近 20 年前就坚持认为原杉藻是一种真菌,但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他坦言,鉴于这些年来发现的信息,这种生物在真菌谱系中“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

“也许它是一种真菌,”他告诉杂志,“但无论是真菌还是其他完全不同的东西,它都代表了一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的新实验,这种生物目前已经灭绝,并且与现今的任何生物都没有共同的多细胞祖先。”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仍然不知道原杉藻灭绝的原因。这项新研究为这种奇怪且早已灭绝的生物提供了另一条线索,同时也加深了谜团。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