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云南,陕西与河南竟然也曾有过泼水节,而且是冬季泼水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3:42 3

摘要:泼水节与上座部佛教密切相关,上座部佛教就是小乘佛教。我国的傣族,分成多个支系,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信小乘佛教,传统上过泼水节,但元江流域的花腰傣以及中越边境的黑傣、白傣、红傣,不信小乘佛教,传统上是不过泼水节的,近年才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性泼水节。正宗

泼水节,主要流行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也叫宋干节。我国云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有的也过泼水节,其中傣族最大。

泼水节与上座部佛教密切相关,上座部佛教就是小乘佛教。我国的傣族,分成多个支系,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信小乘佛教,传统上过泼水节,但元江流域的花腰傣以及中越边境的黑傣、白傣、红傣,不信小乘佛教,传统上是不过泼水节的,近年才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性泼水节。正宗泼水节,依据傣历,基本都在4月中旬,但有的商业泼水节竟然是在五一假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难忘的泼水节

令人震惊的是,汉族竟然也有一段泼水节的历史。

那是在唐朝,当时不叫泼水节,而叫乞寒节,与之相关的泼水和庆典活动,统称为泼寒胡戏。虽然都以互相泼水为主要表现形式,但现代泼水节是在春天,而唐代乞寒节是在冬天。

乞寒节,是从中亚传入唐朝的。

《新唐书》记载,中亚的康国,每年农历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泼为乐”,人们击鼓跳舞,互相泼水,尽情狂欢。康国人信奉佛教,也夹杂有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成分,因此,其泼水行为可能也与佛教有关,而名曰乞寒,可能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深层含义。

康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在唐朝初年,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中亚城邦的主体居民是粟特人,属于中国古代所说的胡人中的典型品种。从西晋到盛唐,大量中亚胡人涌入中国,在长安、洛阳及河西走廊、四川、东北等地的大城市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胡人社区。胡人的一些文化习俗,也随之而来,包括乞寒节,其标新立异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的注目。

撒马尔罕

武则天末期,汉族被乞寒节热烈的氛围所感染,纷纷加入了过乞寒节的行列。到了唐中宗时代,汉族过乞寒节达到了高潮。

根据唐朝人吕元泰的记载,唐中宗神龙年间,乞寒节成为长安城各坊追求时尚的老百姓的盛大节庆,人们纷纷穿上胡服,骑上骏马,来到街上,打起鼓,唱起歌,跳起舞,然后就脱掉衣服,互相泼水取乐。人们跳的胡舞,叫做浑脱舞,奏的音乐,叫做苏幕遮。人们纵情的泼水,尽情的狂欢,肆无忌惮的享乐,氛围非常热烈。

如此盛况,吸引了当时的皇帝唐中宗的关注。唐中宗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儿子,为人放荡不羁,非常贪玩,史称“率情背礼,取乐于身”,“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他疯狂的喜爱上了刺激的泼寒胡戏。神龙元年冬,他在洛阳现场观看泼寒胡戏;景龙三年冬,他又在长安现场观看泼寒胡戏。

泼水节

唐朝皇帝如此自轻自贱,显然是有违封建礼教的,因此遭到强烈反对。

神龙二年,吕元泰上书,批评泼寒胡戏。他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场景,弄得跟打仗似的,锦绣夸竞、胡服相欢、唱歌跳舞、裸露身体的行为,简直是斯文扫地,成何体统,而且还劳民伤财!再说了,乞寒乞寒,寒有什么好乞的,只要政通人和,自然风调雨顺,寒暑不逾。总之,“安可以礼义之朝,法胡虏之俗”。吕元泰仅是个小小的芝麻官,虽然上书直谏,精神可嘉,但毕竟人微言轻,而且过于上纲上线,所以唐中宗没有搭理他。

唐中宗的弟弟唐睿宗时期,乞寒节与泼寒胡戏仍然风靡。景云二年,左拾遗韩朝宗,上书唐睿宗,从捍卫华夏文明的高尚立场出发,引经据典,强烈反对胡文化入侵,并指出乞寒节就是典型的胡文化,是必须严防死守的洪水猛兽,要求皇上严肃对待,三思而行。由于他的说法过于危言耸听,唐睿宗也没有搭理他。

泼水节

次年,唐睿宗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唐玄宗。再次年,针对乞寒节及泼寒胡戏,一位重量级人物下场了,这就是宰相张说。

当时是先天二年十月,四夷来朝,唐玄宗计划在十一月大办特办乞寒节,与四夷同乐,以展示天朝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

张说上书劝谏。当朝宰相的水平,果然远高于吕元泰和韩朝宗。张说指出:

“今外国请和,选使朝谒,所望接以礼乐,示以兵威。虽曰戎夷,不可轻易,焉知无驹支之辩、由余之贤哉!且乞寒泼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恐非干羽柔远之义、樽俎折冲之道。愿择刍言,特罢此戏!”

翻译过来,就是,如今万国来朝,但是不要瞧不起这些外国友人,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必须科学应对。身为天朝上国,在如此重要的外交场合,处理一切事务的科学原则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曰恩威并施。要想展示出能让外国人真心敬畏的恩威,就一定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正统文化,只有展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让外国人畏威怀德。而泼寒胡戏,又是赤身裸体,又是唱歌跳舞,又是互相泼水玩泥巴,不但有辱斯文,而且这种文化现象不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足以展示文化自信。因此,建议回归中华正统,罢黜泼寒胡戏。

唐玄宗英明神武,他是皇帝,也是保卫华夏文明的第一责任人。唐玄宗有这个觉悟和自觉,不是他那糊涂大爷和糊涂爹可比的。他采纳了张说的建议,停办了乞寒节及泼寒胡戏。不但如此,十二月,唐玄宗正式改先天二年为开元元年,并下了一道命令,禁断乞寒节。唐玄宗是这样说的:

“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浸成俗,因循以久。自今以后,无问蕃汉,即宜禁断!”

也就是说,从这道命令开始,在大唐的土地上,坚决不允许再出现乞寒节和泼寒胡戏,不管是中国公民还是来华的外国侨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此令,严禁从事与乞寒节相关的一切活动。

从此以后,汉族就不过泼水节了。

应该说,禁断乞寒节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非常寒冷,人们这时在大街上脱光衣服,互相泼水,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冻死冻伤,这不利于社会进步。

虽然乞寒节被禁了,但与其密切相关的“苏幕遮”音乐,流传下来,并演变成一个著名的词牌名,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来源:龙豹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