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埃及还在,四大文明古国只认咱中国?中华文明延续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19:36 1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但前三个都因为种种原因相继覆灭,只有中国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将古文明完整的继承下来。英国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今世界上仍旧有印度和埃及两个国家,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将古文明延续下来了呢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华文明。但前三个都因为种种原因相继覆灭,只有中国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将古文明完整的继承下来。英国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今世界上仍旧有印度和埃及两个国家,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将古文明延续下来了呢?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东临广袤无垠的太平洋,这不仅是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在古代航海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外敌难以跨越浩瀚大洋来犯;西接巍峨险峻的青藏高原,其高耸的山脉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让外部势力望而却步;北靠冰封千里的西伯利亚,严寒的气候同样阻碍了北方敌人的大规模入侵。这三道天然防线,为华夏大地创造了相对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在这片被守护的土地中央,是一大片广袤的平原,为发展农耕文明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与其他古文明相对单一的环境不同,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集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等多种气候于一身。这意味着,即便遭遇天灾,也只是部分地区受到影响,不会对整个文明造成致命打击。

我们拥有黄河与长江这两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当黄河因泛滥等问题给沿岸带来灾难时,人们可以迁移至长江流域继续繁衍生息,两大流域共同滋养着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延续的不竭源泉。

远古时期,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这一关键战役极大地推动了民族的大一统进程。自此以后,中国人皆以华夏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居,拥有共同的祖先认知。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使得历代帝王皆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与西方推崇民族割据、一个民族构建一个国家、各民族为自身利益各自为战且不同信仰冲突激烈的情况截然不同,中国向来秉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理念。

以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为例,汉朝虽对匈奴进行了长期且激烈的战争,但在将匈奴打服之后,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接纳匈奴部落,帮助他们定居、开展农业生产,并进行文化教育,最终促使匈奴逐渐汉化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人的热情与包容,使得无论来自何方的民族与文化,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西方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提出一个震撼世界的观点: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其他国家是国家孕育文明,而中国是文明催生国家。

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强盛的国家,但只要文明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便会持续传承。西方历史上曾涌现出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超级帝国,然而,它们一旦走向分裂,便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即便有大量欧洲人是罗马帝国的后裔,他们也不再自认为是罗马人,意识分裂对于欧洲而言似乎成为一种常态。

但在中国,古人夺取天下,目的并非单纯建立新国家,而是继承前朝大统,实现国家统一。无论出身何处,只要在中国称帝,便会被视为中国人。

尽管历史上历经无数次改朝换代,但每个朝代都坚定地承认自己是中国,从唐宋元明清,各朝皆宣称自己为华夏正统。即便是蒙古人建立元朝,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华夏文明;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首要之事便是昭告全国,元朝是无可争议的中华正统,明朝是元朝的合法继承者。

战国时期,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大一统伟业。他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举措,其中统一货币、度量衡以及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意义非凡。

文字的统一,打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障碍,使得知识、思想能够更广泛、更高效地传播,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从这一刻起,无论地域差异多大,只要使用统一的文字,人们便能在文化层面实现深度交流与融合。

有了统一的文字,中国人便开启了对历史的执着记录之旅。从文字诞生之初直至今日,记录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各个朝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他们肩负着记录历史的重任,留下了卷帙浩繁、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

以二十四史为例,其从黄帝时期开始记载,一直延续到明末,字数多达 4000 万字,详细记录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

皇帝甚至还有专门的起居录,其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包括宠幸哪位妃子等细节,史官都会如实记录。正是因为中国人对历史记录的这份执着,我们才能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探寻时光的痕迹,还原历史的真相。

反观隔壁印度,由于其祖先未重视历史记录,导致自身历史出现大量缺失,甚至不得不从唐朝玄奘法师的取经日记中寻找本国历史的蛛丝马迹。

西方人常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实则不然,中国人信仰的是祖宗。在中国,遇到好事被认为是 “祖坟冒青烟”,这种对祖宗的敬重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

就连皇帝也时常以祖宗为鉴,自我勉励要勤勉治国,否则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同时,中国人坚信 “人定胜天”,这种信念体现在诸多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中,如大禹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没有选择逃避或祈求神灵,而是带领民众积极治理水患;后羿射日,在十个太阳炙烤大地、民不聊生之时,后羿挺身而出,射落九日,拯救苍生;愚公移山,面对阻挡家门的大山,愚公不畏艰难,率领子孙日复一日地挖掘,坚信终有一天能够移走大山。这些故事无不彰显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抗争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信念深深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

回首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充满屈辱与苦难的岁月,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压迫至谷底。然而,即便身处绝境,中华大地上依然涌现出无数无畏的英雄人物。

他们在狂澜既倒之时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际扶稳大厦,一切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是这些无数中华儿女的拼搏与抗争,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文明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核心力量。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独特的地理环境、强烈的民族融合与大一统文化、统一的文字和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独特的信仰与抗争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素材来源绝密研究所所长

来源:神经外科周医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