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天,他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高调称赞这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仪式,还罕见地向中国人民公开致意。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朗普熬夜在白宫看完了北京九三胜利日大阅兵。
第二天,他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高调称赞这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仪式,还罕见地向中国人民公开致意。
然而,这场盛大的展示并未让白宫完全安心。特朗普随后表示,美方在其中看到了两个“不太令人满意的信号”:中国未提及美国的二战援助,以及俄朝领导人罕见同框。
当镜头定格在东风系列导弹与鹰击高超声速武器上时,特朗普的表情凝重了起来。
这场阅兵,不仅震撼了世界,也重新点燃了美中之间日趋激烈的军备与战略竞争。
9月3日,随着军号响起,五万多名观众屏息而立,26国元首庄重就座,超过一百种新锐武器公开亮相。
中国用一场规模浩大的九三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就在大洋彼岸的白宫,特朗普结束了与幕僚的晚间简报,独自坐在椭圆形办公室内,通过网络全程观看了这场被称为“中国军力宣示”的盛典。
他没有掩饰自己的震撼。
在社交媒体上,他称这是一场“美丽的仪式”“非常、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并罕见地用中文表达祝福:“祝伟大的中国人民节日快乐。”
外界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不仅是外交姿态,更是出于对中国现代化军力的复杂情绪。
白宫内部一度陷入短暂沉默。
美国总统的高度关注,让五角大楼彻夜无眠。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紧急召集高层,连夜组织专家团队观看阅兵录像。
据一名匿名国防官员透露,大楼当晚订购了超过一百份披萨,连续工作至凌晨,只为第一时间掌握中国新型装备的技术指标与部署意图。这不是简单的“观摩”,而是一场对美军战略结构的深度冲击。
中国展示的每一款武器,都精准击中了美方的神经末梢。
东风-5C洲际导弹首次亮相,以其分段运输能力与全球打击范围震惊众人;此前从未公开的东风-61更是横空出世,被军事观察家称为“超越东风-41的怪物”;而激光武器、无人战机、新能源坦克和体系化空军装备的集中展示,预示着中国军工已从“数量扩张”迈向“质量跃升”。
特朗普沉默了很久,终于对幕僚说出一句话:“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9月4日早晨,他下达了“历史性重振美军”的命令。
要求首先提升士气,然后全面增强威慑力,并考虑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
更令他不安的,是中国在阅兵中的“外交编队”。
普京与金正恩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面对镜头微笑。这一幕让特朗普紧锁眉头。
他清楚,俄朝之间的2.5小时闭门会谈,不会只是寒暄。尤其在阅兵当天,俄罗斯与朝鲜代表团分别与中国军方进行密集交流。特朗普私下告诉幕僚,这种“密谋感”是他最警惕的信号。他认为,俄朝联合出席中国阅兵,传递出强烈的“对美不友好意图”。
尽管特朗普以祝贺中国的姿态出现在舆论场中,但他内心的警惕与不满从未放下。
他特别指出,中国在整个阅兵演讲中并未提及美国在二战对华援助,尤其是飞虎队的贡献。
他认为,“美国帮助中国打赢了战争,却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这不是对朋友应有的态度。”这句话在美国保守派媒体广泛传播,成为后续外交讨论的焦点。
紧张的气氛并未随着阅兵结束而消散。
9月4日,特朗普与波兰总统卡罗尔·纳沃洛基会晤时,特意安排F-16与F-35战斗机编队从白宫上空掠过。
美方解释这是纪念波兰飞行员的传统仪式,但多家外媒指出,这其实是对中国阅兵的一种“回应式动作”。
同一天,五角大楼宣布将在9月底举行美国海军建军250周年纪念阅兵,意图通过海上力量展示美军实力。
但这些动作无法掩盖美方内部的焦虑。
赫格塞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对抗,但会继续保持战略优势。
他的语气比5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明显缓和许多。当时他还在强调“中国威胁论”,如今却改口“战略克制”,这被观察家视为美方在看到中国军力后不得不作出的姿态调整。
美军高层开始重新评估战略部署。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计划在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并加强太平洋舰队的远海机动能力。白宫发言人虽然声称“美国军力全球最强”,但这种“嘴硬”的背后,是对现实差距的深刻焦虑。
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中国阅兵带来的震撼效应。
特朗普对这场仪式的评价虽然正面,却夹杂着复杂情绪。
他既称赞中国的军力展示“壮观得令人窒息”,又对中国未提美国援助与俄朝并肩感到不安。在他眼中,这不仅是一场纪念仪式,更是一场关于全球力量再分配的“军力宣言”。
中国方面对阅兵的定位极为清晰。
强调“以武止戈”,展示和平发展的信念,同时也展示独立自主的军工体系。
中国媒体明确指出,这是一场“实战化、体系化、模块化”的大阅兵,不是靠PPT吹牛,而是真正把“军工强国”四个字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对比之下,美国的焦虑感愈发明显。
特朗普虽然出身纽约军事学院,重视军队建设,但面对中国迅速崛起的军力,他也不得不承认差距。尤其是在高超声速技术、激光武器、无人系统等领域,美方已不再拥有压倒性优势。
这场阅兵,表面上是一次纪念,实则是一次战略宣言。
它不仅让特朗普彻夜难眠,也让整个美军体系开始反思自身。
美国虽不愿承认正在落后,但行动上的紧迫感已无法掩盖。从加班研究录像到紧急修改战略部署,从战机掠空到军舰阅兵,美方的每一步都透露出急切与被动。
而中国,则用一次次庄重、肃穆、震撼的展示,宣告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这不仅是一次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更是一场在全球强权博弈中的力量展示。
特朗普看懂了,也感受到了。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场新时代的大国游戏,我们不能再掉以轻心。”
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已经从言语交锋,进入到了硬实力的碰撞阶段。
而阅兵,正是新一轮地缘格局重塑的开场锣声。
2025-09-04 12:13·扬子晚报
来源:巍律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