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国家的根基。近年来,湖南宁乡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为“政府干的事”,全力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就近上好学”。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更是国家的根基。近年来,湖南宁乡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为“政府干的事”,全力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就近上好学”。
新教学楼接连投入使用,破解“学位难题”
“新教室又大又亮,椅子坐着特别舒服,我现在每天都更爱来学校了!”9月1日,在巷子口中学崭新的教学楼里,初三学生吴奇骏高兴地说,“还有图书室、书画室,功能特别全,真的很方便!”
这座新教学楼于2022年启动建设,总投资763.75万元。项目拆除原有老旧建筑1521平方米,新建一栋3层教学楼和连廊,总建筑面积达1884平方米,不仅设有10间多媒体教室、3间办公室和1间会议室,还贴心地配备了无障碍卫生间。与此同时,网络、广播、消防等设施也全面升级,校园文化氛围处处浓厚。
“孩子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我们特别放心。”学生家长王女士感慨地说,“政府的投入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
2025年秋季开学,包括宁乡二中在内的三个新建教学楼项目全部如期交付,新增农村优质学位1900个,直接受益师生超过3500人。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优化了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了师资力量,也实现了资产盘活和集约投资,进一步推动了宁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补短强弱”见实效,乡村学校“旧貌换新颜”
2025年,宁乡市投入6030万元,启动了包括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内的67个专项工程,推动农村学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
9月1日,历经一个暑假的紧张施工,总投资600余万元的双凫铺镇初级中学以全新面貌迎接师生返校。这所有着75年历史的农村中学,仿佛经历了一场“逆生长”,重现青春。
2025年,双凫铺中学改造被列入宁乡“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也成为该镇年度“头号工程”。镇人大代表先后5次实地调研,双凫铺商会主动牵头,企业家和村民纷纷捐款,最终筹集50余万元善款,真正实现了“政府主导、人大监督、商会牵头、全民参与”的暖心改造。
改造不求“表面光”,而要真正“好用耐用”,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600余万元的资金被精准拆解为“四大攻坚板块”,每一项都瞄准校园的“痛点”“难点”。这场改造,不仅改变了校舍面貌,更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宁乡市委、市政府以高度责任感持续推动教育发展,通过精准发现问题、清晰处置思路、坚定解决决心,有效推动了区域教学质量与管理服务能力“双提升”,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宁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力。
新校园,新起点,新希望。宁乡的孩子们正满怀憧憬和梦想,走进这些焕然一新的教室、宿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刘石江、段华良)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