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二篇中我们完成了地址登记。接下来,所有非欧盟身份的长期居留者,都要与外国人管理局(Ausländerbehörde/Einwanderungsamt)打交道,完成居留许可的申请/换发/延期。
在第二篇中我们完成了地址登记。接下来,所有非欧盟身份的长期居留者,都要与外国人管理局(Ausländerbehörde/Einwanderungsamt)打交道,完成居留许可的申请/换发/延期。
本篇给你一份实操顺序表、预约方式、材料清单与常见卡点处理,避免在“排期—材料—衔接”三处掉链子。
01
换领居留卡为什么重要
首次赴德工作/留学的申请人都是持D签入境,但是D签只是一次性入境凭证,而真正赋予你在德国长期合法居留、就业、开设银行账户、加入医保、出入境自由等全部权利的,是那张换领后的电子居留卡(eAT);一旦错过换卡窗口,轻则手续被拖延,重则身份中断、必须离境重办,得不偿失。
完成 Anmeldung 后,立刻线上递交居留申请或锁定移民局预约。只要你在当前签证/居留到期前提交申请,就会触发居留的“续效效力”(Fiktionswirkung):在等待期间你的合法居留不断档;个别城市会开具Fiktionsbescheinigung(续效证明)作为纸质凭证。请务必保存系统生成的提交/付款确认PDF或预约确认邮件。
为什么要“先锁预约,再并行其他事项”?
排期长:一线城市多采用“先在线申请→系统分配面谈”机制,排队可达数周至数月;不要等材料全齐才去抢号。
法律衔接:在有效期内提交申请即可“续效”,如遇发卡周期长或待补件,可申请Fiktionsbescheinigung。
在哪里预约?
通用规则:进入你所在城市的市政官网或者Google搜索“Ausländerbehörde Termin+城市名/”。很多城市改为在线提交申请,由系统分配面谈时间。
主流城市用法提示
柏林 Berlin:多数事项需先在线申请并完成在线支付,系统回执PDF非常关键,后续另行通知面谈/取卡。抢号技巧:号源多在工作日清晨/中午批量投放,跨区网点并行查询更容易成功。
02 所需材料(通用要求)
准备好以下文件,确保所有材料完整,以免预约失败。根据身份和城市,可能有细微差异。
带什么材料?(按身份打包)
通用护照(含有效 D 签/居留)Anmeldung 确认(Meldebestätigung)生物识别证件照医疗保险确认申请表或在线申请回执/支付确认PDF欧盟蓝卡(§18b(2))劳动合同/雇主确认(通常≥6个月)学历证明(Anabin/ZAB 认可路径,或IT从业特殊路径)年薪达到当年门槛(给审核员看的硬指标;最终以当地审查为准)03 常规性卡点
预约不到怎么办?
务必先走线上申请通道(如城市要求),保存确认PDF/邮件;若长时未获分配,使用 115 或官网联系表单跟进。签证快到期,面谈排到期后?确保到期前完成申请/被系统接收,即可“续效”;必要时申请Fiktionsbescheinigung,随身携带。拿着 Fiktionsbescheinigung 能出入境吗?
取决于续效类型:§81(4)(原居留“继续有效”)→ 一般具可出入境的效力(仍需满足目的地与边检要求);§81(3)(“容许停留”)→ 通常不可再入境。出行前务必向本地移民局确认。我持申根 C 签证,能在德国“转居留”吗?
通常不能;仅预约不延长短期停留。应在境外按 D 签路径办理后再入境。缴费方式
部分城市的在线申请需先支付(银行卡/PayPal 等),系统会生成支付确认PDF——建议与预约确认一并保存,现场查验时更顺畅。
外国人管理局的报道与预约,看似只是落地流程中的一环,实则是从“入境身份”走向“在德居留合法化”的关键节点。一旦忽视时限或错过申请窗口,可能面临的不仅是手续延误,而是工作、学业乃至整个计划的中断风险。
最理性的做法,是在抵达德国的第一周内完成三个动作:完成地址登记、锁定移民局预约、启动手机卡与银行账户的办理。只要节奏对了,后面的路会顺得多。
这篇是“德国生活攻略系列”的第3篇,下一篇我们将聚焦第三个动作:手机卡和银行账户的办理并带你规避典型误区。
来源:澳创移民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