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国民党与美国签订的卖国协议,简直没有底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5:50 1

摘要:1946年深秋的上海外滩,美国商船的汽笛声昼夜不息。黄浦江码头堆满了印着英文的货箱,衣衫褴褛的码头工人正将一桶桶美国奶粉搬上卡车,而马路对面,挂着“国货专卖”招牌的商铺早已门可罗雀。这荒诞的场景背后,正是国民党政权与美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缩影。

1946年深秋的上海外滩,美国商船的汽笛声昼夜不息。黄浦江码头堆满了印着英文的货箱,衣衫褴褛的码头工人正将一桶桶美国奶粉搬上卡车,而马路对面,挂着“国货专卖”招牌的商铺早已门可罗雀。这荒诞的场景背后,正是国民党政权与美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缩影。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权没有选择重建破碎的山河,反而将国家命运绑上了美国的战车。1945年9月,当重庆谈判桌上的毛泽东还在为和平建国奔走时,国民党高层已秘密与美国特使魏德迈达成协议:以中国市场为筹码,换取美元与军火。据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记载,仅1946年,美国就通过“租借法案”向国民党输送了价值4.7亿美元的武器,代价则是中国必须向美国资本全面开放。

这种饮鸩止渴的交易很快显现恶果。1946年11月4日,南京行政院会议厅里,宋子文代表国民党政府签署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份被美国媒体称为“20世纪最慷慨的经贸协定”规定:美国公民可在中国境内自由居住、经商、购置不动产,且享受“超国民待遇”——美国企业不仅免缴地方税,连中国警察都无权进入美资工厂检查。条约墨迹未干,美国商品便如潮水般涌入。上海海关的记录显示,1947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68%的棉纱、52%的面粉、90%的汽油都贴着美国商标,江南数十家民族纱厂在半年内接连倒闭,苏州河畔的失业工人排起了十里长队。

经济掠夺只是开端,更触目惊心的是领土主权的沦丧。1947年1月,青岛八大关疗养区突然被铁丝网围起,美军陆战队第六师在此设立占地3000亩的军事基地。原来,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已与美国签署密约,将青岛港租借给美军99年。当地百姓发现,美国大兵开车撞死中国路人竟能援引“治外法权”逍遥法外;美军飞机在济南上空进行轰炸训练时,国民党空军指挥部得到的指令竟是“不得干扰盟军行动”。

长江黄金水道也成了美国的“内河”。1947年6月,美国以8000万美元过期军火为诱饵,迫使国民党签订《中美救济协定》。协议附件里藏着一行致命条款:美国商船可自由航行重庆至上海段长江航道。当挂着星条旗的货轮鸣笛驶过南京下关时,沿岸炮台的士兵却接到严令“不得对美舰采取任何敌对行动”。更荒唐的是在厦门,美国海军根据1947年《中美海军协定》,将鼓浪屿变成了军事禁区。渔民陈阿大因误入美军划定的“演习区”,连人带船被巡逻艇撞沉,尸体三天后才在礁石缝中找到。

在这些冠冕堂皇的条约背后,涌动着肮脏的权钱交易。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日记中写道:“国民政府官员谈条约如同菜市场讨价还价,他们更关心个人能得到多少回扣。”解密档案显示,签订《中美农业协定》时,美国孟山都公司给宋子文在纽约银行的账户汇入了200万美元“咨询费”,作为交换,中国被迫每年进口50万吨美国小麦——这些带着黑穗病菌的粮食,导致1948年江南粮仓爆发大面积虫害,饿殍遍地的农村与上海霞飞路上喝着威士忌的官僚形成了地狱般的对照。

连蒋介石的姻亲孔祥熙也深陷丑闻。1948年《大公报》记者潜伏三个月,终于拍到美孚石油代表将三个装满金条的保险箱抬进孔宅。原来美国石油公司为获得玉门油田开采权,承诺每产一桶油就支付孔家0.5美元“特别佣金”。这种赤裸裸的卖国行径激起了全民怒火,北平学生高举“反对经济殖民”的横幅冲击美国领事馆,上海码头工人集体罢工拒绝装卸美国货轮,但这些抗议最终都淹没在国民党军警的枪托与警棍之下。

1949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声称要“捍卫中美传统友谊”,但此时解放军已饮马长江。毛泽东在西柏坡发出雷霆之声:“必须废除一切卖国条约!”4月20日,当英国“紫石英号”军舰试图阻止解放军渡江时,人民军队的炮火划破长空——这是百年来中国首次对列强舰船开火。随着南京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旗坠落,所有不平等条约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如今,台湾地区某些势力企图借美国之力重演历史。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福建舰航母劈波斩浪,东风导弹直指苍穹。那些躺在档案馆里的“卖国条约”,既是警醒后人的历史教科书,也是映照民族复兴的明镜——它告诫我们:唯有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11)

核心内容:美国在华企业免税、自由投资、商品倾销,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美空中运输协定》(1946.12)

核心内容:美国全面掌控中国领空权,美机可任意起降中国机场。

《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1947.1)

核心内容:美军租借青岛基地99年,设立3000亩“法外之地”。

《中美救济协定》(1947.6)

核心内容:以8000万美元过期物资换取美国商船长江航行权。

《中美海军协定》(1947.9)

核心内容:厦门、基隆、高雄三港成为美国海军永久驻泊点。

《中美农业协定》(1948.7)

核心内容:强制进口美国带病农产品,摧毁中国农业自主性。

补充协议

《成渝铁路修建协定》(1946):美国控制西南铁路网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7):美元挂钩中国法币

《中美文化协定》(1947):美国主导教育体系

《中美航空协定》(1948):中国航空公司51%股权归美方

来源:学妹谈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