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文|普京的“小孔成像”暴露了什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21:16 1

摘要:在莫斯科的一场集会上,普京抬起左手,将大拇指与食指合成一个小圈,放在眼前做小孔成像状,嘲讽G7“在地图上都看不到”。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手势,不仅是一个政治强人的即兴表演,更是当代国际政治中傲慢与偏见的生动写照。这个看似滑稽的动作,折射出大国博弈中的深层困境:当强

普京的“小孔成像”暴露了什么?

作者 汪德文

在莫斯科的一场集会上,普京抬起左手,将大拇指与食指合成一个小圈,放在眼前做小孔成像状,嘲讽G7“在地图上都看不到”。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手势,不仅是一个政治强人的即兴表演,更是当代国际政治中傲慢与偏见的生动写照。这个看似滑稽的动作,折射出大国博弈中的深层困境:当强权政治遇上全球化时代的时候,傲慢与偏见正在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傲慢的“小孔”:是强权政治认知局限的恶果

普京的“小孔成像”手势,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强权政治的认知方式:通过一个极小的孔洞观察世界,将复杂的国际关系简化为非黑即白的对立。这种认知方式,源于冷战时期的思维定式,将世界划分为"我们"和"他们",引导世界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来理解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强权政治的视野中,世界被简化为权力博弈的棋盘。G7被视为西方霸权的象征,而俄罗斯则自诩为多极世界的捍卫者。这种简化的认知模式,忽视了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那种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带关系。

这种认知局限,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导致决策者无法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容易产生误判。从乌克兰危机到叙利亚战争,强权政治的傲慢已经多次将世界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偏见的“成像”:是选择性认知政治表演的祸首

普京的“小孔成像”不仅是一个物理动作,更是一种政治表演。通过这个手势,他刻意选择性地呈现了一个符合其政治逻辑的“世界图像”。在这个图像中,G7变得渺小不堪,而俄罗斯则显得强大无比。

政治表演中的选择性认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策略。它通过操控信息、制造话题、引导舆论,以塑造有利于自身的国际形象。这种策略在社交媒体时代变得尤为有效,因为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更容易被操纵。

这种选择性认知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加剧了国家间的误解和对抗,削弱了国际合作的基础。当各国都沉浸在自己制造的“真相”中时,要想达成共识,往往就变得愈发困难。

超越“小孔”:是全球化时代认知重构的关键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要求摒弃“小孔成像”式的狭隘视野,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看待世界。

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关键在于超越傲慢与偏见。这需要各国领导人展现出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摒弃零和思维,寻求合作共赢。

当然,也需要民间力量积极参与,通过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等方式,增进相互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理念为超越强权政治的认知局限提供了新的可能。

普京的“小孔成像”手势终将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但它所折射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全球化时代,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世界,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差异,以更智慧的方式处理分歧。如果不能超越傲慢与偏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就是一个空想。

因为,在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里,没有谁是真的“在地图上都看不到的”渺小存在。每个国家都是世界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拼出人类文明的美好图景。

从“小孔"到”全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要真正超越"小孔成像"的局限,需要构建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要求各国政治家们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全球视野看待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从气候变化到疫情防控,从经济复苏到反恐合作,这些全球性问题,都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能解决。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这种全景式世界观提供了重要指引。这一理念强调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发展。这与“小孔成像”式的狭隘视角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国博弈中的傲慢与偏见,往往是从“小孔成像”开始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需要变“小孔”为“大孔”的具体行动:要加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要加强文明对话,促进民心相通。只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真正超越傲慢与偏见,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小孔成像”的傲慢与偏见,有负于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代。物距与像距是成反比关系的。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度、透明度和影响力,“小孔成像”一叶障目,终将是自己的拦路虎。

作者简介:汪德文/62年春虎/湖北襄阳那边人/原第二炮兵大校/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战地洗礼过/98八百里皖江抗洪抢险驻守过/参加过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并在北川战斗三个多月/担任过报社记者编辑主编及副社长/当过大单位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担任过某基地政治部副主任及某局党委书记政委等/公开发表过散文、杂文、随笔、时评、言论、论文及新闻稿件若干篇。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