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素梅从睡梦中惊醒,看到手机上显示的"赵总"两个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打电话,绝对不是好事。
"韩老师,嘉诚这边情况有些特殊..." 凌晨3点的电话铃声刺破了寂静的夜空。
韩素梅从睡梦中惊醒,看到手机上显示的"赵总"两个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打电话,绝对不是好事。
"什么特殊?他怎么了?" 韩素梅瞬间清醒,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
"您别着急,孩子没什么大问题,就是..." 赵文博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慌乱,"就是不太适应我们的训练方式,情绪有点波动。"
情绪波动?韩素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了解自己的儿子,9岁的嘉诚虽然内向,但从来不是爱闹情绪的孩子。
"什么叫情绪波动?你们到底对他做了什么?" 韩素梅的声音开始发颤。
"韩老师,您真的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很常见的。我们有专业的心理老师,会妥善处理的。" 赵文博试图安抚她,但语气中的闪躲让人更加不安。
"我要跟我儿子通话!现在!"
"这个...孩子现在情绪不太稳定,可能不太方便..."
"不方便?" 韩素梅猛地坐起身,"赵总,我儿子到底怎么了?你给我说清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韩素梅能听到赵文博在和别人小声交流什么。
"韩老师,您听我说,其实很多孩子在适应期都会..." 赵文博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了,似乎意识到自己说漏了什么。
"很多孩子都会什么?" 韩素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你的意思是,不只是我儿子一个人出现了问题?"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赵文博显然被问住了,语气更加慌乱,"我是说,孩子嘛,离开家总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
韩素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作为一名有着十五年教学经验的小学班主任,她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着敏锐的判断力。
赵文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停顿,都在告诉她事情远没有对方说得那么简单。
"赵总,我现在就过去接我儿子。"
"韩老师,您别冲动。现在是凌晨,路上不安全。而且孩子已经睡了,您明天再来不是更好吗?"
"我说了,我现在就去!" 韩素梅的语气不容置疑。
挂断电话,韩素梅快速穿好衣服。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的对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三天前,她满怀期待地把儿子送到这个号称"专业户外教育"的"青少年领袖成长训练营"。高昂的费用,专业的包装,权威的推荐,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可现在...
韩素梅拿起车钥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要去看看,这个被朋友们交口称赞的"教育圣地",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外面的雨下得很大,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来回摆动,就像她此刻忐忑不安的心情。
两个月前,韩素梅还对这个训练营充满了期待。
"素梅,你真的应该让嘉诚去试试!" 办公室里,同事陈雅丽兴奋地向她推荐,"我家浩浩去了一次回来,简直像换了个人!以前那么内向的孩子,现在敢当众演讲了!"
韩素梅放下手中的作业本,有些怀疑地看着陈雅丽:"真的有那么神奇?"
"当然!你看这个视频。" 陈雅丽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视频。画面中,一群孩子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挑战项目,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这是'青少年领袖成长训练营',专门针对8到12岁的孩子。你看这个宣传册。" 陈雅丽递过来一本制作精美的宣传册。
韩素梅翻开宣传册,首页就是一行醒目的标语:"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信的领袖"。接下来的页面展示着各种专业的户外设施,权威的教育理念,还有一系列成功案例。
"他们的创始人赵文博,据说是海归博士,专门研究儿童心理学的。" 陈雅丽继续介绍,"而且他们的教练团队都是专业出身,有着丰富的户外教育经验。"
韩素梅看着宣传册上赵文博的照片,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很儒雅的中年男人。他的个人简介确实很亮眼:美国某知名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在多家知名教育机构担任高级顾问。
"费用怎么样?" 韩素梅问道。
"一周8800元。虽然不便宜,但是物超所值!" 陈雅丽眼中闪着光,"素梅,你想想看,嘉诚那么内向,平时在班上话都不敢大声说,如果能通过这个训练营变得自信一些,对他以后的成长多有帮助啊!"
