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李在镕访华:中国市场成战略重心,能否扭转颓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3:12 1

摘要:2025年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主要国际组织、全球跨国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会。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明,全球企业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重要性依然高度认可。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

2025年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主要国际组织、全球跨国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会。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明,全球企业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重要性依然高度认可。与此同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新的合作机遇。

李在镕困顿中访华,高度重视国市场:三星的“生命线”

据韩媒Chosun报道,韩国三星集团掌门人李在镕于2025年3月22日率团访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走访中国科技企业,与企业高层进行了会晤。在刚刚经历了股东大会的“反省”与“痛批”之后,此次访问被视为三星对中国市场重点关注并探寻深化合作的重磅信号。

据Digitimes Asia报道,三星此前曾一度停止向上述国内一线电动车厂商供应OLED面板。而这次态度大反转的时间点令人颇为玩味,李在镕此次访华恰逢其向三星高层传达“三星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信息之后。韩国媒体分析称,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三星在中国的业务网络,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显然,中国市场对三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既是其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基地,也是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2024年财报显示,三星对华出口额达64.9万亿韩元,首次超越对美出口额,中国不仅是三星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更是其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内外交困:三星半导体企业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中国市场表现亮眼,三星整体业绩却陷入困境。2023年以来,三星关闭了在华多家手机与半导体工厂,2024年更出售偏光片资产并清算昆山电机公司。在关键的半导体领域,三星代工业务被台积电拉开差距,HBM技术也被美企反超。2024年三星股价累计下跌近三分之一。

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投资者对三星的信心在不断下降。而在刚刚结束的股东会上,更有股东对路透社直批三星,指其“股票表现令人失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先进存储芯片和晶圆代工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三星却未能及时把握这一机遇。在半导体领域,三星的代工业务已被台积电甩在身后,高带宽内存(HBM)技术也被竞争对手反超。曾经的“传统巨头”如今在“新兴挑战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智能手机、电视和DRAM市场份额的全面下滑,更是让三星的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作为一家深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的企业,三星不得不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寻求平衡,而这种平衡的难度正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而不断增加。根据1月22日美国参议院收到的各企业行贿申报内容,2024年,三星集团在美国政界游说的支出高达698万美元。这其中不乏资助对中国半导体持强硬立场的议员。

有公开资料显示,韩企代表三星曾支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前任主席、威斯康星州前联邦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迈克·加拉格尔曾提出强烈呼吁,要求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经济胁迫采取强硬立场,敦促商务部将长鑫等中国半导体头部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并严禁美国技术流入其关联企业。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同样不容忽视。相关存储企业在DRAM领域的技术突破,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正重塑全球市场格局。三星若想维持优势,需在技术创新与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有业内人士指出,三星若能将中国市场从“制造基地”升级为“创新实验室”,或可借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与应用场景优势,实现技术反超。

除三星以外,SK海力士也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滑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压力。2025年初,SK海力士官方宣布将于2025年上半年削减其NAND闪存的产量,减少幅度达10%;3月6日,SK海力士宣布关闭CIS部门,并将该部门的员工转岗至AI存储器领域。SK海力士的退出,标志着CIS市场竞争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从长期来看,中国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的不断优化,未必不能迎头赶上。

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股价下跌、技术落后以及市场份额下滑等问题凸显了其在竞争中的困境。未来,相关企业能否在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中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仍是未知数。

来源:AI科技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