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搀扶》马健涛:从街头卖唱到“神曲教父”的逆袭人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5:04 1

摘要:这位被称为"神曲教父"的音乐人,用《伤不起》《搀扶》等一首首直击人心的歌曲,创造了华语乐坛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草根音乐人的传奇人生。

"我写的不是歌,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马健涛说这话时,手里还攥着那把陪他睡过地下通道的破木吉他。

这位被称为"神曲教父"的音乐人,用《伤不起》《搀扶》等一首首直击人心的歌曲,创造了华语乐坛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草根音乐人的传奇人生。

1987年,马健涛出生在河南周口郸城县的一个小村庄。村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的"音乐疯子"传说:12岁那年,他用捡废品攒的钱买了把只剩三根弦的二手吉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村口的麦垛上练习。

"那时候村里人都说我疯了,"马健涛回忆道,"特别是夏天,我光着膀子练琴,后背晒脱了皮,琴弦上都是血印子。"

他的初中班主任王老师还记得:"有次上课,我发现他在课本上写满了歌词。我本来要批评他,结果一看内容写得特别好,就默许了。"

2003年,16岁的马健涛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决定:辍学去县城闯荡。这个决定让父亲勃然大怒,抄起扫把追着他打。"我爸说搞音乐没出息,我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他在县城的歌舞厅找到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工资300块,包吃住。

2006年,19岁的马健涛带着500块钱和那把破吉他来到北京。初到北京的日子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

他住过10块钱一天的地下室,睡过24小时快餐店,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在西单地下通道过夜。

"记得2008年冬天特别冷,"马健涛说,"有天晚上零下15度,我裹着报纸在地下通道睡觉,早上醒来发现睫毛都结冰了。"

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创作了《我的快乐就是想你》的雏形。

这段时期,马健涛结识了同样北漂的音乐人阿杜。"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在后海卖唱,"阿杜回忆说,"马健涛有个特点,不管多累,每天必须写一段歌词。有次他发高烧39度,还坚持在病床上改歌词。"

2013-2016年是马健涛音乐事业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阶段。这位草根音乐人在这四年间完成了从街头歌手到专业音乐人的蜕变,创作出多首脍炙人口的原创作品。

2013年: 正式成立个人音乐工作室,也在郑州举办首场小型个人演唱会;

2014年:创作风格形成,与音乐人冷漠合作《我爱你胜过你爱我》;

2015年:事业突破年,代表作《杀阡陌》全网发布,单曲连续12周占据酷狗新歌榜前十;

2016年:创作成熟期,发行《你是我唯一的执着》,作品登上QQ音乐巅峰榜;

这四年间,马健涛完成了从翻唱歌手到原创音乐人的转变,其作品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次,为后续《搀扶》等作品的爆红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始终坚持"用最简单的话唱最真的情"的创作理念,逐渐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2017年冬天,马健涛在郑州二七广场目睹了改变他创作方向的一幕:一位盲人老大爷摔倒在路边,十几个路人匆匆走过,最后是一位外卖小哥停下来扶起老人。

"那个外卖小哥叫王磊,"马健涛回忆说,"他脱下外套垫在老人头下,自己穿着短袖在雪地里等了15分钟救护车。"当天晚上,马健涛在便利店的餐巾纸上写下了《搀扶》的第一句歌词:"这世界太匆忙,总有人记得停下。"

这首歌最初上传时只有23个播放量,直到三个月后,一位护士在抢救室拍下同事边哼这首歌边心肺复苏的视频,才让《搀扶》一夜爆红。这首歌后来被写入多所大学的德育教材,郑州出租车司机还自发成立了"搀扶车队"。

《搀扶》全网播放量突破50亿后,马健涛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开发商要送他郑州三套房,有综艺节目开价百万请他当评委,但他都婉拒了。

"我要了间30平米的录音室,"马健涛说,"把第一笔50万版权费捐给了乡村音乐教室。"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去地铁口唱两小时的习惯,"要记住来时的路"。

去年冬天,有网友拍到他蹲在路边给流浪汉系鞋带的照片。面对网友的称赞,他只是淡淡地说:"当年我鞋带散了,也是个拾荒老人给我系的。"

马健涛的创作方式很特别:

1. 菜市场采风法:每周去菜市场记录摊主的吆喝声

2. 午夜写作法:坚持凌晨2-4点创作,说这时灵感最活跃

3. 素人试听:新歌先给小区保安、保洁阿姨听,根据他们的反应修改

"我最近在写《路灯下的修琴人》,"马健涛透露,"特意找来了30年前那种破吉他的音色,就是要还原最真实的感觉。"

【网友评价】

@急诊科护士长:"我们ICU把《搀扶》设为抢救背景音乐后,医护人员的士气明显提升了"

@音乐人老梁:"马健涛开创了'纪实民谣'的新流派"

@广场舞王阿姨:"他的歌我们一跳就是一下午,根本停不下来”

来源:老玉米五宝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