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破解!共工怒触不周山恐怖真相!考古惊现3000多年前通天秘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6:18 1

摘要:然而,数千年来,关于这个故事却存在诸多误解,甚至,就连“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都早已失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揭秘中国历史

中华古族与中国历史系列(60)

01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它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又是如此的恢弘悲壮!

让每一个人都过目不忘!

然而,数千年来,关于这个故事却存在诸多误解,甚至,就连“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都早已失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没错,“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

那可怕的真相!

那被遗忘了数千年的真相!

那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惊掉下巴的真相!

现在,根据“中华姓氏体系”,以及考古发现的3000多年前的非常惊人和震撼的通天秘符,再结合典籍的记载,终于彻底破解了这一切!

我的天啊!

真的,

太震撼了!

太炸裂了!

02

在揭秘这一切的真相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早期见于《列子》、《淮南子》等书。

例如,《淮南子》是这样记载的: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和“女娲补天”的故事最开始是没有关系的,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里才出现了融合。

这样就变成了共工撞断了不周山,引发了大洪水,然后女娲出现,开始补天!

此后,这个融合的故事影响越来越大,在唐朝司马贞补写的《史记·三皇本纪》和宋朝罗泌的《路史》里,记载的都是融合后的版本。

但事实上,“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补天”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而这就涉及到上古及远古时代发生的“三次大洪水”,没错,是“三次大洪水”!

对此,我曾在《破解三次大洪水!一次女娲补天,一次大禹治水,还有一次惊天动地》一文里有过详细论述,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次大洪水,就是女娲补天那次大洪水。

第二次大洪水,是颛顼大帝时期的大洪水。

第三次大洪水,则是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

而“共工怒触不周山”,就发生在颛顼大帝时期,就与那第二次大洪水有关!

问题在于,

到底什么是“不周山”?

共工为什么要怒触不周山呢?

03

要想彻底破解到底什么是“不周山”,我们就必须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

很多人看到“不周”这两个字,就会想到不周山是西北的天柱,而天柱本来有四个,现在西北的倒了,缺了一角,如同一张桌子少了一条腿一般,不就变成“不周”了吗?

所以,就会把这里的“周”理解成周围,四周。

而且,“周”的这种含义在《管子》里就已出现: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

然而,“不周山”的“周”真是这个意思吗?

绝对不是!

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破解了“周”的本义之后,所有这一切才会一下子豁然开朗!

根据“中华姓氏体系”,“周”是一个图腾,周族的图腾。

提到“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历史上的周朝。

周朝为什么叫周朝呢?

因为周天子家族从古公檀父开始,迁到了一个叫周原的地方,以“周”为氏,建立周国,然后又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周原为什么叫周原呢?

因为这一带原本生活着周族。

注意,周天子家族不是周族,他们只是以曾经以“周”为氏。

从甲骨文、金文来看,周族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并且还建立了一个方国:周国,周国的国君称周侯,侯爵。

它和商朝也曾是敌对关系,并且因此被商朝多次征伐。但到了后来,它终于还是臣服于商朝了。

关键是,

“周”这个图腾究竟是什么意思?

周族为什么要以“周”为图腾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周”其实是一个“加口图腾”,同样的还有商、高等,也就是说,“周”的原初图腾本来是没有“口”的。

那么,“周”去掉“口”是什么呢?

田,或者田里面加点,代表庄稼。

所以,“周”这个图腾显而易见就是和农田有关,和农业有关。

然而,真就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一个非常诡异的情况是:

在甲骨文、金文里,“田”这个字,既可以指农田,又可以指田猎

一个是农业生产,一个是狩猎活动,差别如此之大,竟然都与“田”有关,就问你奇怪不奇怪,诡异不诡异?!

更诡异的是“鬼”!

鬼族的“鬼”,鬼国的“鬼”!

没错,“鬼”也是一个图腾!

而“鬼”这个图腾,在甲骨文里竟然就是“田+人”!

所以,“田”的本义并非我们习惯性认为的田地或田猎,而是一种起源于狩猎的、象征着“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和轮回”的面具或头盔!

这一点,可以从异(異)和戴这两个字得到证明!

异(異)就是一个人双手捧着“田”字面具往脸上戴!

这个字也正是由此演化而来!

如此,“”为什么能同时指农田和田猎就可以说通了。因为它们都和远古人类的“万物有灵”的观念有关。

动物有灵容易理解。

植物或者说农作物呢?

你看看农业生产的过程:

把种子播入土中,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收割,庄稼死掉。

然后重新播种。

又是一个轮回。

不仅如此。

如果说“田”的方框是指面具或头盔的话,那么,方框内的“十”字才是这种面具或头盔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要素。

也就是说,真正象征着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的就是这个“十”,就是这个十字符!

而这个十字符,在甲骨文里,就是天干之首的“甲”!

是的,你没有看错。

在甲骨文里,“甲”就写作“十”。

天干地支在中华文化里有多重要完全不需要多说吧!

而这个“十”就是最重要的“甲”!

另外,商朝王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先祖叫上甲微,他的名字在甲骨文里是写作这样的:

没错,就是“田”字上面加一横。

你看,十(甲),田,鬼,周,是不是一下子全串起来了?

单纯从文字的角度来看,周、田、鬼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从图腾的角度来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从图腾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图腾其实是相通的。

概括来说,不周山的“周”,周族的图腾“周”,其实是与灵魂、通灵、灵魂的转化、灵魂的轮回有关的一个图腾,一个秘符。

没错,

它是一个通灵秘符!

它是一个通天秘符!

还有没有其他证据呢?

当然有!

我们知道,不周山与共工有关,而共工的“工”,不但在甲骨文里与祭祀有关,其本义就是“沟通天地”!

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连接天地!

类似的还有或(国)和亘这两个字,都是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

最重要的是,还有巫师的“巫”,它在甲骨文里是这样的:

很明显,“巫”和“工”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最关键的来了!

既然“周”与通灵有关,与通天有关,那么,在“周”前加一个否定词呢,“不周”呢,“不周山”呢?

难道就是不能再通天,不能再通灵,灵魂不能再转化,灵魂不能再轮回?

难道“不周山”就是死灵禁锢之山?

我滴个神啊!

这也太吓人了!

你以为这只是胡乱猜想吗?

你以为这只是乱开脑洞吗?

不!

不要忘了,共工的敌人是谁?

颛顼大帝!

共工与颛顼争着成为天帝,共工战败才怒触不周山!

而从上古典籍的记载来看,身为“三皇五帝”的第二帝的颛顼,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绝地天通!

没错,就是绝地天通!

04

什么是绝地天通?

《尚书》、《国语》对此都有记载,大致意思是:

起初,民神不杂,民是民,神是神,一切都有条有理;后来,民神杂糅,人人祭祀,家家为巫,都说自己能够通于上天,能够代天发言。

也正因此,导致祭祀泛滥,大家全都苦不堪言,对神明也不再敬重。

于是,颛顼就命令重、黎绝地天通,对祭祀与沟通天地者进行规范。

说白一点,就是禁止随便沟通天地!

不能再随便通天了!

不能再随便通灵了!

在这种情况下,共工作为一个沟通天地者,一个通天者,因为是颛顼的敌人,自然就被禁锢了通天的能力!

而整个不周山,全都是被禁锢的死灵啊!

共工与颛顼展开了最激烈的战斗,却不幸战败。

最后,共工便以他所有的愤怒和力量,一头撞向一周山,彻底撞断了不周山,然后就是“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于是,第二次大洪水就这样开始了!

这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

来源:姬元重走中华5000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