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诈骗信息莫轻信,遇到就找‘摇摇灵’……”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塘桥派出所的警务室里,身着警服的李凯对着摄像头,面带微笑,双手翻飞如蝶,用流畅的手语录制着反诈视频。
“诈骗信息莫轻信,遇到就找‘摇摇灵’……”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塘桥派出所的警务室里,身着警服的李凯对着摄像头,面带微笑,双手翻飞如蝶,用流畅的手语录制着反诈视频。
“摇摇灵”是李凯专为辖区内听障人士建起来的反诈工作群。作为张家港为数不多的有手语专业背景的基层民警,李凯用自己的特长为辖区内的听障人士架起一座反诈宣传的“无声桥梁”。
故事要从2023年那个燥热的午后说起。
“赶回所里!立刻!”当时正在社区走访的李凯突然接到紧急召回指令,原来是所里遇到棘手的反诈预警对象——一位先天听障的中年男子疑似遭遇投资诈骗,可由于沟通不畅,派出所的民警们和他沟通近3小时,写满了5张A4纸,可仍旧无法打消他向陌生账户汇款转账的念头。
“当时他攥着手机不停发抖,眼神很慌乱。”为了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李凯将当事人单独带进调解室,开始用手语和对方交流。“我是一名警察,也是你的朋友,我们是来帮助你的。”李凯用手语耐心比划,目光真诚,让对方渐渐卸下心防,最终成功劝阻这位中年男子陷入诈骗陷阱。
然而,这次成功的反诈经历却并没有给李凯带来多少成就感,反而让他发现了日常反诈宣传工作中的盲区。“我们辖区一共有283名听力障碍人士,仅有7.1%有固定工作,其余均零散分布于各个村(社区)。他们全部无法听到反诈宣讲,一部分还看不懂宣传折页,遇到困难时,甚至打不了110。”
“既然听障人士打不了110,我就来当他们的‘摇摇灵’。”于是,李凯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逐一走访辖区内的听障人士,“扫码,加个微信吧,有事随时‘摇’我”这句简单的手语,他重复了283次。此外,他还组建了2个专门为听障人士服务的“摇摇灵”警民联系群,每天都在群里推送反诈知识。
“全民反诈一个都不能少,听障人士是反诈宣传的难点,也是重点,我希望能用我的专业能力帮助到每一个人。”李凯说。
“李哥,我收到一个陌生人寄来的包裹,里面只有一张宣传单,这是啥情况?”“这是一种新的骗局,不要去理会。”看到“摇摇灵”微信群里的王志(化名)发来的信息,李凯立刻回答。
24小时待机,有问必答,信息秒回,如今已经成为李凯的工作习惯。“很可能一条不起眼的信息背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慢一秒都可能让骗子得逞。”谈起这几年的反诈经历,李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一天夜里,“父母干预自由恋爱,犯法吗?”发信人是一位后天失聪的年轻女孩小邵。
直觉告诉李凯,事情不简单。虽然已是深夜,李凯立马穿上衣服火速赶往小邵家。彼时,小邵父母正和小邵激烈争吵。充分安抚双方情绪后,李凯了解到,前些天,小邵在网络上认识了一名外表俊朗、谈吐风趣的“有为青年”,在一连串的甜言蜜语中,小邵迅速坠入爱河,就在对方提出需要小邵贷款为其周转提供资金时,被小邵父亲发现并制止。与父母争执不下的小邵决定借助“摇摇灵”捍卫自己的“恋爱自由”。
“真正的爱情不会让你背负债务。”李凯半蹲在小邵面前,调出同类诈骗判决书,演示资金流向追踪......经过一番“手语攻心战”后,小邵终于删除了那个所谓的“有为青年”。
李凯告诉记者,近年来,很多不法分子专门利用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特点设计出花样百出的骗术,比如冒充公职人员以每月领取补助为诱饵非法套取现金,或者以社交和婚恋加好友形式进行诈骗等等。如今有了“摇摇灵”,辖区内的听障人士收到疑似诈骗信息都会习惯性地第一时间联系李凯,两年来,“摇摇灵”已阻止各类电信诈骗284起。
“既然听障朋友们信任我,我就要保护好他们。让大家相信‘摇摇灵’真的灵。”李凯说。
“大家好,欢迎来到反诈小课堂,我是李凯。诈骗套路升级,新型复合式诈骗来袭,你能认出几个?”紧跟反诈新形势,李凯将新一期的反诈小视频及时发到群里。
“好”是比划“大拇指”,“身体”则是用手在胸前向下划一下……和其他的反诈小视频不一样,李凯在镜头前“手舞足蹈”,每一个文字都用手语细致表达。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分秒必争,千方百计跑在骗子前面。”谈起做手语反诈短视频的初衷,李凯说,诈骗方式层出不穷,将诈骗套路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能大大减少他们上当受骗的概率。
说干就干,李凯负责策划、文案和出镜,同事担纲摄像、剪辑。从初期半日打磨一条视频,到如今半小时完成摄制,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临近七夕,李凯会以“防婚恋诈骗”为主题制作反诈视频;临近“618”“双十一”等网购节点,以刷单诈骗为主题提醒大家不要掉入陷阱;春节期间,提醒大家不要落入点击不明“红包链接”骗局……这些反诈小视频,实现预警信息与犯罪手段“同步更新”。
从2023年9月第一期至今,李凯陆陆续续已制作超50期,在“摇摇灵”群里收获一波“铁粉”,更有听障人士定期询问更新进度。
在李凯带动下,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塘桥镇人大代表民警王亮钻研养老诈骗,被大爷大妈唤作“小亮子”;95后女警陆婷创建“反诈故事会”,甜美的声音通过社区广播传遍街巷……这些各具特色的“爱称”,丈量着新时代警民关系的温度。
“手语只是载体,‘灵’在用心。”傍晚,值班室里,结束了一天执勤工作的李凯又开始录制新视频。镜头里,他的双手无声的守护正在屏幕那端生根发芽。
当“有事找摇摇灵”成为听障群体的条件反射,这座永不“堵车”的沟通之桥,正让温暖在寂静世界悄然流淌。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