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智能驾控、AI融合……宝马首秀“新世代”的科技与狠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21:53 1

摘要:随着“油电之争”逐渐尘埃落定,智能化已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面对日益发展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以驾驶乐趣著称的宝马汽车如何因应新的行业潮流?3月26日,在宝马北京研发中心举办的“2025宝马中国创新日”活动上,宝马中国团队首次向媒体集中展

随着“油电之争”逐渐尘埃落定,智能化已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面对日益发展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技术,以驾驶乐趣著称的宝马汽车如何因应新的行业潮流?3月26日,在宝马北京研发中心举办的“2025宝马中国创新日”活动上,宝马中国团队首次向媒体集中展示了宝马的科技与狠活。

从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再到“驾控超级大脑”、AI智能体,宝马一股脑展示了一大堆面向未来打造的创新技术,向人们证明“作为一家综合性科技公司,宝马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

而所有的这些创新技术,都将从明年开始陆续应用在宝马即将在中国量产的新世代车型上,因为“新世代不仅仅是一款车,它代表着宝马在设计、技术、理念上的重大飞跃。”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家族

在汽车的所有智能化体验中,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在构建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方面,新势力车企和自主品牌向来以流畅、迅捷抢占先机,宝马在这场竞赛中如何彰显自己的独特性?

在活动现场,宝马带来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揭开了谜底。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宝马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借助宝马自研的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将驾驶信息、导航、驾驶辅助、娱乐信息等内容投射至前挡风玻璃下沿的黑色区域,革命性地替代了传统的仪表盘,可实现从A柱到A柱的超宽视域投影画面。

为了保证视平线全景显示在任何路况、天气、光照亮度、驾驶环境下都能提供清晰的画面,宝马携手供应商共研专供宝马的纳米涂层风挡玻璃。这种纳米涂层在保证玻璃高透光的同时,将偏振光反射率提升至普通风挡的2倍,确保所有座位的驾乘者均能看清图像,即便佩戴偏光太阳镜也不影响观看,并且使投影图像堪比4K超清晰度,色彩饱和度达到真彩级别。

在用户界面设计上,宝马首次应用座舱“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的切换时间与频率。根据“视觉锥”理论,座舱内的交互信息分层放置,核心驾驶信息置于中央视野,娱乐和舒适功能同时分布在周边视野内,确保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界面上,真正实现“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

而得益于传统仪表盘的“消失”,宝马还创新带来了采用纵向双辐设计的超感智控方向盘,它以驾驶者为中心,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并保留必要的物理按键,通过在“三点”和“九点”处设计凹陷曲面,让驾驶者自然地将双手搭在最佳驾驶位置,手臂和肩膀自然放松,减少长时间驾驶时的肌肉疲劳,同时首次搭载的主动触觉反馈技术,将执行操作反馈转化为可感知的触觉振动力反馈,让驾驶员有效减少低头寻找、视线离开道路的时间。

其次,宝马新世代操作系统X也带来很多变化,比如SkyLab中国人机交互设计团队从超过600万中国宝马用户中发现有效脱敏数据,针对中国用户特有的数字生态使用场景对近100项细节功能进行本土优化,无一界面不为中国而美。如为中国用户专属打造“视平线大屏看歌词”功能,令用户欣赏乐曲之余,随时随地了解词意之美。同时,中国设计团队还进行了3年不间断的严苛数字验证,通过行业独家眼动仪追踪测试,避免微动画令驾驶者分心,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此外,面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飞速发展,宝马也动作不断。就在创新日当天,宝马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基于全球先进的通义大模型,以斑马元神AI为基础,全新宝马智能个人助理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宝马定制AI引擎,将于2026年率先搭载于中国生产的宝马新世代车型,带来全新智能交互体验。

从现场演示来看,宝马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不仅支持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还能够实现精准意图捕捉、复杂指令解析、模糊语义理解及严谨逻辑推演,打造“秒懂”用户需求的智能交互体验。在4月份上海车展上,宝马也将展示首批“用车专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 两大AI 智能体,进一步拓展智能座舱的应用场景。

除了全新智能座舱,宝马此次也公开展示了其创新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向人们解密了宝马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如何给用户带来持续更新的数字和驾控体验。

全新开发的智能电子电气架构,由强大的“超级大脑”和高度互联的软件平台组成。这一架构实现了车辆开发与软件开发的双轨并行,宝马车型可以保持数字体验的前沿性和技术的迭代更新。

全新电子电气架构支持AI用户体验和场景,相较于现款车型集成算力提升逾20倍。4台高性能计算机即“超级大脑”负责整合4大核心用户功能:车载娱乐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动态控制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等。

与此同时,针对新世代车型,宝马的研发团队正在开发逾千个软件模块、超20GB软件体量以及逾5亿行代码,如何处理如此海量的代码?宝马为此设计了新一代软件架构,并将它搭载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之上。车载软件开发依托于支持生成式AI的多元化工具,开发速度与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最高支持7.5万个虚拟CPU,可容纳超万名开发者协同作业,峰值期单日完成20万次软件构建。

软硬件不断进化的时代,宝马还能为用户带来不变的智能驾趣吗?宝马终归是宝马,宝马集团为新世代车型开发了一套智能驾控集成系统,宝马把它叫做“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它通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设计,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令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高效集成,并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所构建的全新数字神经网络,令决策链路延时小于1毫秒,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10倍,实现了对车辆整体动态驾驶最高效的全盘思考与处理。

通过“驾控超级大脑”与精准调校的宝马动态性能控制软件协同配合,新世代车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完成所有驾驶动态功能的计算,实现在各种驾驶场景下都可为驾驶者带来更加顺畅的操控体验,使得宝马智能驾趣迈入2.0时代。

宝马计划从首款新世代车型问世起,把强大的“超级大脑”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平台全面引入未来全系车型,覆盖所有细分市场与动力类型。

当然,宝马的创新科技远不止这些,此次展示的科技与狠活也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比如3月17日,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宣布已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深度融合鸿蒙生态,为华为鸿蒙用户打造无缝衔接的全场景智能体验;3月25日,宝马集团在中国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包含AI聚焦提升用户体验,AI赋能业务流程提质增效,供应链合作共赢3大支柱和AI企业理念,还有革命性的圆柱电池等。

近年来,宝马集团聚焦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及新世代车型相关的生产设施和体系建设,砸下了巨资。以2024年为例,宝马集团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达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约占集团营收的6.4%。

而基于多年来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入研究,宝马更融入强大的中国本土研发体系实力,依托北京、沈阳、上海、南京四大研发创新基地,三个软件公司,以及德国之外唯一的“Skylab人机交互研究中心”,宝马如今已拥有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满足中国用户的智能化驾驶需求。

正如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所说,作为一家综合性科技公司,宝马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如今,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新发展阶段,宝马集团与中国的合作也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步入2.0时代。

据悉,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宝马将首发亮相新世代驾趣概念车,无论是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还是全新电子电气架构,都将在它的身上让人们先睹为快。另外,首批新世代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启动全面严苛测试和验证,明年新世代车型将在中国开始量产。随着宝马的新一轮产品攻势到来,这个豪华车的领头羊必将让人们重新认识它的强大实力。

来源:电车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