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规透视:视听行业迈入内容、市场、技术协同新阶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8:08 3

摘要:202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政策频出,统筹行业引导与市场监管,聚焦乱象治理与生态建设,推动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规范发展。小编梳理发现,全年政策重点集中在视听内容创新、微短剧管理、互联网电视服务规范、医药广告整治以及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

2025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政策频出,统筹行业引导与市场监管,聚焦乱象治理与生态建设,推动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行业规范发展。小编梳理发现,全年政策重点集中在视听内容创新、微短剧管理、互联网电视服务规范、医药广告整治以及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等方面。

“广电21条”发布,

系统性激活电视大屏内容生态

8月18日,广电总局正式实施《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简称“广电21条”),推出一系列创新机制,包括“内容焕新计划”、“边审边播”试点、取消40集上限、允许中插广告、支持网台同步播出、鼓励微短剧上星、引进优质海外节目等。该政策旨在全面提升内容多样性、播出效率和版权保护水平,为影视产业链注入新动力,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资本积极反应。

微短剧治理升级,

推动内容提质与行业健康发展

广电总局自去年起持续加强对微短剧的规范,陆续发布多项《管理提示》,对中老年题材、“霸总”剧、AI魔改、低俗剧名、“爽”剧过度化及抗战剧等内容提出明确创作要求,强调剧情应接地气、符合逻辑、传播主流价值观。同时,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基础上,推进“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创作计划,启动“跟着微短剧学经典”“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微短剧里看非遗”等创作计划,预计今年将推出300部左右的重点微短剧,切实赋能千行百业,并实施分类分层审核,要求所有微短剧须持证或备案播出,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

迎来长效性规范

刚刚过去的8月,广电总局印发《互联网电视用户服务规范》(212号文),标志着2023年启动至今的“双治理”工作迈出了标志性一步,构建起长效的服务规范,实现了从破题乱象到立规明责的重大跨越。新规中,针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问题,要求平台必须获得用户二次确认、提前提醒续费、简化取消流程,并保障投诉渠道畅通,致力构建更公平、透明、便捷的电视服务生态。

多部门联手整治

医药虚假广告与规范医疗科普行为

8月1日,广电总局联合网信办等四部门同步出台两项政策,一方面开展广播电视虚假医药广告专项整治,分阶段清理违规广告并建立公众投诉机制;另一方面严格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要求平台核查账号资质、标注信息来源,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打击变相广告与违法违规信息,构建多部门协同监管体系。

AI生成内容须加显隐双标识,

9月1日起施行

广电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利用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须同时添加显式标识(如文字、图标)和隐式标识(如元数据、数字水印)。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删除、篡改、伪造标识,也不得提供相关工具或服务。

总体而言,广电领域的一系列新规,从内容创新到行业治理,从用户权益保护到技术应用规范,展现出更加系统、精细、长效的监管思路。这些政策不仅回应了当前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伴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行业将迎来更清朗的传播环境、更丰富的内容供给和更规范的运营秩序。

2025年广电总局相关政策一览:

08-18,关于《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08-15,关于《互联网电视用户服务规范》(212号文)

08-01,关于“开展广播电视虚假宣传医药广告集中整治”

08-01,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07-21,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关于抗战题材微短剧)》

07-11,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

06-16,对互联网电视自动续费专项治理,禁止强制捆绑

04-23,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

04-10,关于遏制违规互联网电视业务增量有关问题的通知

03-12,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微短剧要“爽”而有度)》

03-07,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02-25,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总结部署会

02-05,《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

01-04,《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 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