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依托“薪火行动”平台,携手腾讯新闻共同举办。活动以实地探访、主题分享以及体验非遗技艺的方式,带大家领略宜兴紫砂陶制技艺这一古老非遗的独特魅力,共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
8月28日,“薪火行·心传承”宜兴紫砂陶非遗体验之旅在江苏宜兴紫砂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范伟群的“宜兴大生艺术馆”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依托“薪火行动”平台,携手腾讯新闻共同举办。活动以实地探访、主题分享以及体验非遗技艺的方式,带大家领略宜兴紫砂陶制技艺这一古老非遗的独特魅力,共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瑰宝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助于传承历史文脉,赓续精神谱系,让后人了解、感受并借鉴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发扬热心慈善、奉献社会、助力时代的优秀精神,发起“薪火”非遗保护与传承行动,助力非遗传承人创新创业,让非遗传承继往开来。
而本年度中银私行“薪火行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为脉络,为嘉宾讲述一个又一个非遗代际传承中主动发挥创造力、注入生命力的故事,与嘉宾一道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密码,为嘉宾展现精彩灿烂、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构建公益平台,助力非遗传承人创新创业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发起了“薪火”非遗保护与传承行动,不仅希望引导资金流入非遗相关实体产业,还期待通过构建公益平台,助力非遗传承人创新创业,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传承并焕发新的活力。此外,中银私行通过“薪火”非遗保护与传承行动,讲述代际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故事,展现了一系列非遗传承者如何主动发挥创造力、注入新的生命力,共同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奥秘,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悠久。
江南大学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若江教授: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庄若江长期致力于江南地域文化与吴地文化研究。活动当天,庄若江教授以“薪火行
心传承”为主题,作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精彩分享,纵横古今,以宏阔的视野勾勒出江南作为中国经济与文化“双高地”的独特魅力。她说:“紫砂有温度,你对它付出,它便反馈于你。束之高阁则失其魂,唯有使用中交流,方见蜕变。紫砂壶是文化的载体,希望通过它,让大家直观地触摸和理解背后的文化底蕴。
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传承人:让宜兴紫砂的温度温暖更多人
紫砂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范伟群,带领大家参观了他收藏的众多紫砂作品,大家充分感受紫砂陶的神奇之处。在主题分享环节,范伟群系统介绍了紫砂艺术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与工艺特征。整个分享客观呈现了宜兴紫砂作为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让嘉宾对紫砂陶制有更全面的认识,激发大家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与责任感。
他说:“当亲手捏出的粗坯在阳光下泛着哑光,大家更懂了:机械化生产可以复制外形,却复制不了手工里的温度与思考——这正是传统技艺在当代的不可替代性。这场紫砂陶制技艺,触摸到的不仅是紫砂的温润,更是传承者对技艺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担当——这正是非遗生生不息的密码。”
而传承非遗,不仅是讲述过去的故事,更是让古老技艺与当代生活相遇,让紫砂的温度,温暖更多人的日常。
中银私行嘉宾:感受非遗技艺
参与此次活动的嘉宾陈先生对此次行程非常满意:“感谢中银私行提供的机会,我是第一次来江苏,这里的城市环境很好!很惊喜,在宜兴体验了一下紫砂文化,像把我们带回到了千年前的那种时空。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宜兴,感受这里的江南文化。”
展企业担当 为非遗传承提供强大助力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作为活动最坚实的后盾,“薪火行动”平台以其广阔的资源与强大的影响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搭建起一座稳固的桥梁。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不仅凭借“薪火行动”平台推动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其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也如同薪火之光,绵绵不绝、熠熠生辉。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