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3月28日(周五),里氏7.7级的强烈地震突袭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地震不仅摧毁了大片建筑,随之而来的洪灾威胁让数百万民众陷入极度恐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预测,此次灾难可能导致数千名人员伤亡。
当地时间3月28日(周五),里氏7.7级的强烈地震突袭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地震不仅摧毁了大片建筑,随之而来的洪灾威胁让数百万民众陷入极度恐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预测,此次灾难可能导致数千名人员伤亡。
据外媒综合消息,在第一波地震发生后的12分钟内,缅甸和泰国边境地区再次遭受6.4级余震袭击,地面剧烈晃动,建筑物摇摇欲坠,又加剧了灾情。
位于缅甸首都内比都的一家大型医院已宣布为“大规模伤亡区域”,医院外挤满了伤者和焦急的家属。医生们筋疲力尽,一名医护人员无奈地向媒体表示:“我从未见过如此混乱的场景,我们已经尽全力,但情况糟糕透了。”
据地震学专家、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伊恩·梅恩(Ian Main)分析,震中附近的建筑脆弱,加之人口密集,预计将出现大规模伤亡。他援引USGS的“PAGER”损失预测系统称,当前最可能的死亡人数在1万至10万之间。
曼德勒一座清真寺在地震中坍塌,至少十名正在祈祷的信徒不幸身亡。而在缅甸中部城镇东吁(Taungoo),一所学校的建筑被彻底摧毁,超过20名儿童仍被困在废墟之下,救援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试图挖出幸存者。
邻国泰国,地震同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曼谷北部一栋正在施工的30层高楼轰然倒塌,现场尘土飞扬,哭喊声不绝于耳。当地警方证实,至少三人在事故中丧生,还有90名工人失踪。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已成功解救数十人,但仍有许多人被困在钢筋和混凝土的废墟中。
曼谷北部,另一座在建的高楼也因地震而轰然倒塌,灰尘和碎片如蘑菇云般席卷街道。头戴安全帽、身着橙色工作服的工人们被扬起的尘土瞬间吞没,许多来不及逃脱的工人被困在废墟之下。
邦苏区副警察局长沃拉帕特・素克泰向法新社描述道:“我听到有人呼救,大喊‘救救我’。我担心有很多人丧生,我们以前从未经历过如此具有毁灭性影响的地震。”
地震发生后,曼谷市中心的交通也陷入混乱。居民和游客纷纷逃离高楼大厦,许多人仅穿着浴袍或泳装就冲到街上。有目击者描述,震动导致高层泳池中的水像瀑布般倾泻而下,街道被水浸湿,场面就像灾难电影。
当地时间下午1点30分,曼谷的购物中心在地震发生时,整个建筑摇晃不止。正在选购相机设备的苏格兰游客菲瑟·莫顿(Fraser Morton)回忆说:“突然之间,整个商场开始晃动,尖叫声此起彼伏,我只能试图保持冷静,但很快情况变得更加恐怖。”
众多顾客慌忙逆着电梯奔跑,撞击声和玻璃破碎声持续出现。莫顿最终和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附近的本扎西里公园,远离周边高楼。
报道称,缅甸首都内比都的一家千床医院,医护人员被迫将伤员安置到急诊室外的空地上。许多人在地上痛苦地翻滚,家属们焦急地试图安慰他们。
一名匿名医生透露:“目前已有20人送来后抢救无效死亡,受伤的人数更多。”
地震还对内比都的宗教场所造成了严重破坏,一些著名佛塔局部坍塌,周边民居也不同程度受损。在曼德勒,震中附近的皇家宫殿部分建筑受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和照片显示,许多建筑变成了废墟,现场一片狼藉。
报道称,萨加因地区一座有着90年历史的桥梁坍塌,连接曼德勒和仰光的高速公路也在地震中损毁,救援队伍的通行受阻。
缅甸位于地震高发区,自1930年至1956年间,该国曾连续发生六次7.0级以上的强震。2016年,古都蒲甘发生6.8级地震,导致三人死亡,并对该地标性寺庙群造成无法修复的破坏。
缅甸的许多地区人口稀少,房屋多为低层建筑,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大城市的灾害风险大幅增加。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老旧、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使缅甸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显得尤为脆弱。
报道称,这场灾难发生在缅甸持续四年的内战背景下,国家本已处于分裂与动荡之中。如今,缅甸军政府被迫宣布六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罕见地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请求。
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行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缅甸和泰国的惨烈地震场景令人心碎。我们的心与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同在。”
她还透露,欧盟的哥白尼卫星系统已经开始为救灾提供支持,并承诺将援助。
来源:土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