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遍全国的末日生存手游,现在都怎么样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23:15 1

摘要:还记得那些年我们抱着手机不撒手,在末日世界里捡lj、打僵尸的日子吗?2015-2018年堪称生存手游的黄金时代,各种末日生存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时过境迁,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品类如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抱着手机不撒手,在末日世界里捡lj、打僵尸的日子吗?2015-2018年堪称生存手游的黄金时代,各种末日生存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时过境迁,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品类如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末日生存这个品类的热度一降再降,市场上已经是属于被淘汰的品类了。

1. 《死亡日记》

回溯2015年,移动游戏市场正经历着一场革命。在《死亡日记》横空出世之前,手游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换皮卡牌和跑酷游戏。这款游戏创造性地将生存模拟与道德抉择相结合,让玩家在资源匮乏的末日环境中,不得不面对"要生存还是要人性"的灵魂拷问。

笔者至今记得第一次玩《死亡日记》时的震撼:当我在第三天就不得不选择抢劫NPC的物资时,那种道德困境带来的冲击感,是其他类型游戏难以提供的独特体验。这种玩法设计不仅开创了生存手游的先河,更在无意间完成了一场关于人性的社会实验。

数据显示,超过62%的玩家在第一次游戏时都会选择"善良路线",但在多次失败后,这个数字会骤降至28%。堪称末世生存的经典体验。

其采用的"资源-时间-健康"三角平衡系统,至今仍被许多生存游戏借鉴。但令人唏嘘的是,这款开创性的作品最终却倒在了商业化的十字路口。

根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游戏在2016年巅峰时期月活用户达到120万,但到2018年就骤降至不足15万。

其衰落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内容更新节奏缓慢,平均3-4个月才更新一次小内容;其次是付费设计失衡,后期推出的付费角色属性碾压免费角色;最重要的是,开发团队将精力转向续作,2代的话虽然质量丰富更没意思,导致老玩家流失严重。目前游戏已停更。

2. 《活下去》

相比《死亡日记》,《活下去》由仅几人的小团队打造,却凭借更丰富的玩法和良心的运营,成为生存手游中的“长寿选手”。

在众多生存手游中,《活下去》可以说是一个异类。这款由成都黑骑士游戏工作室开发的游戏,用事实证明了"小团队也能做出长线精品"。回合制战斗和战棋探索在末日题材里也是独特。

而良心的是6块钱就能体验全部内容,月卡可以一次性领取30天奖励,而非强制登录30天。就算是零氪,只要肯付出时间一样可以吊打某些大佬。少数真的在做生存游戏的手游,并解决了生存游戏后期乏力的问题。就是玩法少了点,末日游戏后期都是挺枯燥的。

官方说他们的后台数据进行首充的人数超过10%,这还是很高的。毕竟这游戏基本除非急需信用点不然你每天领一下一个月都能领1w,不比大月卡差多少,足以见得官方是很有诚意的。而且活动和更新也是比较稳定,还在搞宠物版本,对比其他游戏,还是良心的。

现状: 依然保持更新,TapTap评分9.0,小众游戏,玩家少但社区稳定。

3. 《幸存者危城》

比起其他生存游戏的宏大叙事,《幸存者危城》走的是轻度Roguelike+横版格斗路线,这款游戏试图将生存玩法与Roguelike元素结合,打造"短平快"的生存体验。初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最终败在了数值设计上。

新版本僵尸万血,叠数值和升级机制给不少玩家恶心到了,游戏还各种逼氪,并流程重复。

现状: 已停更,仅剩氪金页面,玩家流失严重。

4. 《明日之后》

网易的入局,本可以给生存手游带来新的可能。《明日之后》初期展现出的品质确实令人惊艳,上线首日服务器被挤爆,日活突破1500万。

末日手游的巅峰作品,网易把地球末日生存LIKE的天花板打造出来了,腾讯想做个对标的游戏,结果三年都没磨出来。虽然不算开放世界,但是地图规模足够广阔,场景细节也相当精致。

各种武器,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玩法机制。开放市场也很有意思,需要好武器可以赚金条去买,市场上的物价也要把握好才好赚钱。营地玩法也不错,算是不错的留人手段,营地的装修也可以,不会装的可以找合营的帮你做。

可惜这游戏是网易的,后期运营没多久就变得“又肝又氪”扫荡和家园迭代太快了。堪称“网易式运营”的典型反面教材。

同样是又肝又氪,为什么第五人格如今混的越来越好,明日之后越来越差,还是公平,游戏里的公平!在明日里面氪佬是稳稳捏压平民的,谁想着在游戏里上班当奴隶?

目前仍运营中,只是口碑已经没了,剩下一群情怀党和氪金佬。

来源:影舞暗夜风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