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夜的直播间里,一位吃播端上了一盘头足类动物,然后对着房间里的网友说了一句:老铁们,今天简简单单的爆个头!,很快一大盘的章鱼就被主播爆了头,最后还不忘来波“666”。但是他可能不知道,他正在咀嚼的,可能是地球上最接近“外星智慧”的生物。
在深夜的直播间里,一位吃播端上了一盘头足类动物,然后对着房间里的网友说了一句:老铁们,今天简简单单的爆个头!,很快一大盘的章鱼就被主播爆了头,最后还不忘来波“666”。但是他可能不知道,他正在咀嚼的,可能是地球上最接近“外星智慧”的生物。
章鱼,这个拥有3颗心脏、9个大脑、5亿年进化史的怪物,明明聪明到能开瓶盖、会恶作剧、甚至能记住人类长相,而且它还是目前已知的最聪明的头足类动物。但为什么如此强悍的章鱼却成了烧烤摊上的常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荒诞现实背后的科学八卦和人性真相。
章鱼确实是进化的宠儿,不然它也没有3个心脏和9个大脑,这种类似于外星人的设计让它成为了最聪明的头足类动物。首先是三个心脏,章鱼的三个心脏分为两个类型:体心脏(主心脏)和鳃心脏。它的主心脏能给全身供血,相当于人体心脏;而两个副心脏则是专门给鳃供氧,类似给发动机装了两个涡轮增压器;
一旦章鱼遇到危险,主心脏能当场“关机”半小时,把耗氧量降到1/10——这招比人类憋气牛逼多了,直接进入“假死模式”。
不过,这种“超能力”的代价也很惨烈,高耗能系统导致章鱼普遍短命,大部分活不过3年,堪比生物界的“燃烧生命换技能点”。
其次是九脑互联。章鱼的神经系统堪称海洋版互联网:中央脑在头部,负责战略决策(比如“今晚吃螃蟹还是摸鱼”);其余的8个腕脑各自独立操控触手,每个触手都有4万个化学传感器(相当于人类舌头的400倍灵敏度);
而且更变态的是,就算触手被切下来,被切掉的触手还能自己爬出去抓猎物,活脱脱的“分身攻击术”。拥有着如此多的大脑,让章鱼的聪明也是加倍了,曾经有科学家把章鱼关在透明罐子里,它30秒就能想明白要旋转瓶盖逃生——隔壁仓鼠看了三个月都没学会。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软体动物,章鱼的进化确实有些逆天,但是它进化了几亿年的时间没想到也没能逃过最终的悲剧。
其实,章鱼的悲剧并不是遇到人类开始的,它们的进化史就是部悲情剧。早在5亿年前它们的祖先还是背着壳的鹦鹉螺,后来为了跑得快把壳退化成了内骨骼。好不容易完成质的的进化,结果转角遇上鱼类的崛起,被迫点亮“智商天赋树”来保命。
好不容易再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混成了深海一霸,却因为遇上人类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巧合,当人类有了下海的能力时,人类开始吃海鲜时,章鱼就是首批被认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吃货基因的精准打击,章鱼的肉体简直是进化给人类定制的刺身:肌肉纤维像弹簧般Q弹,因为含有大量胶原蛋白;鲜味物质(体内富含谷氨酸、肌苷酸)浓度是牛肉的3倍;最后是低脂高蛋白的属性,让它成了健身党的最爱。
最关键的是被选中之后,章鱼的武力和智商都被人碾压了。首先是武力,别看章鱼腿多,但在人类面前根本不够看,武力值对比就像散打运动员遇上了小学生,其次是智商,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人类比智商还没输过。就这样靠智商拿到深海一霸的章鱼在人类面前瞬间化身蛋白质来源。
当人类品尝到了章鱼的美味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因为人类大脑有个BUG,那就是负责理智的前额叶永远干不过掌管食欲的下丘脑。当我们看到章鱼扭动的触手:原始人DNA觉醒(“蛋白质在逃跑!”);闻到铁板烧的焦香:多巴胺疯狂分泌;就算知道它很聪明,咬下去的瞬间还是会说“真香”。
为了让真香能够持续,人类开始了解章鱼的习性,确保能准确的捕捞到它们,比如用紫外线灯模仿月光,诱捕求偶期的章鱼;根据它们的色觉弱点,设计特定颜色的捕网;甚至开发出“章鱼快乐水”(含镇静剂),让它们平静地走上流水线。
有了稳定的捕捞技术,接下来就交给拥有着五千年美食文化的国人就行了,如今章鱼的吃法至少有几十种,每一种都让人趋之若鹜。章鱼用5亿年进化出3心9脑,人类却用5000年文明证明:在真正的食物链顶端面前,智商再高也不过是蛋白质的搬运工;但或许某天,当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也会对着碳烤人腿赞叹:“这灵长类虽然会造核弹,但撒点孜然真香啊!”
章鱼确实聪明,但绝对没有网上传的那么邪乎,因为它的神经元数量不过只有5亿个,而神经元的数量多寡通常决定了动物的智商高低,我们常见的猫都比章鱼多了接近30%的神经元数量,跟人类这个神经元“怪”更是没得比。
不过,我们每嚼一口章鱼烧,都是在吞食一个五亿年的进化奇迹。这个能把椰子当铠甲、会开瓶盖解闷的海洋天才,终究敌不过人类DNA里写着的七个字:“饿,要吃,好吃,还要。”下次举起筷子时,你至少可以做个明白的吃货——毕竟,能一边忏悔一边大快朵颐,正是人类最荒诞又真实的本色。
来源:猎奇动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