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生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瀍河回族区(原瀍河县)人。他自幼聪颖孝顺,长大后考中进士,官至朝廷总税官。他为官清廉正直,不贪不纵,体恤百姓疾苦,做了许多善事。比如在旱灾中自掏腰包救济灾民并亲自下田帮农民耕种;饥荒时将自己的粮食分给饿殍,劝说其他富户效
土地公原名张福德,
出生于唐朝贞观年间,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瀍河回族区(原瀍河县)人。他自幼聪颖孝顺,长大后考中进士,官至朝廷总税官。他为官清廉正直,不贪不纵,体恤百姓疾苦,做了许多善事。比如在旱灾中自掏腰包救济灾民并亲自下田帮农民耕种;饥荒时将自己的粮食分给饿殍,劝说其他富户效仿;瘟疫时亲自为病人送药治病、安慰家属;贼寇入侵时带领百姓抵抗敌人、保卫家园。他在102岁高龄去世后,百姓为纪念他的功德,用四块大石头围成一个小屋,在里面供奉他的牌位,并每日焚香祭拜。不久之后,供奉张福德的贫户由贫转富、生意兴隆、家庭和睦。其他百姓也相信这是张福德的神恩保佑,于是纷纷效仿,在自己家里或店铺里也供奉张福德,并称之为“土地公”,商人们还将他的形象塑成金身,称之为“福德正神”。
- 还有一种说法是,张福德是周朝上大夫的家仆。主人前往远方异地赴任,留下家中幼女独自在家。张福德带着幼女千里寻父,途中遭遇暴风雪,他脱下自己的衣服保护主人家的幼女,自己却冻死在途中。张福德临终之际,天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个大字,这是上天为这位忠仆降下的封号。后来上大夫感念张福德的忠诚,为他建庙祭祀。周武王听闻此事后,感动地说:“如此忠心可称大夫。”因此,土地爷的塑像便有了头戴宰相帽的形象。
水务街土地公的故事:
- 在平原县城东四十里的水务街,明朝万历年间出了一名进士杨云鸿。杨云鸿小时候在宋家寨上学,上学路上有一道清水涧,常年不枯,其他同学都涉水而过,唯独杨云鸿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天天背他。后来杨云鸿的母亲让儿子问老人的姓名和住址,白胡子老头告诉杨云鸿自己姓韩,和他家是邻居。此后,老头便不再现身。后来杨云鸿高中进士,在北京做了大官,荣归故里后捐资重修土地庙,以报土地公背他涉水之恩。因为水务街土地公曾经背过文曲星(杨云鸿被民间传闻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所以玉皇大帝特许水务街修建三间土地庙,以示褒奖,也就有了“从南京到北京,只有水务三间土地公”的说法。据说还有村民牟书卫讲述,他父亲小时候去土地庙玩耍,调皮地拽了几根土地爷的胡子,回家后三天没尿出尿来,无奈之下请道士施法才得以化解。
来源:懒猫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