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8岁被倒卖3次,最后2700元卖给50岁大爷,21年后称不愿被打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00:15 1

摘要:如果一个女人被拐卖到山区会怎么样?估计每天不是逃跑,就是在想着逃跑的方法。

如果一个女人被拐卖到山区会怎么样?估计每天不是逃跑,就是在想着逃跑的方法。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女人,18岁被拐卖到山区,有许多逃跑的机会却不走。

而是选择留下,在当地成为一名代课老师,还说希望网友不要打扰她的生活。

一个被拐卖的妇女,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01

女子名叫郜艳敏,出生在河南许昌,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也没啥文化,经济条件一般。

富人有富人的享受,穷人有穷人的温馨,父母对这个女儿很疼爱,也很重视教育。

郜艳敏是一个很乖的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奈何家庭条件不允许,初中没毕业便辍学了。

跟着同村的姐妹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工作很累却充满干劲,自己多挣点钱,家里就能减少点压力。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未来她会找一个老公,然后安安稳稳过日子。

可惜,1994年一场巨变降临在郜艳敏的身上,自此命运也由不得自己。

当时,她出来打工也不过一年多,平时都是工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没有见过社会的险恶。

中秋节前,郜艳敏本想坐火车回家看看,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

等车期间遇到一个女子,对方浓妆艳抹很是热情,聊着聊着就把想要的信息套完了,随即便说能提供一份不错的工作。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而不知心,郜艳敏出门就是为了挣钱,一听对方手里有好工作,便答应去看一看。

就这样她跟着女子走了,不久便来到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巷子中间有一辆破旧面包车。

郜艳敏再傻,也明白过来女子是个坏人、不怀好心,当即便要离开。

到嘴的肉哪能就这样溜了,车里突然下来几个男人拦住去路,二话没说一下把她推上车,随即堵住嘴绑了起来。

面包车一路行驶,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多远的路,最后来到一个破旧的院子里。

郜艳敏一个女孩子,怎可能是几个彪形大汉的对手,任由对方推搡到房间里。

屋子没有门,黑乎乎的,还散发一股发霉的味道,很显然已经许久没住人了,即便自己喊救命也无人能听见。

在人贩子的眼里,她就是一个商品,一个换钱的商品。

只要不听话,换来的就是拳打脚踢,那段时间里身上没有一块地方是好的。

为防止郜艳敏逃跑,人贩子不给水喝、不给饭吃,先后卖给了多个男人。

或许会有人问,女儿失踪了,父母不会报警寻找吗?

那个年代法制还不健全,也没有现在的监控设备,去哪里找,从什么地方下手?

人贩子也很精明,威胁郜艳敏按照自己的要求写信,给家里人报平安,如此一来更不可能得到救援。

郜艳敏很听话,先后被倒卖三次,只希望人贩子赚够钱可以放她走。

哪有狼不吃肉的,哪有到嘴的肉丢掉的,这个想法很天真。

最后一次,她被卖到了河北曲阳县的一个村子里,不是山沟沟,却也非常穷。

买家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子,姓刘,早年家里贫困没娶到媳妇,就想着花钱买一个,顺便传宗接代。

刘老汉花2700块钱将郜艳敏买回家,这时的她仅仅只有18岁,所以第一眼就相中了。

买卖妇女是违法的,可对于他们这种人而言,根本就不会管那么多,娶媳妇生娃比什么都重要。

02

2700块钱放到现在并不多,但在万元户都很少的年代里,可是一笔巨款。

对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对一个老光棍,平日里把郜艳敏看得死死的,生怕对方跑掉,自己白瞎了那么多钱。

村子周边不是山、就是水,到处坑坑洼洼,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不熟悉环境的人根本找不到出去的方向。

刚被刘老汉买回来时,郜艳敏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跑,每天都在计划着。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有一次没跑多远就被抓了回来,还挨了一顿毒打。