韩素梅确实为儿子的性格担忧。嘉诚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就是太内向了。
在学校里不爱和同学交流,回到家也总是一个人安静地看书或者画画。作为单亲妈妈,她总是担心自己给不了孩子足够的社交环境。
"而且他们采用的是小班制教学,一期只招收20个孩子,师生比例是1比5,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 陈雅丽继续游说。
那天晚上,韩素梅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这个训练营的信息。网上的评价几乎都是好评,家长们纷纷分享着孩子参加训练营后的积极变化。
"我家女儿参加完训练营后,变得特别自信,现在敢主动举手发言了。"
"儿子学会了团队合作,回家后主动帮忙做家务。"
"孩子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在班里也更受同学欢迎了。"
这些正面反馈让韩素梅心动了。她又查看了训练营的官方网站,上面有详细的课程介绍和安全保障措施。网站制作得很专业,各种认证证书也都有展示。
最让她放心的是,网站上明确标注了他们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专业的医护人员、完善的保险制度,还有24小时的家长联系制度。
"妈妈,你在看什么?" 嘉诚走到她身边,好奇地看着电脑屏幕。
"嘉诚,你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户外体验生活?" 韩素梅试探性地问道。
嘉诚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但很快又变得犹豫:"会不会很可怕?我不太敢和陌生人说话。"
"不会的,会有专业的老师陪伴你们,而且都是和你差不多大的小朋友。" 韩素梅温和地说,"妈妈觉得你很勇敢,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展现出来。"
经过几天的考虑,韩素梅决定给儿子报名。她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内向的嘉诚走出舒适圈,结识新朋友,培养自信心。
报名的过程很顺利。赵文博亲自接待了她们,详细介绍了训练营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体验式成长'。" 赵文博侃侃而谈,"通过各种户外挑战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困难中成长,在团队合作中发现自己的潜能。"
他带着韩素梅参观了训练基地。设施确实很完善,有专业的攀岩墙、绳索训练场、野外生存体验区等等。每个区域都配备了安全设备,看起来很正规。
"我们的教练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赵文博指着墙上展示的各种证书,"安全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每个活动都有严格的安全规范。"
韩素梅看了看那些证书,虽然她不太懂这些专业认证的含金量,但看起来确实很正规。
"韩老师,您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很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 赵文博微笑着说,"现在的孩子们太缺乏挑战和磨练了,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韩素梅。作为一名老师,她确实观察到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抗挫折能力和社交技能。也许这个训练营真的能帮助嘉诚成长。
签订协议的时候,韩素梅仔细阅读了每一个条款。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训练营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安全保障、医疗救护、家长沟通等各个方面。一切看起来都很完善。
"我们实行全封闭管理,训练期间孩子们不能使用手机,但我们会每天定时与家长联系,汇报孩子的情况。" 赵文博解释道,"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减少对外界的依赖。"
韩素梅觉得这个规定很合理。现在的孩子确实太依赖电子产品了,适当的"数字排毒"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三天前的送别很温馨。嘉诚虽然有些紧张,但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很兴奋的样子,也逐渐放松了下来。
"妈妈,我会想你的。" 嘉诚抱着韩素梅说。
"妈妈也会想你。记住,要勇敢一些,多和小朋友们交流,好吗?" 韩素梅温柔地摸着儿子的头。
"嗯,我会努力的。"
看着载着孩子们的大巴车缓缓驶离,韩素梅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期待,也有分离的不舍,还有一丝说不清的担忧。
第一天晚上,按照约定,训练营发来了孩子们的照片和视频。
照片中的嘉诚看起来很开心,正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晚饭。视频里,教练在给孩子们讲解明天的活动安排,每个孩子都听得很认真。
"嘉诚适应得很好,今天的拓展活动中表现得很勇敢,已经开始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了。" 赵文博发来的反馈让韩素梅很欣慰。
第二天的反馈也不错。照片中的嘉诚正在参与攀岩活动,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脸上的表情很专注。
"嘉诚今天在攀岩项目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毅力,虽然第一次没有成功,但他没有放弃,第二次就顺利完成了。其他小朋友都为他鼓掌。"
这条反馈让韩素梅特别感动。她知道嘉诚平时很怕失败,没想到在这里能够坚持不懈地挑战自己。
但是从第三天开始,反馈开始变得简单起来。
"嘉诚今天参与了团队协作游戏,表现正常。"
这条反馈让韩素梅有些疑惑。什么叫"表现正常"?之前的反馈都很具体,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简单?
