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强化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根据中宣部等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全国妇联以“学习你我行”为主题,线下突出“一地一特色”,线上推出“联联来播报”,分层分类分众开展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强化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根据中宣部等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全国妇联以“学习你我行”为主题,线下突出“一地一特色”,线上推出“联联来播报”,分层分类分众开展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为更好呈现各地大学习大宣讲百花齐放的创新实践,从5月16日起,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开设专题,每周两篇集中展示各地活动成果,推动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走深走实。
202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强化妇女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为抓手,围绕推进“五项行动”“六件实事”,创新打造“木兰”工作品牌,聚焦农村妇女、“三新”领域从业者、女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突出“一月一主题 一师一特色”,以思想引领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家庭建设的“新引擎”,凝聚起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兵团妇联深入贯彻推进“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从“庭院课堂”到“晒场宣讲”,从“军垦家风馆”到“妇女之家”,逐步构建起“兵—师—团—连”四级宣讲网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1 基层巡讲“接地气”,
木兰声声入心田
兵团各级妇联积极吸引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小小讲解员等组建1600支“木兰”宣讲队,结合民俗、节庆等活动,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草根化、大众化的语言,面向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宣讲活动,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四师妇联组建226支“木兰”宣讲队,培养1220名基层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牧区哨所,开展“巴扎宣讲”“马背宣讲”等特色活动157场,覆盖职工群众3.2万余人。五师妇联开展“田间微宣讲”25场,将政策、技术与维权知识送到妇女身边。九师妇联创新打造“木兰戍边关”品牌,将孙龙珍女子民兵班转型为“木兰·红色精神宣讲队”,推动红色教育与戍边实践深度融合,为传统戍边工作注入新时代内涵。兵团各级妇联同心同行凝聚巾帼力量,组织妇女群众倾情共唱《花开中国》,奏响属于新时代女性的华彩乐章。
2 数字赋能“扩声量”,
云端宣讲零距离
兵团妇联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宣讲新矩阵,积极运用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宣传效能,组织网络及新媒体专题培训,提升各级妇联及“三新”领域宣传骨干业务能力;持续做强“兵纷女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木兰·巾帼大宣讲”“木兰·巾帼大学习”专栏,广泛推广《联联送服务》生活小百科AI短视频,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探索AI赋能宣传的有效途径,创新推出兵团妇联AI数字播报宣讲员“木兰姐姐”,定期推送理论政策、科普知识,让妇女群众随时随地可学可感,打破时空限制。五师妇联开展“她力量·家故事”系列直播宣讲6场,累计观看超3000人次;八师妇联打造“木兰·巾帼大学习”线上课堂,推出“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有声书、“今天我来读”云接力等70余期专栏,使理论学习触手可及、深入人心。
理论的种子,在泥土中生根发芽;信仰的力量,在耕耘中开花结果。兵团妇联将兵团精神与军垦家风融入宣讲全程,深入连队、社区、学校、企业,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多层次广覆盖的宣讲工作新格局,切实打通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最后一公里”。
兵团妇联以“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为纽带,聚焦军垦家风传承,以《小家烛火耀兵团——军垦家风故事》读本为载体,通过“立足读本+宣讲润心”双轮驱动,将红色基因融入家庭血脉,让兵团精神在千家万户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1 立足读本,
厚植军垦家风精神沃土
《小家烛火耀兵团——军垦家风故事》作为首部聚焦新时代兵团军垦家风建设的故事作品集,成为兵团妇联开展“家庭服务巾帼行动”的重要载体。兵团各师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弘扬兵团精神、传承军垦家风为重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家风宣讲,让有形的故事承载无形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兵团妇联通过多项举措推动军垦家风传播。在“4·23”世界读书日和“5·15”国际家庭日期间,分别举办新书发布、家风主题晚会,并制作有声书、短视频在主流音频平台和融媒体端口推出,实现“一次创作、多端传播”。同时积极推动该书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职工书屋、妇女之家、军垦家风馆等阵地,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 宣讲润心,
