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6日,临近清明节,石门峰陵园里人来人往,松柏郁郁葱葱。上午8点不到,刚下出租车的余艳红脚步匆匆,她紧攥着行李箱的把手,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行李箱的滚轮在地面发出“嗒嗒”声。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实习生 余佳雪
3月26日,临近清明节,石门峰陵园里人来人往,松柏郁郁葱葱。上午8点不到,刚下出租车的余艳红脚步匆匆,她紧攥着行李箱的把手,背着一个黑色的书包,行李箱的滚轮在地面发出“嗒嗒”声。
“我刚下火车就立刻赶来,准备把行李箱在服务中心寄存,今天行程比较赶,下午还要赶回深圳的火车。”余艳红边走边说,自己的父母、姑妈、伯伯都葬在这边,希望一上午能祭扫完。
简单寄存完行李后,余艳红快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戴上一顶防晒帽,拿上鲜花和祭品朝着记忆中的方位走去。
光线被枝叶切割成细碎的光斑,洒落在余艳红的肩头,随着步伐,光影在身上不断游移。她的视线在墓碑间搜寻,目光定格在一座略显陈旧的墓碑前,墓碑上的照片微微泛黄,照片里的父亲笑容灿烂,似乎正隔着岁月凝视着她。
“姐,你看,我到爸爸这里来了,我给你看下爸爸。”余艳红用手机与在深圳的姐姐视频,姐姐嘱咐着她祭扫需要注意的事项,余艳红连声附和着。
随后,余艳红缓缓蹲下,轻轻擦拭着父亲的墓碑,将带来的菊花摆放整齐,从书包里拿出苹果、面包、橘子、白酒等物品,小心地摆放着,嘴中还喃喃自语:“爸,我现在跟姐姐都过得挺好,我还升职了,要是您还在,肯定会为我骄傲的。这些您爱吃的东西,还有这酒,您都尝尝……”
“我爸爸是个特别温和的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对我们说过重话,”谈起父亲,余艳红的眼眸里瞬间泛起温柔的光,思绪也随之飘回到那些温暖的旧时光。
余艳红称,小时候自己总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那坚实的肩膀,承载着自己童年所有的好奇与欢笑。随着时光流逝,自己渐渐长大,不再频繁地爬上父亲的肩膀。但那肩膀的记忆,却从未消散。它给予自己的,不仅是儿时的视野,更是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气与力量。后来自己步入社会,独自前往深圳工作,父亲嘴上不时说着想念,但和母亲视频时,他总会不时探过头来看看自己。
“这些年每每遇到难事,我就想起父亲从前对我的鼓励,让我能够负重前行。”阳光将余艳红的身影拉得修长。她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土,深深地凝视着墓碑,目光中满是眷恋与不舍。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