她试图打电话询问详情,但被告知现在是训练时间,不方便接听。工作人员建议她等到晚上的固定联系时间再沟通。
晚上8点,韩素梅准时拨打了联系电话。
"韩老师,嘉诚今天的状态还不错,就是稍微有些想家。" 接电话的是张教练,语气听起来有些疲惫。
"想家很正常,我能和他通个电话吗?"
"这个...按照我们的规定,训练期间不安排孩子与家长通话,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韩素梅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当初签协议的时候就有这个条款。
"那能告诉我他今天具体参加了什么活动吗?"
"主要是一些团队建设的游戏,还有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 张教练的回答很简单,没有像前两天那样详细。
"他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怎么样?"
"还不错,正在逐步融入团队。"
整个通话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韩素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问题。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师,她对孩子的敏感度很高。张教练的语气虽然平和,但明显缺乏了前两天的热情和详细。而且,当她询问一些具体问题时,对方总是用很笼统的词汇回应。
那天晚上,韩素梅翻来覆去睡不着。她不断回想着这几天的反馈,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第四天,也就是昨天,情况变得更加奇怪。
发来的照片明显减少了,而且照片中孩子们的表情看起来有些疲惫。韩素梅仔细寻找着嘉诚的身影,在一张集体照中找到了他,但儿子的表情看起来并不开心。
"嘉诚今天参与了高强度的训练项目,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压能力。"
高强度训练?韩素梅皱起了眉头。当初介绍的时候,说的是"循序渐进的成长体验",怎么突然变成了"高强度训练"?
她立刻打电话询问,但得到的回答是:"这是训练的正常进阶,孩子们需要在挑战中成长。"
"我想和嘉诚通话。" 韩素梅坚持说。
"韩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心,但是训练正处于关键阶段,如果让孩子和家长通话,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度和训练效果。"
虽然对方的解释听起来有道理,但韩素梅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她开始在家长群里询问其他家长的情况。
"我家孩子的反馈也变少了,不过我觉得可能是训练强度加大了,教练们比较忙。" 一位家长这样回复。
"是啊,而且孩子们能够接受挑战是好事,说明训练营的方法有效。" 另一位家长附和道。
但也有家长表达了担忧:"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为什么不让我们和孩子通话?"
这条消息很快就被其他"乐观"的家长淹没了:
"训练营是专业的,我们要相信他们的方法。"
"就是,如果什么都要家长插手,那还要训练营干什么?"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让孩子们学会独立。"
韩素梅看着群里的讨论,心情更加复杂了。也许真的是她过于担心了?也许其他家长说得对,应该相信专业机构的安排?
但是作为母亲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她决定今天,也就是第五天,亲自去训练营看看情况。
就在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凌晨3点的电话响了。
现在,开车在雨夜中行驶的韩素梅,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和赵文博的通话。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她,这个被包装得完美无缺的训练营,可能隐藏着什么她不知道的秘密。
雨越下越大,前路一片模糊。但韩素梅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她都要把真相查清楚。
凌晨4点半,韩素梅的车停在了训练基地的大门外。
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还弥漫着潮湿的味道。基地里一片寂静,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光芒。
韩素梅没有直接按门铃,而是选择在外面观察一下情况。她绕着围墙走了一圈,想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异常。
透过铁栅栏,她看到训练场地上散落着一些训练器材,看起来有些凌乱。这和白天参观时看到的整齐有序形成了鲜明对比。
"韩老师?您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身后突然传来声音。
韩素梅转身,看到赵文博正匆匆走来,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和意外。
"我担心嘉诚,想早点来看看他。" 韩素梅直视着赵文博的眼睛,"你说他只是情绪波动,具体是什么情况?"
"韩老师,您别着急。我们进去慢慢说。"赵文博掏出钥匙开门,但动作明显有些慌乱。
走进基地,韩素梅注意到办公楼里还亮着灯。这个时间点,为什么还有人在办公?
