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被树枝扎了一下,河南一大爷不幸身亡!医生:不干预致死率100%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4:52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58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河南周口的刘大爷今年68岁,退休后每天早晨都喜欢去村口的小树林遛弯。那天,他像往常一样拿根树枝拨草,结果不小心被树枝扎了一下小腿。

伤口不大,也没出多少血。回家后,他用清水冲了冲,贴了个创可贴,就没当回事。

可没想到,三天后,他突然高烧、肌肉僵硬、张口困难,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破伤风。尽管全力抢救,刘大爷还是在ICU中不幸去世。

家人难以理解:“不就是被树枝扎了一下吗?怎么就丢了命?”

其实,这种事医生看得太多了。被铁钉扎破、被树枝划伤、扫地时被扫帚扎到——这些看似“皮外伤”的小事,背后却藏着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疾病。

很多人以为,伤口只要不流血、不红肿,就没啥大问题。但破伤风这种病,最怕的就是“伤口小”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它不是“伤口感染引起的发炎”,而是细菌在体内产生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僵硬、抽搐,最终可能呼吸衰竭死亡

这类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灰尘、锈铁、动物粪便中,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中迅速繁殖。而像树枝、铁钉、扫帚刺这类伤口,表面看似干净,其实极易形成局部缺氧,正是它们最喜欢的“生长温床”

很多人没听过破伤风,是因为它的发病率低。但医生都知道,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救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发布的临床指南指出,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3~21天,越短说明病情越严重。一旦出现症状,病死率可高达30%~50%,而在没有及时干预的情况下,重症破伤风的致死率接近100%

刘大爷的案例就是典型的“没重视+没预防”,等到出现症状再送医,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医生强调,预防破伤风,最关键的不是“洗干净”,而是——打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在我国,儿童阶段的“百白破”疫苗中就含有破伤风类毒素,但它的免疫效力通常只能维持10年左右。大多数成年人早已过了保护期,却并不知道自己“裸奔”了几十年。

当你发生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就医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 被生锈铁钉、树枝、扫帚扎伤;

· 被动物咬伤、抓伤;

· 有明显污染的开放性伤口;

· 深而窄的刺伤伤口;

· 跌倒擦伤但接触土壤或污水。

医生会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免疫史来判断是否需要注射。越早注射,保护越有效

很多人受伤后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搞“土办法”,这些做法不但没用,还可能加速破伤风发作。

1.只用清水冲洗
清水只能去除部分表面污垢,对深层细菌毫无作用。

2.涂酒精、碘伏就完事
消毒剂只能杀死表层细菌,破伤风梭菌常藏在伤口深处,根本杀不死。

3.伤口结痂就放心了
结痂反而会形成更严重的“厌氧环境”,让破伤风梭菌迅速繁殖。

破伤风不是老人专属,但农村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主要原因有三:

· 缺乏疫苗接种意识,很多人几十年没打过破伤风针;

· 常年接触土壤、工具、动物粪便,感染源更多;

· 受伤后不重视,忍一忍就过去,结果错过黄金干预期。

其实,国家卫健委早已明确:每10年应补种一次破伤风疫苗,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可惜知道的人太少,真正去打的更少。

“只是被树枝扎了一下”——这句话背后,可能藏着致命的危险。

破伤风不靠传播,不靠接触,而是靠忽视。你越觉得它“没什么”,它越容易找上你。

所以,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受伤别大意。打破伤风针,不丢人,反而是对自己负责。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成人破伤风诊疗规范(2022版)》
[2] 国家卫健委. 《成人疫苗接种建议(2023年版)》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破伤风防控知识手册》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医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