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这份"拼命三娘"的特质,让她成为《奔跑吧》常驻嘉宾中最年轻的"能力者"。但鲜少有人知道,三年前她在海外打歌期间,就曾因连续72小时工作晕倒在后台。
凌晨的摄影棚外,宋雨琦瘫坐在地的画面被路人镜头捕捉,瞬间点燃网络。
这位以活力著称的年轻艺人,此刻却因体力透支需要同伴搀扶——这一幕不仅揭开综艺光鲜背后的残酷真相,更让六年前那场震惊全国的悲剧记忆再度浮现。
1999年出生的宋雨琦,19岁便在海外以女团身份出道。练习生时期每天18小时的训练,练就她标志性的甜美笑容与惊人耐力。
正是这份"拼命三娘"的特质,让她成为《奔跑吧》常驻嘉宾中最年轻的"能力者"。但鲜少有人知道,三年前她在海外打歌期间,就曾因连续72小时工作晕倒在后台。
这次引发争议的录制发生在浙江某影视基地。据现场粉丝描述,凌晨1点的环节要求嘉宾在低温中完成汽车追逐任务。
当宋雨琦为抢道具狂奔200米后,镜头外的她突然弯腰扶墙,随后被拍到由孟子义架着离开。这种将艺人耐力逼至极限的设计,与节目组宣称的"趣味竞技"早已背道而驰。
事件发酵后,宋雨琦火速发布的安抚动态堪称业界模板:"只是冲刺后休息"的轻快语气,配合节目组紧随其后的"感谢付出"声明,看似平息了风波。但评论区最高赞提问"为什么总要艺人自证健康?",道出了公众的深层疑虑。
这种疑虑源于2019年冬夜的血泪教训。当时高以翔在完成高强度奔跑后猝逝,节目组延迟施救的细节至今成谜。
尽管涉事方此后声称加强安保,但业内人士透露,多数剧组仅满足"配备基础医疗队"的最低标准。某医疗顾问匿名表示:"现在的应急预案都是为事后免责,而非事前预防。"
在竞争白热化的综艺市场,"虐星"已成潜规则。有制作助理透露,某期节目原定8小时录制,因效果不佳临时追加通宵环节。"艺人合同里写着'配合合理安排',但没人定义什么是合理。"这种将人体极限等同于节目效果的扭曲逻辑,使得安全措施永远滞后于内容设计。
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的集体沉默。多数艺人担心被贴上"不敬业"标签,如某男星因提出调整游戏难度遭剪辑除名。粉丝们"心疼却骄傲"的控评,无形中助长了制作方的肆无忌惮。当宋雨琦笑着说出"跑男是真跑男"时,或许正暗示着这个系统性的困局。
凌晨追车的画面终将被剪辑成热血沸腾的正片,但那些粗重的喘息与颤抖的双腿永远不会播出。当娱乐至上的车轮继续碾压安全底线时,我们不得不问:究竟还要多少声疲惫的"我没事",才能换来真正的改变?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