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火爆启示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09:18 1

摘要:在当下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一款产品或品牌的突然走红,常被视作难以捉摸的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 LABUBU,这个诞生于2015年(绘本角色),却在10年后席卷全球潮玩市场的“丑萌”形象上时,便能发现所谓爆品方法论的无力。诚然,有些产品或事件的火爆

在当下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一款产品或品牌的突然走红,常被视作难以捉摸的小概率事件。尤其是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 LABUBU,这个诞生于2015年(绘本角色),却在10年后席卷全球潮玩市场的“丑萌”形象上时,便能发现所谓爆品方法论的无力。诚然,有些产品或事件的火爆只能事后总结,而无法提前预测,但通过追溯和梳理,我们总能找到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着的一些可拆解、可参考的商业逻辑与成长路径。

2015年,欧洲绘本大赛冠军的首位华人得主、专业绘本作家龙家升创作了 LABUBU和他的幻想世界及 THE MONSTERS系列角色。2018年,泡泡玛特发售新一代潮玩, LABUBU被推向大众市场,凭借“似笑非笑、似呆非呆”的表情走红。它长着尖耳朵、大眼睛,口中还排列着9颗尖牙,这样的形象打破了传统潮玩甜美可爱的固有范式,构建起介于童话与怪诞之间的独特视觉风格。

最初几年,LABUBU是以小众潮玩的身份在特定圈层内传播,通过限量发售、设计师联名等方式,积累起了一批忠实粉丝。这些粉丝如同种子用户,在潮玩社群中自发传播 LABUBU的独特魅力,为其后续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后来,泡泡玛特不断丰富 LABUBU的产品线,推出不同主题、风格的系列玩偶。从梦幻的童话系列,到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系列,LABUBU的形象逐渐丰满,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直到2025年,LABUBU凭借独特的设计、精准的营销策略,以及社交媒体的助力,一跃成为全球瞩目的现象级 IP(知识产权)。

在审美同质化严重的今天,LABUBU拒绝“讨好”大众的设计,反而成为一剂“叛逆解药”。从传播学的“自我表达”理论来看,消费者购买商品,本质上是在寻找与自身价值观契合的符号载体。LABUBU古怪又可爱的反差形象,恰好成为 Z世代独立、反叛情绪的绝佳出口。他们购买 LABUBU,不仅仅是拥有了一个玩偶,更是在喧嚣世界中,找到了能代表自己个性的精神图腾。

LABUBU的“包搭子”系列,更是精准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趋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年轻人渴望情感陪伴,毛绒玩具不再只是单纯的玩偶,而是成为随身携带的“情感搭子”。LABUBU“包搭子”小巧便携,可以挂在包包上,成为消费者出门的时尚配饰。这种将实用性与情感价值相结合的设计,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配饰的需求,同时也赋予了 LABUBU更多的使用场景。

明星效应与社交媒体传播,也为 LABUBU的火爆推波助澜。比如蕾哈娜、贝克汉姆等一众国际知名人士,作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在社交媒体上展示 LABUBU。而 LABUBU相关短视频的广泛传播,以及美黑、贴牙钻等二次创作玩法的兴起,也让 LABUBU从一个潮玩产品,演变成具有社交属性的文化符号,形成病毒式传播。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产品或品牌的火爆或许存在偶然因素,但只要把握消费趋势、创新营销策略、丰富使用场景、注入文化价值,企业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小概率事件中的确定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责任编辑:杨晓 | 责任校对:赵艳丽 | 审核:张旭 | 美编:丁然

来源: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