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童星打卡武汉苍蝇馆,嫌服务不好、菜难吃,本地人:习惯就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3:43 1

摘要:“等两三个小时吃饭,最后却觉得不如汉堡好吃”—— 近期,因《家有儿女》中 “夏雨” 一角被观众熟知的童星尤浩然,在打卡武汉一家知名苍蝇馆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本带着期待提前做攻略前往,却因服务体验与菜品口感不符预期,引发全网讨论。而本地网友的一句 “习惯就好

“等两三个小时吃饭,最后却觉得不如汉堡好吃”—— 近期,因《家有儿女》中 “夏雨” 一角被观众熟知的童星尤浩然,在打卡武汉一家知名苍蝇馆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本带着期待提前做攻略前往,却因服务体验与菜品口感不符预期,引发全网讨论。而本地网友的一句 “习惯就好”,更让这场 “美食探店” 变成了一场关于 “地域口味” 与 “服务标准” 的争议。

从童星到吃播:尤浩然的转型之路​

提到《家有儿女》,多数人的童年记忆会被唤醒。这部播出已 20 年的情景喜剧,让剧中的小童星们走进大众视野,如今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各不相同。饰演 “夏雪” 的杨紫,早已成长为娱乐圈当红小花,手握一线影视资源,合作的搭档多为顶流演员;饰演 “刘星” 的张一山,虽曝光度不及杨紫,却始终专注演技,偶尔推出的作品仍能引发关注;就连仅客串几集的 “狂野男孩” 扮演者马可,也凭借《花千骨》中 “杀阡陌” 一角火遍全网。​

相比之下,饰演 “夏雨” 的尤浩然,发展轨迹则略显平淡。小时候的他,圆脸蛋、大眼睛,凭借可爱的形象圈粉无数,可长大后,他的外形发生较大变化 —— 体型管理不佳,还曾染过蓝色头发,被部分网友调侃 “有杀马特既视感”。外形的变化与戏路的局限,让他逐渐从 “主演” 沦为 “小透明”,接到的角色多为不知名配角,曝光度越来越低。​

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尤浩然选择发挥自己 “爱吃” 的优势,转型成为一名吃播博主,开启了 “全国各地打卡地方小吃” 的旅程。在他的探店逻辑里,“好吃的美食往往藏在街头巷尾的苍蝇馆里”,而非装修精致的大饭店或网红餐厅。也正是这份对 “地道风味” 的追求,让他将目光投向了武汉一家颇具名气的苍蝇馆 —— 这家店因口味地道在本地小有名气,网传 “去晚了要排队两三个小时”,这样的热度,让尤浩然充满好奇。​

今年 8 月 12 日,尤浩然特意提前出门,想要避开高峰时段,可抵达餐馆时,门口早已排起长队。即便去得早,他还是等了一个半小时才得以进店。本以为 “漫长等待” 会换来 “惊艳口感”,可从坐下的那一刻起,事情的走向就逐渐偏离了他的预期。​

探店糟心记:服务混乱与菜品不符预期​

走进餐馆后,尤浩然原本期待的 “烟火气”,首先被 “混乱的服务” 打乱。他刚找好位置坐下,准备扫码点单,却被店员拦下,告知 “不能坐这里”。追问原因时,店员给出的解释让他费解:“你点的菜在别人后面,得出去继续等。”​

“排队的时候没说要按点单顺序占座,排到我了却不让坐,也没有叫号系统,就让干等。” 尤浩然在视频中提到,当时的他站在店里,进退两难 —— 走的话,一个半小时的队就白排了;留的话,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店员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等待时间,只是态度冷淡地让他 “再等等”。这种 “无规则的服务”,让他的心情率先打了折扣。​

好不容易等到入座点单,满满一桌子菜上桌后,尤浩然的期待再次落空。他先拿起筷子尝了尝招牌菜 “干煸牛肉丝”,浅咬几口后,眉头微蹙,随后在视频中点评:“只能尝到椒盐和芝麻的味道,还有点甜,像在吃沙爹牛肉干,完全吃不出牛肉本身的香味,甚至不确定这是不是牛肉。”​

接着,他又试了 “干煸肥肠”—— 这道菜卖相不错,红亮亮的辣椒裹着肥肠,看起来很对爱吃辣的人的胃口。可尤浩然只吃了一口,就皱紧眉头,放下筷子:“大肠的脏器味太重了,感觉店家没洗干净,这么多辣椒都盖不住。而且吃着像大锅菜一起炒的,不是单锅现炒,口感很一般。”​

最让他不满的是 “爆炒虾尾”,这道菜标价 88 元,是桌上最贵的菜品。看到价格时,尤浩然下意识瞪大了眼睛:“武汉的虾尾价格这么高吗?关键是虾尾个头小,肉也不肥,感觉不值这个价。” 唯一让他勉强认可的,是 “香辣鱼” 的肉质 ——“至少肉质紧致,能吃出来是新鲜的,但也没有特别惊艳的味道。”​

整场探店下来,只有 “干锅花菜” 和 “鸡爪” 两道菜,勉强达到了他的预期。“本来以为本地推荐的苍蝇馆,会有很鲜明的武汉风味,结果吃下来都是家常味,还没什么特点。” 尤浩然在视频中直言,对比之前在天津打卡的苍蝇馆,“天津的店至少有本地特色,这家店实在让人失望,最后没吃饱,回酒店点了个汉堡,反而觉得更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店内点评菜品时,声音并未刻意压低,一旁的服务员全程听到了他的评价,气氛一度有些尴尬。这段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支持他 “敢说真话”,也有人质疑他 “故意挑刺”。​

争议升级:网友的不同声音与本地人的回应​

尤浩然的探店视频发布后,评论区很快分成两派。支持他的网友认为:“作为消费者,花时间排队,有权利评价服务和菜品,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没必要硬夸。” 还有网友共情他的遭遇:“排队久就算了,服务还这么混乱,换谁都会生气,店家确实该改进。”​

质疑他的网友则觉得:“尤浩然太矫情了,苍蝇馆本来就不是靠服务取胜,讲究的是烟火气,接受不了可以不来,没必要吃完再吐槽。” 还有人调侃:“一个演员不好好拍戏,当什么美食点评家?说不定是为了流量故意挑事。”​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时,本地网友的回应让话题出现新的走向。不少武汉本地网友留言:“这家店确实这样,服务员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本地人,没什么服务意识,对老顾客也这样,我们早就习惯了。之前也有人提过意见,但店家一直没改。” 还有本地人解释:“这家店的口味比较偏武汉本地人的重口,外地人可能不太适应,而且苍蝇馆的优势是‘家常味’,不是‘精致感’,尤浩然可能对‘苍蝇馆’的期待太高了。”​

也有中立的网友表示:“服务差是事实,口味见仁见智。店家不能因为‘名气大’就忽视服务,毕竟消费者花了时间和钱,至少该有基本的尊重;尤浩然作为探店博主,也可以更客观一点,考虑到地域口味差异,没必要一棍子打死。”​

如今,这场 “探店争议” 仍在持续发酵。尤浩然并未再对此事回应,而涉事餐馆也未公开表态。有人觉得尤浩然 “说出了消费者的心声”,也有人觉得他 “小题大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争议也给不少餐馆提了醒:无论是网红店还是苍蝇馆,“口味” 与 “服务” 缺一不可,只有兼顾两者,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至于尤浩然,这场经历或许会让他在之后的探店中,对 “地域美食” 多一份理解与包容,而他的吃播之路,也将在这样的争议与调整中继续前行。​

来源:章丘融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