当天老汉下地干活,家里没人监视,郜艳敏趁机溜出家门逃走,一口气跑出老远。

本以为逃出升天,老汉很难找到自己,结果栽在一个放牛娃手里。

买媳妇的地方都有一个特征,当地人很穷,却又很团结,发现“买来的媳妇”逃走都会告知当事人。

老汉得知媳妇跑了赶紧去追,村民也没闲着,按照放牛娃的指引去围追堵截。

人生地不熟,郜艳敏迷了路,转悠半天不仅没出去,反而又把自己转悠回来了,结果被抓个正着。

刘老汉十分生气,捡起地上的棍就朝媳妇身上打,旧伤还没好,身上又添新上。

棍棒打人皮肉不怎么疼,但骨头却疼的受不了,还容易打出内伤。

没多久,郜艳敏就被打的哇哇大叫,最后躺在地上没了力气。

刘老汉生怕媳妇再跑,连地里的农活都不管了,就在家里看着,也不让媳妇出门。

这种一眼望到死的生活,郜艳敏实在是受不了,密谋策划了一场自杀。

她暗中积攒了许多安眠药,某天夜里趁着刘老汉不注意,一股脑全部吞了下去。

幸运的是被及时发现,没有自杀成功,捡回了一条命。

不幸的是又换来一顿毒打,还被刘老汉看得更紧了,想死都死不掉。

前前后后折腾许多次,郜艳敏都没有成功,逐渐放弃反抗的希望,接受这段不公的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老汉对媳妇放松了警惕,甚至答应一起回河南看望对方的父母。

郜艳敏终于回到了家,见到久违的父母,看着二老为了找她愁白的头发,内心更是痛苦。

郜艳敏让父母报警,可母亲却认为女儿既然已经不是黄花大闺女,就应该嫁鸡随鸡。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说父母心狠,但那个年代里的思想就是如此,老百姓对“清白”看得很重要。

把郜艳敏留在家里又能如何?有可能找的丈夫还不如刘老汉呢?

探完亲,郜艳敏跟着刘老汉走了,从此再也没想过逃走的事。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很快机会就来了。

03

当地名叫下岸村,村民都没啥大文化,教育这块自然抓的不紧,识字的人都不多。

学校破破烂烂,桌子椅子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教室白天能看到天空,晚上能看到月亮,下雨天还能玩水......

这样的地方谁都不愿意呆,先后来了几个老师,没多长时间就走了。

没老师教,孩子就没学上,没知识,以后村子里更穷,村支书那叫一个着急。

有一天村支书无意间看到郜艳敏,突然想到她是识字的,一问之下有“初中水平”。

这下可高兴坏了,立马找到刘老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刘老汉起初不想答应,但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答应了。

郜艳敏走马上任,成了一个没有编制、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把自己早年学得知识教给孩子们。

你还别说,自从有了这一份工作,郜艳敏好似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学校里没有黑板,她就自制一块黑板;学校里没有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教材;学校里没有粉笔,她就自己制粉笔......

当地的孩子都很喜欢这个老师,村民对她的印象也有所改观,一丝丝的温暖正在融化郜艳敏那颗早已死去的心。

看着媳妇如此受欢迎、受尊重,刘老汉对她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骂。

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孩子,生活过得更加有盼头,日子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大约在2005年,郜艳敏火了,亦或者说下岸村火了。

一位摄影师听说了她的故事,跑到当地拍下一组照片,配好文章发到网上。

一个被拐卖的妇女,给人家生了孩子,还在当地教书......每一个关键词都吸引眼球。

她的故事广泛传播,2006年还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下岸村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但,这样的关注是当地人想要的吗?自然不是。

以往哪个光棍没有找到老婆,还能买个媳妇回来,现在一出名,渠道直接被毒死。

一时间,村里人都骂她是扫把星,甚至还出言威胁,监视她的家人,郜艳敏也不敢再接受媒体的采访。

感谢各界媒体对我的关心,感谢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在这对大家说声对不起,抱歉现在我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因为我的事全家人都病了,我希望我的家人都平平安安,儿女们都能安心上学。

时间来到2015年,公安机关开始调查郜艳敏被拐卖一事,郜艳敏却拒绝追责,还说自己是主动要求丈夫买下的。

至于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从1994年被拐卖,到2015年公安机关介入,郜艳敏已经在下岸村生活21年。

过去发生的改变不了,未来的生活却可以选择。

事情早已经过去,现在丈夫对她也很好,二人也有了孩子,不被打扰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也是郜艳敏想要的结果。

之后她继续在当地做老师,水平可能不高,知识储备也不多,却让人生有了一份追求,有了一份意义。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来源:村里的姑娘小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