"您先在这里坐一下,我去把嘉诚叫醒。" 赵文博指着接待室的沙发。
"不用了,我直接去宿舍看他。" 韩素梅站起身就要往外走。
"这个...现在其他孩子都在睡觉,您这样去会打扰到他们的。" 赵文博连忙阻拦。
"我就看一眼我儿子,不会打扰其他人。" 韩素梅的语气很坚决。
"韩老师,您真的不必这样。嘉诚现在状态已经稳定了,您白天再来看他不是更好吗?"
韩素梅停下脚步,仔细看着赵文博的表情。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她对人的微表情很敏感。赵文博的眼神在闪躲,说话的语气也比平时更加急促。
"赵总,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在瞒着我?" 韩素梅直接问道。
"怎么会呢?我只是觉得这个时间点不太合适..."
"那我现在就带嘉诚回家。" 韩素梅果断说道,"既然他不适应,就没必要勉强继续了。"
"韩老师,您别冲动!训练营的效果需要一个完整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如果现在中断,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赵文博显然很着急。
"什么努力?" 韩素梅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词,"你们对嘉诚做了什么?"
赵文博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改口:"我是说,孩子们这几天的适应过程,如果现在放弃,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
韩素梅不再听他的解释,直接往宿舍区域走去。赵文博想要阻拦,但又不敢太过明显。
走到宿舍楼下,韩素梅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韩老师,您真的不能上去..." 赵文博的声音都在颤抖。
"为什么不能?" 韩素梅转身质问,"我的儿子在里面,我为什么不能去看他?"
就在这时,办公楼里走出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匆匆向另一个方向走去。韩素梅注意到,那个人看到她时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加快了脚步。
"赵总,这么晚了还在加班吗?" 韩素梅故意问道。
"是...是的,我们需要总结今天的训练情况。" 赵文博的回答显得很勉强。
韩素梅的职业直觉告诉她,事情绝不简单。她决定采取更直接的行动。
趁着赵文博不注意,她快速跑向办公楼。她要看看那个人刚才拿走的是什么文件。
"韩老师!您不能去那里!" 赵文博在后面大声喊道。
但韩素梅已经冲进了办公楼。她沿着刚才那个人走的方向追过去,但走廊里已经没有人影了。
她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里面空无一人,但桌子上散落着一些文件。韩素梅走近一看,发现这些都是关于孩子们的记录。
她随手翻了几页,上面记录着每个孩子的"表现情况",但用词都很奇怪。
"韩老师!您不能乱翻我们的文件!" 赵文博气喘吁吁地追了进来。
"这些都是什么?" 韩素梅举起手中的文件,"什么叫抗压测试?什么叫情绪崩溃指数?"
"这些都是专业术语,您可能不太理解..." 赵文博想要拿回文件。
"我是教育工作者,我很理解!" 韩素梅后退一步,"但我从来没听说过对9岁的孩子进行什么抗压测试!"
"韩老师,您误会了,这些只是我们的内部记录方式..."
就在两人争执的时候,韩素梅注意到赵文博的办公桌抽屉是开着的,里面露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的一角。
她趁机快步走过去,拉开抽屉,拿出了那个文件夹。
终于,她找到了标着"韩嘉诚"的档案。
"您不能碰那个!" 赵文博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起来,整个人都扑了过来。
但韩素梅已经打开了文件夹。
当她看到文件夹封面上的标题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身体僵在了原地。
当韩素梅看到那份文件夹里的内容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她的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微张,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她的手开始剧烈颤抖,整个身体都在发抖,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这怎么可能?" 她颤声说道,声音细得几乎听不见。
文件夹从她手中滑落,散落的纸张飘洒在地上。韩素梅踉跄着后退了几步,眼中满含着震惊、愤怒和难以置信的复杂情绪。
"不...不可能...你们怎么能..." 她的话语断断续续,眼泪开始不受控制地涌出。
赵文博想要上前收拾散落的文件,但韩素梅已经瘫坐在地上,整个人都被刚才看到的内容彻底击垮了。她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是这样...
来源:育儿心得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