创新形式激活传承动能
各师市妇联组织“木兰”宣讲员开展“家风六进”巡讲,通过真实讲述、艺术展演、视频录制等多元方式,把家风故事讲活、讲透、讲出温度。十二师将故事改编为快板、情景剧,九师组织60余场家风分享并征集家训家书,实现理论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八师创新构建“军垦四代·声动石城”宣讲体系:一代忆“地窝子”奋斗史,二代借新媒体宣传兵团精神,三代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服务”,“军垦娃娃”通过讲故事大赛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代际接力、多方共鸣的家风建设新格局。
兵团妇联以军垦家风为纽带,将家庭小故事融入时代大叙事,让理论宣讲可亲可感、家风传承有声有色,真正把思想政治引领落实落细在家庭、深入人心。
兵团妇联围绕落实“巾帼建功系列行动”,将理论宣讲与精准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榜样引领、创新模式、阵地升级等举措,为妇女群众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谱写乡村振兴巾帼篇章。
1 榜样引领:
故事赋能激发奋进力量
深入挖掘宣传各行各业优秀女性典型,用身边榜样激励前行,积极组织兵团先进妇女代表赴基层宣讲2942场次,累计覆盖24.64万人次。十二师以“返乡妇女创业故事展播”等群众性活动为载体,用30期真实案例展现时代巨变;全国劳动模范伍元秀讲述老一辈兵团人战天斗地的“戈壁荒原上的青春岁月”;二师妇联邀请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陟娟诠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六师“金色讲堂”邀请致富带头人分享经验,用“小故事”解读“大道理”,激发妇女创业热情。
2 聚焦“三新”:
创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八师妇联精准对接新业态发展需求,在互联网、物流、直播等行业新建妇联组织93个,将2000余名电商主播、外卖骑手发展为“宣讲新力量”,实现从“服务对象”到“工作力量”的转变。通过“木兰·富家兴石巾帼贷”为企业注入3800万元金融“活水”,开展“暖新行动”惠及3000人次;建设线上“云家风馆”与线下“美丽庭院”,切实打通政策与服务“最后一公里”。
3 技术赋能:
精准服务托起稳稳幸福
各师市妇联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作为宣讲服务的重要落脚点。九师白杨市妇联通过调研摸需求,联合人社局开展家政、电商等技能培训315人次,创新“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模式;二师三十一团以“党支部+合作社+妇女创业”模式吸纳16人稳定就业,形成“宣讲赋能、就业增收”双向奔赴。
兵团妇联以“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为牵引,不仅强化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更将政策温度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妇女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
兵团妇联聚焦“巾帼维权暖心行动”,坚持法治宣传与精准服务并重,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宣讲与维权服务,将法治温度传递到基层末梢,为妇女儿童撑起权益保护伞,筑牢社会和谐基石。
1 精准普法,筑牢权益屏障
各师市妇联以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二师设置校园权益问答,基层妇联解读婚姻家庭热点,以案释法反家暴;四师组织法律工作者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心理咨询师传授家庭调解技巧;五师组建“巾帼普法团”为戍边女护边员提供法律咨询;六师“蓝色课堂”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妇女尊法用法能力;十三师妇联联合司法局、融媒体中心,邀请知名律师做客FM106.5直播间,推出4期维护“她”权益为主题的普法直播。
02 创新模式,
提升维权实效
八师构建“调解+普法”双轨机制,开展维权讲座579场,建成2个维权站;九师妇联与检察系统共建“妇联+检察”协作机制,通过法治情景剧、检察开放日等创新形式宣讲20余场;十师各团场围绕婚姻家庭、心理健康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先情后理再法”沟通技巧;十二师推行“群众点单、专家接单”宣讲模式,年均开展定制化普法10余场。十四师“昆仑山下古丽花”团队中的女队员将民法典讲成田间地头的“生活百科”,年轻姑娘们还把纠纷案例编成情景剧、拍成普法短视频,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有矛盾找古丽,要普法找古丽”已成为职工群众最朴素的共识。
兵团妇联以法治为笔、以服务为墨,书写着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新篇章。每一次普法宣讲都是权益的播种,每一场维权服务都是温暖的传递,兵团妇联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娘家人”的担当。
木兰的芬芳洒满兵团大地,巾帼的力量续写时代华章。兵团妇联“学习你我行”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将党的温暖与关怀送入千家万户,传递至兵团的每一个角落。这不是一场短暂的热潮,而是一次持续的深耕——在乡村振兴一线精心绘就“她产业”发展蓝图,在创新创业浪潮中全力搭建“她平台”支撑矩阵,在家庭文明建设中悉心播撒“她文明”种子。新时代的兵团女性正以柔韧坚定的姿态、奋发有为的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绽放独具魅力的“木兰”风采。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